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花台

不谭仁义只谭空,一着参差在个中。
台上缤纷花正雨,城边一阵已西风。
君王自有君王业,何事区区翻贝叶。
雨花名台非识奇,要使后人知覆辙。

作品评述

这首诗词《雨花台》是宋代张汤创作的作品。以下是我为您提供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译文:
不谈仁义只谈空,
一着参差在其中。
台上缤纷花正雨,
城边一阵已西风。
君王自有君王业,
何事区区翻贝叶。
雨花名台非识奇,
要使后人知覆辙。

诗意:
这首诗词以雨花台为背景,通过描绘雨花台及其周边景象,表达了作者对君王及其所追求的事业的思考。

赏析:
这首诗词通过对雨花台景象的描绘,展现了一种深沉的思考和哲理。首句"不谈仁义只谈空"表达了作者对于仁义的不置可否,而更关注的是虚空之间的种种变化。"一着参差在其中"则暗示了人生的起伏和无常。

接下来的两句"台上缤纷花正雨,城边一阵已西风"描绘了雨花台上花朵盛开的景象,与城边的西风形成鲜明的对比,传递出兴衰更替、事物变迁的意象。

接着,诗中提到"君王自有君王业,何事区区翻贝叶",表达了君王有着自己的事业和责任,对于琐碎的事情并不在意,进一步强调君王的追求和担当。

最后两句"雨花名台非识奇,要使后人知覆辙"则表达了作者的立意,即雨花台虽然名声显赫,但并非独一无二,而是希望后人能够从历史中认识到重复出现的教训和遗憾。

整首诗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对事物变迁和人生哲理的思考,通过雨花台的景象,寄托了对历史教训的关注和对后人的期望。

诗词推荐

荡扬晴丝荡扬魂,不知何处断愁根。霏霏拂拂凝香雨,糁作青衫别泪痕。

月影移鳷鹊,鑪香满建章。君王驻琱辇,宫女出彤房。仙乐浮云汉,笙歌绕画梁。按图皆国色,何处是高唐。

万国尽朝宗,天门发鼓钟。楼成五幹鹊,阙是两芙蓉。赋待凌云荐,书堪计日佣。不如随仗马,犹得近飞龙。

平湖万顷碧,谢客一开颜。待得临清夜,徘徊载月还。

練江诗酒社,聚散十年春。君作并州客,身为绛县人。一牛甘送老,五马未全贫。出处嗟殊异,相思意谷真。

冷烟残水山阴道,家家拥门黄叶。故里鱼肥,初寒雁落,孤艇将归时节。江南恨节。问还与何人,共歌新阕。换尽秋芳,想渠西子更愁绝。当时无限旧事,叹繁华似梦,如今休说。短褐临流,幽怀倚石,山色重逢都别。江云冻结。算只有梅花,尚堪攀折。寄取相思,一枝和夜雪。

小山碧巉岩,直上与天齐。诗成欲磨崖,藤罗费攀跻。

天外一尺峰,国中千仞岳。重云不掩蔽,万里见头角。世人看远碧,谁识产美璞。

岁月移文外,乾坤杖屦中。铿然五字律,健在百夫雄。秋入池深碧,寒欺叶递红。此间兼吏隐,端不减游嵩。

已是殊乡客,送君重惨然。河桥乍分首,槐柳正鸣蝉。短棹离幽浦,孤帆触远烟。清朝重文物,变化莫迁延。

长流万里。与沈沈沧海,平分一水。孤白争流蟾不没,影落潜蛟惊起。莹玉悬秋,绿房迎晓,楼观光疑洗。紫箫声袅,四檐吹下清气。遥睇浪击空明,古愁休问,消长盈虚理。风入芦花歌忽断,知有渔舟闲舣。露已沾衣,鸥犹栖草,一片潇湘意。人方酣梦,长翁元自如此。

槐阴密,蔗浆寒。荔枝丹。珍重主人怜客意,荐雕盘。多情翠袖凭栏。晚妆罢、谁与共欢。帘卷玉钩风细细,敛眉山。

一尘不染俗难干,百事无能心自閒。我道老僧痴未绝,有时采菊见南山。

谁解秦宫一粒丹,记时容易守时难。鸳鸯梦冷肠堪断,蜥蜴魂销血未干。榴子色分金钏彩,茜花光映玉鞲寒。何时试卷香罗袖,笑语东君仔细看。刘钦谟曰:“此诗不减李商隐。”

暮境难禁日月催,腊醅初见拆泥开。压车麦穗黄云卷,食叶蚕声白雨来。薄饭蕨薇端可饱,短衫紵葛亦新裁。宦涂自古多忧畏,白首为农信乐哉!

黑光磨荡掩阳精,兵火成霞照夜明。谁信天台山脚下,如今无佛救苍生。

乡邑赖蓍龟,天胡不憗遗。与人交乐易,处世事平夷。甚矣古堂者,伤哉今已而。抚时怀牧守,忍泪读刘碑。

彼羙蔡氏子,任也堪将相。唯俦亦异材,朗立万人上。吾尝扣其微,事诣理亦畅。雨露待坚成,风波岂凋丧。醯鸡发浅覆,盐虎背新样。侵寻堕老丑,闟茸屡监当。繁霜生野色,行李正凄怆。恐子复未平,因书寄无恙。

松阴一架半弓苔,偶欲看书又懒开。戏掬清泉洒蕉叶,儿童误认雨声来。

诸佛出身处,东山水上行。宸闺垂玉帘,云榻拥天青。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