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唐魏承班的《谒金门(其一)》
拼音和注音
yān shuǐ kuò , rén zhí qīng míng shí jié 。
翻译及意思
词语释义
清明:(形)有法度,有条理:政治~|~世界。[反]腐败。②(形)清楚而镇静:神志~。③(形)清澈而明朗:月色~。[反]混浊。④(形)晴朗:天气~。⑤(名)二十四节气之一,在4月4、5日或6日。民间习惯在这天扫墓。
时节:1.季节、节令。2.节日。3.合时、适时。4.时刻、时候。
烟水:雾霭迷蒙的水面。
明时:阐明天时的变化。指政治清明的时代。古时常用以称颂本朝。
魏承班
约公元九三O年前后在世字、里、生年不详死于925年五代时许州人,约后唐明宗长兴初前后在世,据当代学者考证,死于前蜀败亡之际。父魏宏夫,为蜀王建养子,赐姓名王宗弼,封齐王。承班为驸马都尉,官至太尉。国亡,与其父同时被杀。承班工词,艳丽似温庭筠,今存二十一首(见《唐五代词》)。 元遗山曰:魏承班词,俱为言情之作。大旨明净,不更苦心刻意以竞胜者。
原诗
烟水阔,人值清明时节。
雨细花零莺语切,愁肠千万结。
雁去音徽断绝,有恨欲凭谁说。
无事伤心犹不彻,春时容易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