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僧院泉

何处云根新布得,归仍半日在烟萝。
莫轻竹引经窗小,须信更深入耳多。
绕砌虽然清自别,出门长恐浊相和。
从此无心恋沧海,沧海无风亦起波。

作品评述

《题僧院泉》是唐代诗人修睦创作的一首诗。诗意抒发了诗人对于禅宗僧院和禅修的赞叹和感悟。

诗中描绘了僧院中的一处泉水,作者称它为“云根新布得”,形容泉水清澈纯净,像是由云彩的根部布置而成。诗人觉得这个泉水如此美妙,仿佛只待归还,而且离去也只花了半天的时间。

接下来的两句提到了窗外的竹子。虽然这只是一段修长细小的竹子,但它引领着禅修者的经行,使他们心无旁骛,更深地进入禅修的境界。

然而,当诗人离开僧院,走出大门时,他担心外面的世俗喧嚣会影响到禅修的清净。诗人决心不再与沧海相恋,意思是他要放下俗世的纷扰,专注于自己的修行。然而即使沧海没有风,也会起波澜,这句话可以理解为即使诗人不再沉迷于尘世的琐事,还是难免会遭遇一些困扰和挑战。

整首诗表达了修睦对禅修的向往和追求,他认为禅修能让人心思回归本源,达到一种超越尘世的境界。诗中运用了深情的描写手法,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寄托了诗人的禅修情怀和对禅修境界的仰慕.

诗词推荐

蚤作抽书对白间,瓦炉犹有宿香残。诗来报我群花尽,亟起巡檐忘帽寒。

是耶非、吾年如此,更痴更悔今昨。狂吟近日疏于酒,转似秋山瘦削。浑未觉。凭儿子门生,前度登高弱。情怀又恶。叹亲友中年,不堪离别,况复久零落。长生药。有分神仙难学。人生聊复行乐。百年半梦随流水,半在南枝北萼。妾命薄。但寂寞黄昏,时听城楼角。愁无可著。且取醉尊前

颜子人叹屈,宦游今未迟。伫闻明主用,岂负青云姿。江柳秋吐叶,山花寒满枝。知君客愁处,月满巴川时。

洛本空藏画牡丹,海棠出蜀近应难。莫嫌村巷蔷薇野,春晚犹堪取次看。

水绿山青春日长,政成因暇泛回塘。初移柳岸笙歌合,欲过蘋洲罗绮香。共济已惊依玉树,随流还许醉金觞。一声画角严城暮,云雨分时满路光。

谁来贲止。千里得朋方切喜。汪氏门风。《大学》《中庸》正脉通。不妨诗酒。请以还丹为荐寿。已过羊何。绍述韩门得趣多。

万卷功何用,徒称处士休。闲欹太湖石,醉听洞庭秋。道在谁开口,诗成自点头。中间欲相访,寻便阻戈矛。

重阴浩瀚渺无滨,草木摧残见本真。谁识江南一枝信,明年春事正催人。

劲叶森利剑,孤茎挺端标。才高四五尺,势若干青霄。移栽东窗前,爱尔寒不凋。病夫卧相对,日夕闲萧萧。昨为山中树,今为檐下条。虽然遇赏玩,无乃近尘嚣。犹胜涧谷底,埋没随众樵。不见郁郁松,委质山上苗?

敬而远,亲而疏。明鉴灵腑,善定锁铢。凌霄高而众峰拱,海峤耸而蟾影孤。子归就父,吾不识渠。

高楼高登天,美人美如玉。美人坐高楼,更弹天上曲。飞声落人间,谁不注耳目。安知妾此心,长恐昼夜促。莫羡高楼高,莫羡美女美。楼头瞻明月,楼下看流水。月明圆易缺,水流去如驶。独爱山中兰,幽香抱枝死。

我生之初尚无为,我生之后唐世衰。有父溺死兮谁者怜之,呼天与地兮涕涟洏。至险不测涛与风,至幽不仁鱼与龙,至孝不昧感即通。岂人之灵兮,不若厖之雄。惟天地之无穷兮,哀吾生之弱龄。往者吾不及兮,来者吾不获观其败与赢。愚公老矣山为平,精卫藐然海为倾。枕吾戈兮缚尔缨,

金翠画屏山。万髻千鬟。桃源楼阁五云间。恨杀芙蓉城下客,不借青鸾。风雨杏花残。芳意都阑。一灯孤影小窗间。绣被熏来香欲尽,只是春

渔父。渔父。水上微风细雨。青蓑黄箬裳衣。红酒白鱼暮归。暮归、暮归、归暮。长笛一声何处。

年年是好年,日日是好日。好事大家知,今朝正月一。

虎已伏,龙已降,猕猴不复窥六窗。万籁无声秋夜静,一轮明月照西江。

亦知戍不返,秋至拭清砧。已近苦寒月,况经长别心。宁辞捣熨倦,一寄塞垣深。用尽闺中力,君听空外音。

德履无遗恨,弦歌有去思。养亲三釜乐,作郡十年迟。壮志沈黄壤,英游闭赤墀。丰碑颂遗爱,谁为继罗池。

灌口江源不断流,峨眉山月几番秋。江山好处吾能记,为问江山记客否?

楚俗翻花自送迎,密人来往岂知情。夜行独自寒山寺,雪径泠泠金锡声。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