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姚圣可归旴江

识面三年久,论心此日同。
相从方款款,索去又匆匆。
宇宙尘机息,江湖老眼空。
南枝春信早,归路载东风。

作品评述

诗词:《送姚圣可归旴江》

识面三年久,
论心此日同。
相从方款款,
索去又匆匆。
宇宙尘机息,
江湖老眼空。
南枝春信早,
归路载东风。

中文译文:

认识面孔已有三年久,
心意交流今日相同。
我们一同相随,步履从容,
索要离去却又匆匆。
宇宙的尘埃和纷扰停息,
江湖中老人的眼中空无一物。
南方的枝枝繁花已经春意盎然,
回程之路上吹送着东风。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是宋代徐瑞所作,题目为《送姚圣可归旴江》。诗人以送别的形式表达了对姚圣归乡的祝福和思念之情。

诗的开篇,诗人提到自己与姚圣相识已有三年之久,他们的心意在这一天达到了一致。这表明他们之间建立了深厚的友谊或者共同的理念。

接下来,诗人描述了他们一同相随的情景,形容他们一起行走的样子,步履从容。然而,尽管他们相伴相随,但离别的时刻又来临了,姚圣匆匆地要离开。

第三、四句表达了一种宇宙的宁静,以及江湖老人眼中的虚无。它们可以被视为对世事变迁、时光荏苒的感慨,或者是诗人对自身境遇的反思。宇宙的尘埃和纷扰暂时停息,江湖中的老人已经看透了世事的空虚与无常。

最后两句描绘了南方的春天已经来临,枝头上的花朵已经绽放。归程之路上吹来了东风,给姚圣带去了温暖的祝福和美好的前景。

整首诗以送别之情为主题,通过描绘友谊、时光流转和自然景观的变化,表达了对姚圣的祝福和思念之情。诗中运用了自然景物和人情事物的对比,给人以深思和感慨。

作者介绍

徐瑞(1255~1325),字山玉,号松巢,江西鄱阳人。南宋度宗咸淳间应进士举,不第。祖父云岩、叔祖东绿皆善诗,叔父洁山居士,弟可玉、宗玉,从弟楚玉、兰玉皆有文才,次第任散官。诸弟宦归,各营别墅,极泉池之胜,日夕咏棣其中。时与黎廷瑞、月湾吴存、仇远景、汤琛及周应极、许季蕃友善,而与黎廷瑞、吴存住处较近,过从甚密。元延祐四年(1317)以经明行修,推为本邑书院山长。未几归隐于家,巢居松下,自号松巢。花晨月夕随所赋,逐年笔记之。时来郡城,则与三五师友觥筹交错,于东湖、芝山之间更相唱和,亦无虚日。所著则《松巢漫稿》,卒年七十一。吴存挽之曰:“善人已矣,空留千百年番水之名;后世知之,当在数十卷松巢之稿!”其见重于当时如此。后许竹南《有怀》诗云:“江北江南老弟昆,三生文会几评论。蚤知倾盖头俱白,悔不连床话共温。洲没草枯芳士歇,巢倾鹤去故枝存。至今惟有湾头月,照我溪南水竹村。”

诗词推荐

老相邀,山作伴。千里西来,始识庐山面。爱酒杨雄浑不管。天与邻翁,来慰穷愁眼。似惊鸿,吹又散。画舸横江,望断江南岸。地角天涯无近远。一阕清歌,且放梨花满。

葛巾簪下无多发,茅舍门前有好山。

人随社节去匆匆。此恨几时穷。阳台寂寞,巫山凄惨,云雨成空。芭蕉密处窗儿下,冷落旧香中。黄昏静也,蛩声满院,明月清风。

关中群盗已心离,关外犹闻羽檄飞。御苑绿莎嘶战马,禁城寒月捣征衣。漫教韩信兵涂地,不及刘琨啸解围。昨日屯军还夜遁,满车空载洛神归。

清绝东湖旧看诗,夜窗风味许谁知。眼花头白今憔悴,不似向来灯下时。

十洲非暂别,龙尾肯慵登。谏草封山药,朝衣施衲僧。月留江客待,句历钓船征。终恐林栖去,餐霞叶上升。

白酒方浮玉,白莲仍可人。赠君飞大白,聊作冷官春。

三万六千顷,玉壶天地寒。庾岭封的皪,淇园折琅玕。漠漠梨花烂漫,纷纷柳絮飞残。直疑潢潦惊翻,斜风溯狂澜。对此频胜赏,一醉饱清欢。呼䣔童翦韭,和冰先荐春盘。怕东风吹散,留尊待月,倚阑莫惜今夜看。

峡山削出青嵯峨,峡水匀成绿不波。屯平山林未能得,奈此猿声朝夕何。

南北路何长,中间万弋张。不知烟雾里,几只到衡阳。

两受君恩辞魏阙,重寻乡路入嘉州。延祥观是扬雄宅,好住玄门第一流。

朝日满园霜,牛冲篱落坏。扫掠黄叶中,时时一窠薤。

腐朽神奇,梦幻吞侵,朝昏变迁。怅残灯旧岁,鸡声竞早,春风归兴,雁影相先。南渡崩奔,东屯留滞,世事悠悠白发边。虚名误,遍人间浪走,恰到求田。青红花柳争妍。意醉眼、天公也放颠。更云雷怒卷,颓波一注,冰霜冷看,老桧千年。园令家居,陶潜官罢,无酒令人意缺然。从教去

西人来望禁槐傍,阊阖初开旭日光。雕玉翠鞍牵騕褭,盘龙朱辇烂文章。焚香閟殿开严帐,汲水寒沟洒广庄。一见天颜万人喜,却回宫禁乐声长。

子云论荐有王音,陆贾年来老境侵。自守一官历三世,退令诸子分千金。平生器业成幽梦,白首功名负壮心。赖有新诗轻万户,未须投绂叹堙沉

雪引诗情不敢慵,来登高阁犯晨钟。山僧莫怪多时望,玉立南山万万峰。

路傍官河一带长,风帆沙鸟认微茫。人生行乐知能几,世事多虞只自伤。破衲卷云秋漠漠,淡烟斜日晚荒荒。不堪吟罢东回首,底处青山是故乡。

白发慵巾短短衣,闲行斜倚小筇枝。自家弄影犹痴绝,只似初骑竹马时。

遥睇前峰已出奇,从今便合办新诗。山灵似是知予意,拥翠来迎步步移。

声求不可求,见迹不寻牛。迹在牛还在,不求何自休。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