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笔和曾无逸掌故约观玉照堂梅诗六首

才晴便是看花时,不觉飘香已满枝。
小道山翁如具眼,绿阴初试更相宜。

作品评述

诗词:《走笔和曾无逸掌故约观玉照堂梅诗六首》
朝代:宋代
作者:张镃

这首诗描述了一个春天的景色,通过观赏梅花来表达对大自然的赞美和对生命的感悟。以下是这首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走笔和曾无逸掌故约观玉照堂梅诗六首

才晴便是看花时,
不觉飘香已满枝。
小道山翁如具眼,
绿阴初试更相宜。

中文译文:
春天一到就是观赏花朵的时候,
不知不觉间花香已经充满了枝头。
小道山翁似乎有着特别敏锐的眼光,
初春的绿荫与花朵相得益彰。

诗意:
这首诗通过描绘春天的景色和梅花的盛开,表达了作者的赞美之情和对生命的感悟。春天的阳光明媚,正是赏花的好时光,但人们却常常忽略了花朵绽放时的香气。作者用"不觉飘香已满枝"来暗示人们对于美好事物的敏感度和感知能力的不足。然而,小道山翁却似乎具备一种特殊的眼光,能够敏锐地察觉到春天的绿色和花朵的美丽,他能够欣赏到大自然的细微之处,从而更好地领略春天的美好。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春天的景色和梅花的美丽。作者通过"才晴便是看花时"表达了春天观赏花朵的时刻已经到来的喜悦之情。接着,作者运用"不觉飘香已满枝"这一形象生动的描写,将花香与花朵的盛开相结合,强调了花朵的美丽和芬芳。诗中的"小道山翁如具眼"通过对小道山翁的称赞,进一步突出了他对于自然景色的敏感和细致的观察力。最后一句"绿阴初试更相宜"意味着初春的绿色与盛开的花朵相得益彰,互为衬托,更加美丽动人。

整首诗以简洁明了的语言展现了作者对春天景色的赞美和对生命的感悟,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示了作者对自然之美的敏感和对细节的关注。读者通过阅读这首诗能够感受到春天的美好和大自然的神奇,同时也引发对生命和美的思考和体验。

作者介绍

张镃(一一五三~?),字功甫,又字时可,号约斋居士,祖籍成纪(今甘肃天水),南渡后居临安(今浙江杭州)。俊曾孙。以廕官奉议郎,直秘阁、权通判临安府。宁宗开禧三年(一二○七)爲司农少卿,因预杀韩侂胄密谋,爲史弥远所忌,一再贬窜。嘉定四年(一二一一),除名编管象州,死于贬所。镃藉父祖遗荫,生活侈汰,于孝宗淳熙二十年(一一八五)构园林于南湖之滨。曾先后从杨万里、陆游学诗,并多倡和。有《南湖集》二十五卷,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爲十卷(其中诗九卷)。事见《诚斋集》卷八一《约斋南湖集序》,《齐东野语》卷二、一五、二○。 张镃诗,以影印清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爲底本,校以《永乐大典》残本及清干隆鲍廷博校刻本(简称鲍校本)等。新辑集外诗编爲第十卷。

诗词推荐

年光岂不好,老境独无欢。百步未为远,一尊聊自宽。泽枯波尚绿,霜薄叶初丹。矫首问来雁:中原应苦寒?

年来意绪奈愁何,逢着清樽不厌多。闻道公余白莲社,可能疏懒许相过。

明经青史不难收,怪底依然处士裘。谁谓封侯安事笔,我闻定霸必焚舟。骥腾夷路须联辔,鳌负三山好掷钩。对策清时看第一,未应蕴藉愧裴休。

粉署为郎四十春,今来名辈更无人。休论世上升沉事,且斗樽前见在身。珠玉会应成咳唾,山川犹觉露精神。莫嫌恃酒轻言语,曾把文章谒后尘。

今负稔熟收田禾,智能鸡担谷主人家。农人时节一醉饱,擨歈起舞相喧哗。

初秋风露变,偶出憩庄家。原稼无全穗,陂荷有晚花。疏钟逾涧响,微月转林斜。邻媪头如雪,灯前自绩麻。

城外沧溟日夜流,城南山直对城楼,溪田雨足禾先熟,海树风高叶易秋。疏傅里闾询故老,秦皇车甲想东游。客心不待伤千里,槛外风烟尽是愁。

扬子江风十月初,四驾巨浪渺无隅。常忧倾摇地为动,意欲起塞天无虚。大舟不行就系岸,小舟分去争得鱼。舟中壮士起坐笑,有酒更为斜阳酤。

山翠湖光似欲流,蜂声鸟思却堪愁。西施颜色今何在,但看春风百草头。

淡日微云共陆离,曲阑危栈出参差。老松临道阅千载,杜宇号山连四时。汉水东流那有极,秦关北望不胜悲。邮亭下马开孤剑,老大功名颇自期。

邑居不见江山景,去马来车喧万井。冷落重帘日影西,萧条四壁人初静。轻飚卷空云幂幂,水影天光同一色。满樽浊酒愁不醒,怅忆松江万里行。

去日春蚕吐素丝,归来黄麦看金衣。沙鸥不入鸳鸿侣,依旧沧浪绕钓矶。

子去何凄断,乡关岁月新,荒山寒带雨,古驿夜无人。生死风前烛,音容梦裹身。临分感平昔,挥泪到松筠。

双凤钗头,争带御书符。

无边刹境,自他不隔於毫端。十世古今,始终不离於当念。丈夫自有冲天志,休向如来行处行。

蛙鸣聒聒满我池,我宁知尔乐与悲。周公洒灰教后世,顾我龌龊不忍施。越人嗜汝过刍豢,芼以芳香侑朝饭。藏身泥沙勿妄出,世人重味轻天物。

仙客归来隘九州,身骑黄鹤记南游。乌衣故国江山在,铜柱荒台草木秋。起舞刘琨空有志,登高王粲不胜愁。问君蔗境今何在?只忆当年顾虎头。

十载犹迁客,孤踪愧俗人。长缄存后舌,乍保爨余身。楚泽云千里,春城月半轮。潜夫潜未得,飘泊损天真。

超然尘垢外,元休实希夷。吾生有道骨,中心常慕之。感通影响然,高真不遐遗。导我归帝乡,云軿共委蛇。

高城石井下成池,对自初分混沌时。虽小古今无涸溢,却怜江海有盈亏。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