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隐者陈无隅二首

柴门寂寂闭山光,客至供糜有二方。
谁存唐衢归魏阙,肯令五适老阌乡。
藕塘待晚对幽壑,竹院消闲近宝坊。
用舍由时姑袖手,岂无真乐在濠梁。

作品评述

《次韵隐者陈无隅二首》是宋代李弥逊所作的一首诗词。下面是对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柴门寂寂闭山光,客至供糜有二方。
翻译:柴门静静地闭着山光,客人到来,供糜有两方。

诗意:诗人描绘了柴门寂静闭合的景象,山光被门掩盖,暗示着隐居的生活。在这样的环境中,一位客人到来,带来了两个方面的供奉。这里的供糜可以理解为宴席或者馈赠,象征着外界的喧嚣和纷扰。

赏析:该诗描绘了隐居生活的静谧与宁静。柴门寂寂闭山光,表达了诗人远离尘嚣,与世隔绝的意境。客人到来,带来了供糜,显示了外界烦扰的干扰,也暗示了时光的流转和人事的变迁。诗人通过描绘隐居的场景,表达了自己追求内心宁静和真正乐趣的心态,与世无争,享受隐逸生活的境界。

谁存唐衢归魏阙,肯令五适老阌乡。
翻译:谁能保存唐朝的衢道归还魏阙,愿意让五适老去阌乡。

诗意:这两句表达了对历史的思念和对安静隐逸生活的向往。诗人希望有人能够保留唐朝的繁华衢道,归还给魏阙,暗示着对历史文化的珍惜和传承的呼唤。同时,诗人也表达了希望自己能够在安静的隐居之地度过晚年,远离尘嚣。

赏析:诗人以对唐朝历史的怀念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表达了对传统文化和内心宁静的追求。唐朝是中国历史上繁荣辉煌的时期,而魏阙则是唐代宫廷的象征,诗人希望有人能够保留这段历史,传承下去。同时,诗人也暗示了自己对安宁隐居的向往,希望能够在宁静的乡间过上晚年,避开喧嚣和纷扰。

藕塘待晚对幽壑,竹院消闲近宝坊。
翻译:藕塘等待夜晚与幽壑相对,竹院消遣近宝坊。

诗意: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在隐居生活中的消遣和期待。藕塘等待夜晚来临,暗示着诗人期待夜晚的幽静和宁静。而竹院则是诗人消遣和休闲的场所,靠近宝坊,意味着诗人在雅致的环境中寻找乐趣。

赏析:诗人以藕塘、竹院为景,表达《次韵隐者陈无隅二首》是宋代李弥逊所作的一首诗词。下面是对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柴门寂寂闭山光,客至供糜有二方。
翻译:柴门静静地关上,遮住了山光,客人来了,带来了两份供奉。

诗意:诗人描绘了柴门关上的景象,山光被遮住,寓意着隐居生活的宁静。在这种环境下,一位客人到来,带来了两份供奉。供糜可以理解为食物或礼品,象征着外界的喧嚣和繁杂。

赏析:这首诗描绘了隐居生活的宁静和平静。柴门寂寂闭山光,表达了诗人远离尘嚣,与世隔绝的意境。客人到来,带来了供糜,显示了外界纷扰的干扰,也暗示了时间的流逝和人事的变迁。诗人通过描绘隐居的场景,表达了自己追求内心宁静和真正乐趣的心态,与世无争,享受隐逸生活的境界。

谁存唐衢归魏阙,肯令五适老阌乡。
翻译:谁能保存唐朝的繁华街道,归还给皇宫,愿意让五适老去安宁的乡村。

诗意:这两句表达了对历史的怀念和对宁静生活的向往。诗人希望有人能够保留唐朝的繁华街道,归还给皇宫,寓意着对历史文化的珍惜和传承的呼唤。同时,诗人也表达了希望自己能够在宁静的乡村度过晚年,远离喧嚣。

赏析:诗人通过对唐朝历史的怀念和对隐居生活的向往,表达了对传统文化和内心宁静的追求。唐朝是中国历史上繁荣辉煌的时期,而皇宫则是唐代官方的象征,诗人希望有人能够保留这段历史,传承下去。同时,诗人也暗示了自己对宁静隐居的向往,希望能够在宁静的乡村度过晚年,远离喧嚣和纷扰。

藕塘待晚对幽壑,竹院消闲近宝坊。
翻译:莲藕池塘等待夜晚,对着幽深的山谷,竹院中消遣,靠近宝坊。

诗意: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在隐居生活中的消遣和期待。莲藕池塘等待夜晚降临,寓意着诗人期待夜晚的幽静和宁静。而竹院则是诗人消遣和休闲的场所,靠近宝坊,意味着诗人在雅致的环境中寻找乐趣。

