剑门行

两崖夹道立削铁,涧水悲鸣浅飞雪。
上有石城连天横,剑戟相磨气明灭。
出门下瞰山盘纡,石磴斗落十丈饮。
敌来仰首不得上,百万渠能当一夫。
井蛙未识河山广,分明到此生狂想。
岂知天险乃误人,祸首子阳终衍昶。
渭水秦川指顾中,剑门空复老英雄。
传檄将军真得意,落星愁杀卧龙翁。

作品评述

《剑门行》是宋代诗人孙应时创作的一首诗词。这首诗词描绘了剑门关的壮丽景色以及关城中的英雄气概,表达了对英雄壮丽事迹的敬佩和赞美之情。

诗词中的第一句描述了两崖夹道,立着坚硬如铁的山壁,涧水悲鸣,飘飞的雪花显得浅薄。第二句描绘了关城上方横亘的石城,剑戟相碰,气势显得明亮而不断闪烁。第三句表现了从城门出来,可以俯瞰山势蜿蜒曲折,石阶蜿蜒而下,高达十丈,形成壮丽的景观。第四句则表达了面对敌人的进攻,即使仰望头顶也无法攀登,但只需一个真正的英雄,也能够抵挡百万敌军。第五句以井蛙未识河山广为意象,表达了孙应时对于剑门关的狂热向往。第六句以天险误人、祸首子阳终衍昶为起承转合,表达了对历史的思考和感慨。最后两句以渭水秦川指顾中、剑门空复老英雄,表达了对历史上英雄人物的景仰和敬意。整首诗词通过描绘自然景物和英雄事迹,展现了作者对剑门关的崇敬之情和对英雄气概的赞美。

这首诗词通过描绘自然景物和历史人物,展现了孙应时对剑门关的景仰和对英雄气概的赞美。作者通过描绘关城的雄伟景色、英雄事迹和历史的沧桑感,表达了对于英雄气概的敬佩和对历史的思考。整首诗词语言简练,意境深远,既展现了剑门关的壮丽景色,又表达了对英雄人物的景仰之情,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和精神冲击。

作者介绍

孙应时(一一五四~一二○六),字季和,自号烛湖居士,余姚(今属浙江)人。早年从陆九渊学。孝宗淳熙二年(一一七五)进士,调台州黄巖尉。歷秦州海陵丞、知严州遂安县。光宗绍熙三年(一一九二),应辟入崈幕。后知常熟县。宁宗开禧二年改通判邵武军,未赴而卒,年五十三。有文集十卷等,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爲《烛湖集》二十卷。事见本集附编宋杨简《孙烛湖圹志》、张淏《孙应时传》。 孙应时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烛湖集》爲底本,酌校他书引录。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诗词推荐

玉京清漏起微凉。好秋光。金杯潋滟酌琼浆。会仙乡。新曲调丝筦,新声更飐霓裳。博山炉暖泛浓香。为寿百千长。

绿树新阴暗井桐,杂英当砌坠疏红。重门寂寂经初夏,尽日垂帘细雨中。

荷花落日红酣。

宣呼昼入蕊珠宫,玉女窗扉薄雾笼。待得华胥春梦觉,半竿斜日下厢风。

车法肇宗周,鼷文阐大猷。还将君子变,来蕴太公筹。委质超羊鞟,飞名列虎侯。若令逢雨露,长隐南山幽。

梅花篱落菜花畦,春水平田酿燕泥。健事老翁头雪白,一簔烟雨自扶犁。

圆的破蓬苞,孤茎上藕梢。雨撑栖鹭屋,风卷荫龟巢。溪友裁巾帻,虚人作饭包。小娃曾已折,新月里湖坳。

昔闻玄度宅,门向会稽峰。君住东湖下,清风继旧踪。秋深临水月,夜半隔山钟。世故多离别,良宵讵可逢。

周郎有史才,班马可并驱。纷纷谗谄人,畏君笔削诛。我恨接君晚,要亦君之徒。沈痾积岁月,顾此留须臾。志我圹中石,赖君文不谀。庶乎陵谷变,名字见君书。

须眉似是绮皓。耳目已非旷娄。受明上座顶礼,视彼老公血讐。

传闻黄阁守,兹地赋长沙。少壮称时杰,功名惜岁华。岩廊初建刹,宾从亟鸣笳。玉帐空严道,甘棠见野花。碑残犹堕泪,城古自归鸦。籍籍清风在,怀人谅不遐。

青女出骖鸾,负恃天然色。一等淡梳妆,太真迎虢国。

绿暗藏城市,清香扑酒尊。淡烟疏雨冷黄昏。零落酴醿花片、损春痕。润入笙箫腻,春余笑语温。更深不锁醉乡门。先遣歌声留住、欲归云。

千山复万山,行路有无间。花发蜂递绕,果垂猿对攀。独寻寒水度,欲趁夕阳还。天黑月未上,儿童初掩关。

汉家原庙廠雄规,欲及樱桃果献时。岂为夫人能体国,将军本不以家为。

歉岁恒多雨,林扉隐白氛。一春强半去,百舌故相闻。鱼艇生衣合,邻桃戴叶分。幽居了生事,南亩望耕耘。

江上路,春意到横枝。洛浦神仙临水立,巫山处子入宫时。皎皎淡丰姿。东阁兴,几度误佳期。万里卢龙今见画,玉容还似减些儿。无语慰相

据炉肃坐,听瓶笙、别有天然宫徵。纸帐屏山浑不俗,写出江南烟水。檠短灯青,灰闲香软,所欠惟梅矣。风飞无定,数声时颤窗纸。试问夜已何其,呼童起看,月上东墙未。天外忽闻征雁过,还把音书来寄。短简埋烟,轻蓑鸣雨,已办征船计。放教归去,故乡江上鱼美。

玉润金明信好冠,错刀剜出藓纹乾。不忘君惠常加首,要使欢盟未可寒。

君念承明臭味稀,相逢惜别重依依。会稽太守主坐啸,东郭先生还步归。乐饮林塘留节物,饯行里舍动光辉。双旌回去行人发,一带长皋烟雨微。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