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清黄景仁的《枞阳》
拼音和注音
zōng yáng gē jǐn shuǐ lián tiān , hàn wǔ jīng qí zài yǎn qián 。
翻译及意思
词语释义
旌旗:(名)泛指各种旗帜:~飘扬。
连天:(动)①接连多天:~阴雨。②不间断:叫苦~。③形容远望山水、光焰等与天空相接:海水~|炮火~。
眼前:(名)①跟前:近在~。②目前,最近的一段时间内:~的困难。
枞阳:县名。在安徽省南部、长江北岸。
黄景仁
黄景仁(1749~1783),清代诗人。字汉镛,一字仲则,号鹿菲子,阳湖(今江苏省常州市)人。四岁而孤,家境清贫,少年时即负诗名,为谋生计,曾四方奔波。一生怀才不遇,穷困潦倒,后授县丞,未及补官即在贫病交加中客死他乡,年仅35岁。诗负盛名,为“毗陵七子”之一。诗学李白,所作多抒发穷愁不遇、寂寞凄怆之情怀,也有愤世嫉俗的篇章。七言诗极有特色。亦能词。著有《两当轩全集》。
原诗
枞阳歌尽水连天,汉武旌旗在眼前。
草木似闻呼万岁,鱼龙何处徙重渊。
舳舻千里江云散,金碧三泉隧道迁。
祇有射蛟台畔立,雄风犹为想当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