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张珍甫殿院五首

定胜端相属,飞骞已后时。
阅人盘谷老,具眼石麟儿。
连茹才非匹,弹冠想自痴。
读书头半白,万一故人知。

作品评述

《寄张珍甫殿院五首》是宋代诗人李流谦的作品。这首诗通过五首小诗,表达了作者对友人张珍甫的思念之情以及自身的境遇和感受。

译文:
寄张珍甫殿院五首

定胜端相属,
飞骞已后时。
阅人盘谷老,
具眼石麟儿。
连茹才非匹,
弹冠想自痴。
读书头半白,
万一故人知。

诗意:
这首诗旨在写信给张珍甫,表达了作者对友人的思念之情。首先,作者提到胜利已经到来,意味着他们曾一起经历了困难,但如今已经获得了胜利。然后,作者提到自己已经步入中年,眼力渐衰,而张珍甫则年轻有为,才智出众。作者羡慕张珍甫的才华,自叹不如。最后,作者谈及自己读书读到白发斑白的程度,担心如果故人知道他的变化,会有所顾虑。

赏析:
这首诗通过简洁而有力的语言传递了作者的情感和思考。首先,作者通过描述胜利的来临,展示了他们共同经历的艰辛和困苦,并抒发了对友人的喜悦和庆贺之情。接着,作者以自己的年龄和眼力衰退,与张珍甫的年轻才华形成鲜明对比,表达了自己的自嘲和自卑之情。最后,作者以读书头白发的形象,表达了自己对时光流转和岁月变迁的感慨,同时也流露出对友人的忧虑和期待。

整首诗以简洁明了的语言展示了友情的珍贵和难以割舍的情感。作者在表达自己的思念和自卑之情时,没有过多的修饰,反而更能体现出真挚的情感和内心的真实感受。这种真实和朴素的表达方式,使得读者更容易与作者建立情感共鸣,感受到友情的温暖和珍贵。整首诗流露出一种对岁月流转的感慨和对人事变迁的思考,展示了作者的深情和细腻的情感世界。

作者介绍

李流谦(一一二三~一一七六),字无变,号澹斋,德阳(今属四川)人。良臣子。高宗绍兴中以父荫补将仕郎,授成都灵泉尉,秩满,调雅州教授。虞允文宣抚蜀,招置幕下。寻以荐除诸王宫大小学教授。出通判潼州府。孝宗淳熙三年卒,年五十四。遗着由子廉榘编次爲《澹斋集》八十九卷,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爲十八卷(其中诗八卷)。事见本集附录其兄益谦所撰《行状》及子廉榘《跋澹斋集后》。 李流谦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澹斋集》爲底本。另从《永乐大典》辑得集外诗一首,附于卷末。

诗词推荐

狂客走影暗悠悠,菡萏吹风五月秋。黄绶不为无气概,苍龙垂尾送行舟。

去年七夕,今年五日,两见浴儿高会。乃翁种德已多年,看衮衮、公侯未艾。封胡羯末,综维缜绛,堪羡金鱼垂袋。丹砂白蜜不须涂,把续命、彩丝与带。

潦倒支离阅几春,书能左腕却疑神。三都肯让一伧父,四海犹余两半人。医到兼须谋我病,饥来何敢后君贫。传闻酒户殊胜昔,虬漏将残大白频。

去岁春归留不住,今年春色来何处。洛阳处处是桃源,小车渐转东街去。

仕路风波双白发,闲曹笑傲两诗流。故人相见白青眼,新贵即今多黑头。桃叶柳花明晓市,荻芽蒲笋上春洲。定知闻健休官去,酒户家园得自由。

雨脚横空万牛弩,烈风吹山山欲仆。草披木拔何足道,大江翻澜失洲渚。路旁失辔者谁子,道阻且长泥没屦。鞭驴挽车亦何急,目眩心摇行不顾。我生飘蓬惯羁旅,顾尔艰难逢亦屡。衲被蒙头不下堂,且与身谋安稳处。

颇闻灯火闹荧荧,何似书窗一点青。尚喜今年民意乐,一般箫鼓两般听。

握手两旬许,归途千里余。继今难得便,及早发回书。父祖初深契,儿孙久渐疏。朱陈婚嫁约,还可继之欤。

夜寒闲倚西楼月。消尽江南雪。东风明日木兰船。想见阳关声彻、雁连天。斜斜洲渚溶溶水。端负青春醉。平安小字几时回。空有暗香疏影、陇头梅。

面蒙君赐自龙墀,谁是还乡一袭衣。三品易悬鳞鬣赫,八丝展起彩章飞。夐为胜事垂千古,题作新诗启七微。严助买臣精魄在,定应羞著昔年归。

诸公学道,略听予言。如同干句家缘。试看登杆踏索,走马行船。何曾说辛道苦,遇艰难、转转心坚。忘危险,更忘身忘命,忘后忘前。不管傍人冷笑,殷勤地,常常谨谨专专。假是苏秦陆贾,说不回肩。人能如斯向道,可搜真、搜妙搜玄。无不悟,又何愁不做神仙。

渊中象德,玉裕凝姿。进退周旋,有肃其德。既定国本,益隆庆基。燕及两宫,福禄如灰。

公斋一到人非旧,诗板重寻墨尚新。

晓渡明镜中,霞衣相飘飖.浪凫惊亦双,蓬客将谁僚。别饮孤易醒,离忧壮难销。文清虽无敌,儒贵不敢骄。江吏捧紫泥,海旗剪红蕉。分明太守礼,跨蹑毗陵桥。伊洛去未回,遐瞩空寂寥。

一宵丑类徒南溟,靡待仙官敕六丁。宗闵与绅空并世,可怜不似鳄鱼灵。

磨铜碧海驾天风,吹落闽山荔子红。弭渴文园剥玉,急须寄上自嬉翁。

荆门在何许,鄂渚小踌躇。宿处好看剑,客中宜读书。交游天作合,江汉景何如。窗户半天上,南楼好寓居。

雄飞古君子,隐德不隐身。高行耸流俗,诗名逸古人。堂深云锁槛,木古岁藏春。凛凛严光列,英华日转新。

谯楼伟观接城西,天遣公来重以诗。岂是江山与人助,江山元是以人知。

王郎歌莫哀,且酌姑苏台。独客自伤别,诸侯谁爱才。关河千里去,宫阙五门开。未肯轻齐虏,新从下土来。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