渔阳

渔阳突骑犹精锐,赫赫雍王都节制。
猛将飘然恐后时,本朝不入非高计。
禄山北筑雄武城,旧防败走归其营。
系书请问燕耆旧,今日何须十万兵。

作品评述

渔阳突骑犹精锐,
赫赫雍王都节制。
猛将飘然恐后时,
本朝不入非高计。

禄山北筑雄武城,
旧防败走归其营。
系书请问燕耆旧,
今日何须十万兵。

诗词中文译文:

渔阳的突骑依然精锐,
雍王都有严格的节制。
英勇的将领忽然心生恐惧,
我朝不会陷入那种非明智的计策之中。

禄山北方筑起了雄武城,
旧时防线被击败后回归了他们的阵营。
我写信请教那些燕耆的老人,
现在的时代为何需要十万的兵力。

诗意:

这首诗写的是唐代杜甫对渔阳突击队的赞颂和对战争策略的思考。诗中提到渔阳突骑依然精锐,为雍王保卫都城做出了贡献。然而,将领们的恐惧和追求个人利益而不是国家利益的行为让杜甫感到担忧。他认为国家不应该陷入那种非明智的战争计策之中。

在禄山北方,他们筑起了雄武城作为防线。这个防线曾遭到败退,但现在已经回到他们的阵营。杜甫写信向燕耆地区的老人请教,他想知道现今为何需要十万的兵力。这可能是他对战争的反思,对国家利益和军队力量的思考。

赏析:

这首诗用简洁明了的语言描绘了渔阳突击队的精锐和雍王都的严格控制。诗中透露出杜甫对将领的担忧和对战争计策的质疑。他认为国家应该坚守高尚的原则,不应该陷入个人利益的纷争中。

诗中的禄山雄武城展现了国家对防线的重视和调整。虽然之前的防线曾经败退,但通过重新建立防线,国家在调整策略上已经有了新的思考。杜甫希望能从燕耆地区的老人那里获得一些经验和教训,来帮助国家避免不必要的战争。

这首诗流露出杜甫对国家利益和战争谋略的关注和思考,同时也表达了他对军队精神和将领们崇高品质的赞赏。整首诗简洁明了,发人深省,具有一定的时代特点和思想价值。

作者介绍

杜甫,字子美,其先襄阳人,曾祖依艺为巩令,因居巩。甫天宝初应进士,不第。后献《三大礼赋》,明皇奇之,召试文章,授京兆府兵曹参军。安禄山陷京师,肃宗即位灵武,甫自贼中遯赴行在,拜左拾遗。以论救房琯,出为华州司功参军。关辅饥乱,寓居同州同谷县,身自负薪采梠,餔糒不给。久之,召补京兆府功曹,道阻不赴。严武镇成都,奏为参谋、检校工部员外郎,赐绯。武与甫世旧,待遇甚厚。乃于成都浣花里种竹植树,枕江结庐,纵酒啸歌其中。武卒,甫无所依,乃之东蜀就高适,既至而适卒。是岁,蜀帅相攻杀,蜀大扰。甫携家避乱荆楚,扁舟下峡,未维舟而江陵亦乱。乃泝沿湘流,游衡山,寓居耒阳,卒年五十九。元和中,归葬偃师首阳山,元稹志其墓。天宝间,甫与李白齐名,时称李杜。然元稹之言曰:“李白壮浪纵恣,摆去拘束,诚亦差肩子美矣。至若铺陈终始,排比声韵,大或千言,次犹数百,词气豪迈,而风调清深,属对律切,而脱弃凡近,则李尚不能歷其藩翰,况堂奥乎?”白居易亦云:“杜诗贯穿古今,尽工尽善,殆过于李。”元、白之论如此,盖其出处劳佚,喜乐悲愤,好贤恶恶,一见之于诗,而又以忠君忧国,伤时念乱为本旨。读其诗,可以知其世,故当时谓之诗史。旧集诗文共六十卷,今编诗十九卷。 杜甫,字子美,其先襄阳人,曾祖依艺为巩令,因居巩。甫天宝初应进士,不第。后献三大礼赋,明皇奇之,召试文章,授京兆府兵曹参军。安禄山陷京师,肃宗即位灵武,甫自贼中遯赴行在,拜左拾遗,以论救房琯,出为华州司功参军,关辅饥乱,寓居同州同谷县,身自负薪采梠,餔糒不给。久之,召补京兆府功曹,道阻不赴。严武镇成都,奏为参谋、检校工部员外郎,赐绯,武与甫世旧,待遇甚厚,乃于成都浣花里种竹植树,枕江结庐,纵酒啸歌其中。武卒,甫无所依,乃之东蜀就高适,既至而适卒。是岁,蜀帅相攻杀,蜀大扰。甫携家避乱荆楚,扁舟下峡,未维舟而江陵亦乱,乃泝沿湘流,游衡山,寓居耒阳,卒年五十九。元和中,归葬偃师首阳山,元稹志其墓。天宝间,甫与李白齐名,时称李杜。然元稹之言曰:李白壮浪纵恣,摆去拘束,诚亦差肩子美矣。至若铺陈终始,排比声韵,大或千言,次犹数百,词气豪迈,而风调清深,属对律切,而脱弃凡近,则李尚不能歷其藩翰,况堂奥乎?白居易亦云:杜诗贯穿古今,尽工尽善,殆过于李。元、白之论如此,盖其出处劳佚,喜乐悲愤,好贤恶恶,一见之于诗,而又以忠君忧国,伤时念乱为本旨。读其诗,可以知其世,故当时谓之诗史。旧集诗文共六十卷,今编诗十九卷。 杜甫,字子美,其先襄阳人,曾祖依艺为巩令,因居巩。甫天宝初应进士,不第。后献三大礼赋,明皇奇之,召试文章,授京兆府兵曹参军。安禄山陷京师,肃宗即位灵武,甫自贼中遯赴行在,拜左拾遗,以论救房琯,出为华州司功参军,关辅饥乱,寓居同州同谷县,身自负薪采梠,餔糒不给。久之,召补京兆府功曹,道阻不赴。严武镇成都,奏为参谋、检校工部员外郎,赐绯,武与甫世旧,待遇甚厚,乃于成都浣花里种竹植树,枕江结庐,纵酒啸歌其中。武卒,甫无所依,乃之东蜀就高适,既至而适卒。是岁,蜀帅相攻杀,蜀大扰。甫携家避乱荆楚,扁舟下峡,未维舟而江陵亦乱,乃泝沿湘流,游衡山,寓居耒阳,卒年五十九。元和中,归葬偃师首阳山,元稹志其墓。天宝间,甫与李白齐名,时称李杜。然元稹之言曰:李白壮浪纵恣,摆去拘束,诚亦差肩子美矣。至若铺陈终始,排比声韵,大或千言,次犹数百,词气豪迈,而风调清深,属对律切,而脱弃凡近,则李尚不能歷其藩翰,况堂奥乎?白居易亦云:杜诗贯穿古今,尽工尽善,殆过于李。元、白之论如此,盖其出处劳佚,喜乐悲愤,好贤恶恶,一见之于诗,而又以忠君忧国,伤时念乱为本旨。读其诗,可以知其世,故当时谓之诗史。旧集诗文共六十卷,今编诗十九卷。