作者介绍

李弥逊(一○八九~一一五三),字似之,号筠溪居士,又号普现居士,苏州吴县(今属江苏)人。徽宗大观三年(一一○九)进士,调单州司户。政和四年(一一一四)除国朝会要所检阅文字。八年,擢起居郎,因上封事剀切,贬知卢山县。宣和七年(一一二五),知冀州。钦宗靖康元年(一一二六),召爲卫尉少卿,出知端州。高宗建炎元年(一一二七),除淮南路转运副使。绍兴二年(一一三二),知饶州。五年,知吉州。七年,迁起居郎,试中书舍人。八年,试户部侍郎。九年,因反对议和忤秦桧,出知漳州。十年奉祠,归隐福建连江西山。二十三年卒。有《筠溪集》二十四卷(《直斋书录解题》卷一八),又《甘露集》(《苕溪渔隐丛话》后集卷二八),已佚。《宋史》卷三八二有传。 李弥逊诗,以丁氏八千卷楼藏李鹿山原藏《竹谿先生文集》爲底本(藏南京图书馆)。参校朱彝尊藏明钞本(简称明本,藏上海图书馆)、清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筠溪集》(简称四库本)。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诗词推荐

息念忘怀心晏如,随宜生计不求余。汲泉自溉新栽竹,借本重添旧欠书。唯仰酒杯相慰暖,敢嗟容鬓渐凋疏。澄波桥北多嫌远,少有交朋到我居。

明珠的皪逞妍姿,倏见风前舞袖披。只是嚼芳酸已露,况当小雨弄黄时。

乱山深处水边村,小艇初归未掩门。吹火煮鱼倾浊酒,半规斜日照黄昏。

地绝纤尘万籁清,当门幽致画难成。黛妆峰岫高低影,练卷波涛旦暮声。侵竹古廊秋藓合,倚云禅阁夜灯明。上方别有幽栖处,树石参差称野情。

幽径行迹稀,清阴苔色古。萧萧风欲来,乍似蓬山雨。

汀洲采白苹,日落江南春。洞庭有归客,潇湘逢故人。故人何不返,春华复应晚。不道新知乐,只言行路远。

双双河洲禽,文彩披丹质。飞翔不离渚,鸣戏自终日。寒鱼伏冰池,岁暮饥尔匹。不欲远求林,投身避罗毕。

风雨思齐诗,草木怨楚调。本无心击排,胜日用歌啸。僧窗茶烟底,清绝对二妙。俱含万里情,雪梅开岭徼。我慙风味浅,砌莎慕松茑。中朝盛人物,谁与开颜笑。二公老谙事,似解寂寞钓。对之空叹嗟,楼阁重晚照。

芳袍麟殿赐蒲茸,道胜年来请谒慵。贝叶罢翻双凤阙,石房归掩五芝峰。朝贤远乞裁诗稿,海客争传出定容。后代何人续僧史,好将安远比高從。

谁把蓝揉翡翠,天将蜡做梅花。晚来秋水映残霞。水墨新描图画。纸上写将心去,眼边送却愁来。今回相见比前回。心下忡忡越日煞。

风烟当日竞豪华,故里犹传贵主家。何处可寻楼下水,平南不见面前花。阴机鬼伏天沉海,危祸波翻骨委沙。游客乘秋兴永叹,高林不觉见栖鸦。

吾翁当日手亲栽,今邮芳英几度开。把酒未能如一醉,冲寒犯雪日须来。

槠叶阴深杜宇啼,远游还欲过淮西。吕蒙城下河流浊,亚父祠边草色齐。太守旧来相爱重,故交老去惜分携。年年慈母手中线,缝得征衫当一犁。

岸帻扶藜杖,移床傍晚林。形骸犹是累,语默更何心。望外浮云薄,凉生古汲深。自怜多懒僻,尘色闷孤琴。

戍火三笼滞晚程,枯桑系马上寒城。满川落照无人过,卷地飞蓬有烧明。楚客早闻歌凤德,刘琨休更舞鸡声。草堂旧隐终归去,寄语岩猿莫晓惊。

春早风驱雪,天寒竹映门。灯前终夜读,笈内故书存。尚觉文章贵,那矜齿爵尊。向平愁未了,女嫁与儿昏。

柳枝谩蹋试双袖,桑落初香尝一杯。金屑醅浓吴米酿,银泥衫稳越娃裁。舞时已觉愁眉展,醉后仍教笑口开。惭愧故人怜寂寞,三千里外寄欢来。

蚕马巨细殊,异物同精气。物生不两大,此衰彼所致。周人礼有禁,蚕为马之祟。织女天上明,多蚕今为利。

千里相送,终于一别。

密雪乘风逞素肌,穿窗透隙入帘帏。漫空隐隐琼瑰悄,乱眼纷纷鸥鹭飞。三客新成梁苑赋,六花又舞谢庄衣。回思拜表明光罢,携得香烟满袖归。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