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过黄一之斋中

征君家陋巷,缃素对匡床。
门外半城月,邻家几树霜。
剑留寒卧壁,竹影瘦过墙。
不以贫为累,高歌自慨慷。

作品评述

《夜过黄一之斋中》是明代童珮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征君家陋巷,缃素对匡床。
门外半城月,邻家几树霜。
剑留寒卧壁,竹影瘦过墙。
不以贫为累,高歌自慨慷。

诗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夜晚经过黄一之斋的情景。诗人讲述了他的朋友黄一的家境贫寒,他住在一条狭窄的巷子里,床上用了缃素(红色和白色相间的绸缎)来铺盖。门外的月亮只照亮了巷子的一半,邻居家的树上结满了霜。诗人在壁上留下了他的剑,冰冷地躺在那里,竹影瘦弱地透过墙壁。然而,诗人并不将贫穷视为负担,他高歌而行,表达出自己豪迈的情感。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和形象描写,展示了诗人童珮独特的感受和情绪。通过对黄一之斋的描绘,诗人以贫穷的环境为背景,表达了自己乐观坚韧的心态。诗中的黄一家境贫寒,住在狭窄的巷子里,床上铺盖用的是缃素,这些细节描绘了黄一的清苦生活。门外的月亮只能照亮巷子的一半,邻居家的树上霜凝结成片,这些景象增强了诗中贫困的氛围。诗人将自己留下的剑和竹影作为对比,剑冰冷而坚硬,竹影则纤细而柔弱,通过这些意象,诗人展示了自己的坚韧和胸怀。最后两句“不以贫为累,高歌自慨慷”,表达了诗人不以贫穷为累赘,反而豪情万丈,积极向上的精神状态。整首诗以简洁、凝练的语言描绘了贫困环境下的坚韧和豪情,展现了明代文人的精神风貌。

诗词推荐

身似柏舟无倚着,心非席石可推移。威仪不被忧心乱,始信生民有秉彝。

九月江南秋色,黄雀雨,鲤鱼风。

一棹朝南暮北风,奇峰倒影绿波中。定知渐近三山路,认得渔翁是放翁。

新草天涯入断魂,若为有意眺郊原。只因老子春愁少,须著萧萧雨暗村。

置之一壑谢鲲像,画入三峰潘阆图。二子居山真得趣,山斋曾为写真无。

宗迹通,说亦通,两处由来剑刃锋。八还要义漫天诀,七处徵心理一同。

万木声号呼,百川气交会。 ——孟郊庭翻树离合,牖变景明蔼。 ——韩愈潈泻殊未终,飞浮亦云泰。 ——孟郊牵怀到空山,属听迩惊濑。 ——韩愈檐垂白练直,渠涨清湘大。 ——孟郊甘津泽祥禾,伏润肥荒艾。 ——韩愈主人吟有欢,客子歌无奈。 ——孟郊侵阳日沈玄,剥节风搜兑。

共惜流年留不得,且环流水醉流杯。无情红艳年年盛,不恨凋零却恨开。

孺子未来圮水上,远公已过虎溪头。佳人密迩不相见,弱水瀰漫那自由。非负酪奴辜玉友,莫诛风伯讼阳侯。明年访戴留髡日,大白梨花烂熳酬。

嘉庆文风在目前,记同京兆鹿鸣筵。白头相见冬山路,谁惜荷衣两少年。

瘦马青海种,新自流沙至。市门顾不售,千金价无二。肉骀大项领,匹帛可收致。天寒道里愁,伏枥消远志。瘦马虽伶仃,毅有千里气。世无牙与青,瘦马与谁试。

野水舟横芳草渡,人来舞棹或呈桡。捞虾摝蚬随时过,却向何时得六鳌。

出没看楼殿。间关望绮罗。翔禽逐节舞。流水赴弦歌。细管吹藂竹。新杯卷半荷。南宫冠盖下。日暮风尘多。

长计公生日,年年献寿诗。只今良月近,遽作九泉悲。世事真难料,人生信有涯。西风吹画翣,心折泪空垂。

百粤封疆桂岭崇,□□□□□□口。十城县弩争趋府,五管侯圭尽偃风。

杂花狼藉占春余,芍药开时扫地无。两寺妆成宝璎珞,一枝争看玉盘盂。佳名会作新翻曲,绝品难逢旧画图。从此定知年谷熟,姑山亲见雪肌肤。

春工借露染莺裳,欲学东篱一样黄。输与菊花在何处,止禁晴暖不禁霜。

关塞烟尘二十秋,适持使节海山头。行衙到处皆如寺,按部经年不离舟。公举所知当勿枉,上供易足更何求。若论安便无加此,祇恐旁求第一流。

客楼萧索抱愁眠,雁过声声到枕边。念脚动如鱼拨刺,吟身寒似鹭联拳。匣中幸有刘琨剑,囊里犹余杜老钱。忽忆西山山下路,夜深霜露滴松秆。

昔见白髭惊,今见白髭喜。人将拔去之,我独不然耳。拔之既更生,留之何所耻。白日傥日拔,日拔讵能已。黑壮不为贵,白衰不为鄙。道德保於中,任从髭发齿。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