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宋程公许的《拟九颂(其三)峨峰书院》
拼音和注音
fěi tiān qióng xī rén è , jiǔ dǐng zhòng xī sī wén 。
翻译及意思
词语释义
九鼎:(名)①传说夏禹所铸的九个大鼎,象征九州(中国),夏、商、周三代奉为传国之宝。②比喻分量极重:一言~。
斯文:温和有礼貌,不粗俗。
程公许
程公许(?—1251),字季与,一字希颖,号沧州。南宋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一说叙州宣化(今四川宜宾西北)人。嘉定进士。历官著作郎、起居郎,数论劾史嵩之。后迁中书舍人,进礼部侍郎,又论劾郑清之。屡遭排挤,官终权刑部尚书。有文才,今存《沧州尘缶编》。
原诗
修眉兮连娟,曼翠霭兮麻源。
君门狞兮九虎,蹇予留兮三年。
三峨之山兮远万里,见似人兮胡不喜。
半轮秋兮促公归,空高径兮班屐齿。
蹈夷险兮一心,既何戚兮何欣。
忍较功兮曲突,莽苍狗兮白云。
清风飒兮绮疏,明月耿兮庭徐。
纷缥帙兮插架,尚青衿兮来趋。
渺天涯兮延伫,时与拂兮蠹鱼。
雪堂兮躬耕,万古兮芳馨。
匪天穷兮人厄,九鼎重兮斯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