诗词推荐

艳色本倾城,分香更有情。髻鬟垂欲解,眉黛拂能轻。舞学平阳态,歌翻子夜声。春风狭斜道,含笑待逢迎。

自责思前古,徒名是永怀。善声惭偃室,幽兴类萧斋。未报投虚刃,空防肆毒材。恪居知有地,{绳纟换亻}俛竞相谐。

迢迢不断古江声,何似当年奉倩情。小玉拂屏沉火灭,便随閒梦唾虚名。

呜咽南楼吹落梅。闻鸦树惊栖。梦中相见不多时。隔城今夜也应知。坐久水空碧,山月影沈西。买个宅儿住著伊。刚不肯相随。如今果被天瞋作,永落鸡群被鸡欺。空恁可怜伊。风日损花枝。

为口莫学阮嗣宗,不言是非非至公。为手须似朱云辈,折槛英风至今在。男儿结发事君亲,须斅前贤多慷慨。历数雍熙房与杜,魏公姚公宋开府。尽向天上仙宫闲处坐,何不却辞上帝下下土,忍见苍生苦苦苦。

脱屐名场蕴壮图,君方举逸待嘉谟。即期鹤版临岩室,万叠云山恋得无。

晓日初开露未晞。夕烟轻散雨还微。暗摇绿雾游鯈戏,斜映红云属玉飞。情脉脉,恨依依。沙边空见棹船归。何人解舞新声曲,一试纤腰六尺围。

朝来已与碧桃约,留住东风不放归。

睡美生憎晓色催,丹心自愧未能灰。尘埃汨汨岁将暮,霜雾蒙蒙昼不开。身外百端俱长物,时危万事入羁怀。君恩早晚粗酬了,粝饭敝裘归去来。

羔裘豹袪[1],自我人居居!岂无他人?维子之故。羔裘豹袖,自我人究究!岂无他人?维子之好。

秋风吹送木兰舟,处处青山待隐侯。莫向青山歌玉树,扬州花月使人愁。

初日明燕馆,新溜满梁池。归云半入岭,残滴尚悬枝。

隋季昔云终,唐年初启圣。纂戎将禁暴,崇儒更敷政。威略静三边,仁恩覃万姓。

江天霜晓,梅粉参差吐。剪剪暗香风,自吹到、瑶台仙路。辎軿缥缈,昨夜出蓬莱,云鬓薄,月眉纤,元是飞琼侣。知书识字,书带先生女。来配计然家,货财等、封君千户。谷量牛马,更用斗量金,年不老,富无穷,常作蟠桃主。

危亭瞰碧虚,缥缈青林薄。坐久人不知,衣上云光落。绝构临层霄,虚窗动元气。晨兴苍莽间,诸峰在平地。

新诗夺我目瞳光,哦出松根琥珀香。李白未题芸草署,郄诜重入桂花乡。远天閴寂无雷电,南地清凉有雪霜。欲到琴□先谒府,满城清嶂照斜阳。

三面狸奴手捉月,两头白牯脚拏烟。戴冠碧兔立庭柏,脱壳乌龟飞上天。

青枫湖上村,绿蓑舟中客。云兴山叠见,海近地势坼。悠然沧洲趣,宛与麈世隔。虽云食不足,麤免婚嫁责。渥丹未辞镜,衰白幸满帻。明当鼓枻行,放浪穷七泽。

孤客秋风里,驱车入陕西。关河午时路,村落一声鸡。树势标秦远,天形到岳低。谁知我名姓,来往自栖栖。

时人不识田园乐,只羡相如驷马归。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