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明杨慎的《鹙郎行》
拼音和注音
cí zé qiū láng shà chú yā , jīng fēi yuān yāng zhú yā jiá 。
翻译及意思
词语释义
鸳鸯:动物名。鸟纲雁形目。体小于鸭,雄者羽毛美丽,头有紫黑色羽冠,翼之上部黄褐色,雌者全体苍褐色,栖息于池沼之上,雄曰鸳,雌曰鸯。也称为「匹禽」。
惊飞:惊飞jīngfēi通常是抛射体以惊人的速度上升小野鸭惊飞过树顶
杨慎
杨慎(1488~1559)明代文学家,明代三大才子之首。字用修,号升庵,后因流放滇南,故自称博南山人、金马碧鸡老兵。杨廷和之子,汉族,四川新都(今成都市新都区)人,祖籍庐陵。正德六年状元,官翰林院修撰,豫修武宗实录。武宗微行出居庸关,上疏抗谏。世宗继位,任经筵讲官。嘉靖三年,因“大礼议”受廷杖,谪戍终老于云南永昌卫。终明一世记诵之博,著述之富,慎可推为第一。其诗虽不专主盛唐,仍有拟右倾向。贬谪以后,特多感愤。又能文、词及散曲,论古考证之作范围颇广。著作达百余种。后人辑为《升庵集》。
原诗
茈泽鹙郎唼雏鸭,惊飞鸳鸯逐鸭鵊。
翠袖啼春幽凤奁,红丝穿露空鸾柙。
碧眼胡儿乱驰鸨,三五红颜片时老。
今日盈盈滇海花,明旦萧萧陆凉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