古诗四首呈刘行简给事丈

人无百年期,乃为千岁根。
蓄积为众鶵,此意古所敦。
悯余贫贱士,窘束未易论。
今岁夏潦至,信宿水浸门。
旧粟已告竭,新稼无一存。
朝分糠籺餐,暮掇藜藿吞。
一身未保活,况敢念子孙。
虽云伤我怀,赋命不可奔。
未死尚为氓,一息犹天恩。

作品评述

古诗四首呈刘行简给事丈

人无百年期,乃为千岁根。
蓄积为众鶵,此意古所敦。
悯余贫贱士,窘束未易论。
今岁夏潦至,信宿水浸门。
旧粟已告竭,新稼无一存。
朝分糠籺餐,暮掇藜藿吞。
一身未保活,况敢念子孙。
虽云伤我怀,赋命不可奔。
未死尚为氓,一息犹天恩。

此诗描述了作者庞谦孺对自己贫贱身份的渴望改变,同时抒发了他对时世困苦的感叹与忧虑。

诗中首先提到人的寿命有限,人类的根基只能存在千年这样长久的时期。然后,作者以“蓄积为众鶵”来比喻积蓄为一大群农禽,暗示了积蓄的重要性,这种观念是古代所推崇的。

接着,作者表达了对自己的贫贱身份的同情和窘困,认为目前的情形并不容易改变。提到今年夏天的洪水淹没了他的门户,粮食储备已经耗尽,新种的庄稼也没有存活下来。他不得不白天吃糠米,晚上采摘野菜自给自足。

然后,他提到自身的生存条件仍然十分困难,更别提能想念子孙后代。尽管他有悲伤和牵挂,但他认为命运使然,不能随意逃避。即使未死,他仍然是一个无依无靠的平民,只活下来一天也是天命所恩赐。

这首诗以简练的词语表达了作者内心的痛苦和无奈,揭示了古代社会底层人民的艰辛和生活困境。通过对自身处境的叙述,诗人呈现了对社会现实的真实反映,同时也表达出对改变命运的渴望和对命运的无奈接受。

作者介绍

庞谦孺(一一一七~一一六七),字祐甫,晚号白苹老人,单州(今山东单县)人,寓居吴兴。高宗绍兴十年(一一四○),以季父恩爲将仕郎。歷泰州海陵尉,两浙西路提点刑狱司干办公事,江南东路转运司干办公事,镇江府观察推官。孝宗干道三年(一一六七)权监饶州景德镇,寻卒,年五十一。有《白苹文稿》十卷,已佚。事见《南涧甲乙稿》卷二二《祐甫墓志铭》。今录诗三十四首。

诗词推荐

城南亭榭销闲坊,孤鹤归飞只自伤。尘渍苔侵数行墨,尔来谁为拂颓墙?

半生作梦身初到,此日游山兴可知。小盖曲穿杨柳岸,平舆斜掠槿花篱。层轩俯瞰人寰狭,阴洞幽寻古路危。满寺留题谁最警,南唐人写晚唐诗。

有花无酒头慵举,有酒无花眼倦开。好是西园无事日,洛阳花酒一齐来。

寺带长江山作围,塔峰相对立涟漪。好风吹浪舟行急,正是午潮初长时。

九子不葬父,一女打荆棺。

落景石帆秋,余红挂树头。斜憎樵笛送,迟赖估樯留。鸦背光犹闪,霓边彩渐收。依依映征旆,远过驿西楼。

甲第依香火,栖心不离禅。颐神虽绿野,纪绩自凌烟。荣观丹丘外,真游弱水边。佳城近刘阮,觉路有飞仙。

葱青嘉树被平岗,素艳丹葩半在亡。安得芳春并好客,一时难老倚玄霜。

小亭初报一枝梅,惹起江南归兴。摇蹼玉溪风景,水漾横斜影。异香直到醉乡中,醉后还因香醒。好是玉容相并,人与花争莹。

树杪过流星,轻霜落半庭。疏花与孤客,相对一青灯。

下士困形役,至人得天游。尸居一室间,心已历九州。所以驱牛翁,不肯饮下流。翩翩九苞凤,饮啄昆仑丘。一飞下虞廷,再鸣止岐周。瑞物不世出,安用罗网求。

外边虽节目,内里却空虚。从来汗流浃,只为写经书。

弭节稽山乐事多,旧闻一一入搜罗。卧薪伯业今何在,乔木家声久不磨。可笑儿曹怜野鹜,却输道士辨笼鹅。不因禊帖风流远,千载人谁数永和。

心乐郊原景,人应似我稀。城南时一到,山寺几忘归。新竹当行径,飞云恋客衣。谁能咏招隐,向此息尘机。

忆君无计写君诗,写尽千行说向谁。题在阆州东寺壁,几时知是见君时。

疏幂三举,诚意一纯。孰陪予祀,公族振振。明灵来娭,乐舞具陈。奉神所佑,昭孝息民。

便使丝絇离禁闼,还教牙纛傍天京。邺侯浪说君王宠,避谤江西几许程。

稍费江南万侧厘,多謄符檄喻亡齐。宽然折箠可入汴,已见票姚擒日磾。

卷地芳春都过了。花不语、对人含笑。花与人期,人怜花病,瘦似人多少。闻道重门深悄悄。愁不尽、露啼烟袅。断得相思,除非明月,不把花枝照。

黄金殿上一转语,烜爀红轮照万方,草木丛林成正觉,砖头瓦砾放毫光。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