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赵居父入淮东漕幕

仪真在昔发运司,承平旧事犹可稽。
岁漕东南六百万石米,自淮入汴趋京师。
周原六辔光陆离,建台想像因遗基。
水浮陆走舟车驰,转输十九资残寇。
古今事异吁可悲,民力已困国不支。
长才入幕宜深思,皇华使者须良规。

作品评述

《送赵居父入淮东漕幕》是宋代刘宰所作的一首诗词。这首诗词以送别赵居父进入淮东漕幕为主题,诗人通过描绘漕运兴盛的景象,表达了对国家疆域安宁的祝福和对政治官员的期望。

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如下:

仪真在昔发运司,承平旧事犹可稽。
在古代,仪真曾经是发运司的官职,承担着管理漕运的重任。这里提到了过去的和平时期,这些旧事仍然是值得回忆的。

岁漕东南六百万石米,自淮入汴趋京师。
每年都有六百万石的粮食从淮河运往汴京(汴京是当时的首都),这个数量庞大。这里描绘了漕运的繁忙景象,显示出国家繁荣昌盛的一面。

周原六辔光陆离,建台想像因遗基。
这里提到了周原,是指周朝的都城洛阳。六辔光陆离指的是六匹马拉着华丽的车辆,这些车辆可能在建台上进行修缮。这里通过描绘古代的辉煌场景,表达了对国家繁荣的向往。

水浮陆走舟车驰,转输十九资残寇。
水路和陆路上的船只和车辆不断穿梭运输,转送着军需物资以对抗残留的敌寇。这里展现了政府的努力,希望通过漕运来巩固国家的安全。

古今事异吁可悲,民力已困国不支。
古今的形势不同,令人感到悲哀,国家的民力已经困顿,不能再支撑下去。这里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困境的担忧和忧虑。

长才入幕宜深思,皇华使者须良规。
诗人呼吁有才能的人进入朝廷,要深思熟虑自己的责任与担当。同时,对于皇帝派遣的使者,也应该要有良好的规范和准则。这里表达了对官员廉洁、贤能的期望。

这首诗词通过描绘漕运繁盛的景象,抒发了对国家繁荣和政治官员廉洁贤能的向往。诗人通过悲叹现实困境,呼吁有才能的人进入政府,为国家的前途贡献智慧。整首诗词既展示了时代特点,又蕴含着对国家兴旺和社会进步的期盼,具有一定的历史和文化价值。

作者介绍

刘宰(一一六六~一二三九),字平国,自号漫塘病叟,金坛(今属江苏)人。光宗绍熙元年(一一九○)进士,调江宁尉。歷真州司法参军、知泰兴县、浙东仓使干官。以不乐韩侂胄用兵,遂引退,屏居云茅山之漫塘三十年。其间虽一再徵召,皆不就。理宗嘉熙三年卒,年七十四(《京口耆旧传》卷九)。有《漫塘文集》三十六卷,其中诗五卷。《至顺镇江志》卷一九、《宋史》卷四○一有传。 刘宰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爲底本。校以明正德任佃刻、嘉靖王皋续刻本(简称王本)和万历三十二年范崙刻本(简称万历本)。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诗词推荐

辅赞藏诸用,庸人自扰之。惟公知好静,与物尽忘私。德望仪群辟,威名憺远夷。伤心白鸡梦,梁木有余悲。

夕宿犹疎雨,昕朝睹大明。重光符影贶,熙事庆升平。

童子常夸作赋工,暮年羞悔有杨雄。当时赐帛倡优等,今日论才将相中。细甚客卿因笔墨,卑於尔雅注鱼虫。汉家故事真当改,新咏知君胜弱翁。

气暾寒日晓,光照远山晴。邹谷有春意,袁门闻履声。映书何自苦,炙背不妨清。邂逅逢诗将,高吟眼倍明。

伊嵩有客欲无言,进退由来尽俟天。好静未能忘水石,乐闲非为学神仙。休嗟紫陌难为客,且喜清风不用钱。枉尺直寻何必较。此心都大不求全。

天容凝碧换秋容,残暑泠然一洗空。梧叶多应愁夜雨,葛衣渐觉怯西风。十分冷淡砧声外,一片凄凉雁影中。兴动莼鲈欲归去,季鹰心事恰相同。

排比铺张特一途,藩篱如此亦区区。少陵自有连城璧,争奈微之识碔砆。

近地栖禅室,祗园草木薰。鞋香花洞雨,衣润石阑云。松吹和琴杂,茶烟到树分。遥知道林辈,来此论玄文。

稚川曾此倒灵瓢,阑上银床压甃腰。丹气腾空知几转,神光射屋起中宵。有茶可品春煎细,何疾能治晓汲遥。万古仙踪应不泯,辘轳声落病僧寮。

欲归公未许身閒,欲外云云去亦难。我意公言两矛盾,料公犹作世情看。

忆长安,腊月时,温泉彩仗新移。瑞气遥迎凤辇,日光先暖龙池。取酒虾蟆陵下,家家守岁传卮。

竹鸡啼雨隔林塘,四月山深梅未黄。水近洞门云气湿,葛花开上石眠床。

挑灯拭眼聚诗材,捻断须时句欲裁。判却三更犹不寐,待渠明月过楼来。

松关开野寺,山色净藜床。战局谁争胜,夸声或大当。有人观物静,得句满囊香。鸥鹭盟犹在,闲中作此忙。

肠断春江欲尽头,杖藜徐步立芳洲。(春江 一作:江春)颠狂柳絮随风去,轻薄桃花逐水流。

暮霞散绮西溪浦。天上晴云开絮。清绝梅花几树。恼乱春愁处。小桥流水人来去。沙岸浴鸥飞鹭。谁画江南好处。著我闲巾屦。

匹如迂叟洛中园,花竹依稀五亩宽。梧树参天栖凤集,桧根入地蛰龙蟠。翁求真乐希颜子,世着清名慕邴丹。身是双溪前令尹,胜游蹉过不曾观。

东海何郎雪满头,新声一曲擅风流。酒边苏小西湖路,梦里扬州明月楼。片片桃花吹画蒨,行行柳色乱春鸥。可怜冠盖皆尘土,莫倚清尊说旧游。

梦想西池辇路边。玉鞍骄马小辎軿。春风十里斗婵娟。临水登山漂泊地,落花中酒寂廖天。个般情味已三年。

悃愊汉循吏,咨询周使臣。知心三坐主,报国两门人。彩绣方趋户,丝麻已在身。至今寒食路,孺慕镇如新。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