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新安通判钱学士

昔人言访舟,江水赋清泚。
冬春常一色,深浅皆见底。
崖日半寒潭,澄明动朱鲤。
君怀素已高,尘虑都应洗。

作品评述

《寄新安通判钱学士》是宋代梅尧臣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昔人言访舟,
江水赋清泚。
冬春常一色,
深浅皆见底。
崖日半寒潭,
澄明动朱鲤。
君怀素已高,
尘虑都应洗。

诗意:
这首诗以作者写给新安通判钱学士为背景,描绘了江水的一种景象,表达了对钱学士高尚品质和心境的赞美。诗中通过描绘江水的清澈和见底的情景,以及潭中游动的红色鲤鱼,表达了作者对江水纯净清澈的赞叹。而“崖日半寒潭”则表现了阳光照射下的寒冷氛围,与纯净的水形成鲜明的对比。最后,诗人通过表达对钱学士高尚的情怀和洗尽尘虑的期望,展现了对友谊和人生境界的思考。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描绘了江水的清澈和见底的景象,通过形象的描写,传达了作者对江水纯净的赞叹。同时诗中运用了对比手法,将阳光照射下的潭水描绘成半寒的样子,给人以一种凉爽的感觉。

诗的后半部分则表达了作者对钱学士高尚品质的赞美和期望。作者将钱学士的高尚情怀与江水的纯净相对照,表达了对友谊和人生境界的思考。最后一句“尘虑都应洗”表达了洗尽尘世烦恼的愿望,寄托了对纯洁心灵和追求高尚境界的向往。

整首诗以简练的语言和生动的形象描写,展示了作者对江水和友谊的赞美,以及对高尚品质和境界的追求。通过诗人的感悟,读者也可以从中汲取启示,去关注纯净和高尚的价值,并追求内心的宁静与卓越。

作者介绍

本卷作于皇祐五年(一○五三),是年秋作者丧母,解监永济仓官,扶榇归宣城守制。《宛陵文集》自《和吴沖卿元会》始,原编卷一七;自《依韵和原甫省中松石画壁》始,原编卷一八;自《韩子华遗冰》始,原编卷三九;自《宁陵阻风雨寄都下亲旧》始,原编卷四○。

诗词推荐

玉花小朵是山矾,香杀行人只欲颠。风掠水衣无处去,柳塘著在角头边。

身为俗吏趋行部,手艺名香祝有年。五色雀飞庆荐祉,七星松古自通仙。

大令云亡笔不传,世无行草已千年。偶然遗下鹅群帖,生出杨风与米颠。

笔耕长馁拙生涯,何用撑肠着五车。甚欲疗饥难煮字,可怜不饱费炊砂。老惭乞米修午牍,贫欲休粮种枣瓜。梦里不知时世换,买珠犹自说京华。

芳景无多,又还是、乱红飞坠。空怅望、昭亭深处,家山桃李。柳眼药心都脱换,蜂须蝶翅难沾缀。谩相携、一笑竞良辰,春醪美。金兽爇,香风细。金凤拍,歌云腻。尽秦箫燕管,但逢场尔。只恐思乡情味恶,怎禁寒食清明里。问此翁、不止四宜休,翁归未。

筠庄主人何未归,溪畔长林穿翠微。此去功名时欲至,个中车马迹全稀。茅茨漏久蜗涎篆,篱落欹多蛛网围。公肯借庵容我老,为公朝夕扫柴扉。

范蠡功成便五湖,鸱夷未了复陶朱。争如终老严陵钓,千古清名一事无。

平生不省问田园,白首忘怀道更尊。已上印书通北阙,稍留冠盖饯东门。冯唐老有为郎恋,疏广终无任子恩。今日荣归人所羡,两儿腰绶拥高轩。

眼眵书册隐庐蜗,健论谁听落齿牙。说起元龙湖海志,扁舟又欲出芦花。

褐衣怀玉未全贫,况有梅花作好春。丽句与花相映发,总输天上谪仙人。

病来六结总龟藏,不用浓薰戒定香。花下酒边非我事,但余消瘦是东阳。

双鬓萧萧城一阹,自斟浊酒倍踌躇。星霜遇景悲时迈,身世闲愁集岁除。久已逃名安薜荔,渐看偶语禁诗书。清溪何处桃花渡,欲向花源深处居。

稚子山妻伴老翁,重阳寻遍菊花丛。明年把酒知何处,却忆高亭是梦中。

系舟淮北雨折轴,系舟淮南风断桥。客行有期日月疾,岁事欲晚霜雪骄。山根浪头作雷吼,缩手敢试舟师篙。不用然犀照幽怪,要须拔剑斩长蛟。

昔日山阴老魏仙,丹成飞去三千年。倒影灭没不可得,谁驾玉犬骖云骈。当年从事君家祖,独向炉边得丹谱。刀圭入口羽翰生,至今去作群仙父。丹砂散地无人收,聚作丹霞如锦毬。腾腾五采狎猎起,夜半精光冲斗牛。问君从事适孙子,浑家住坐丹霞里。夜窥璇玑落星躔,昼负丹囊踏山水。

有时云与高峰匹,不放松峦历历。望里依岩附壁,一样黏天碧。  有时峰与晴云敌,不许露珠轻滴。别是娇酣颜色,浓淡随伊力。

九门和气冲鱼鑰,层宙祥飚起鹤云。王泽下流慈煦远,万方歌舞戴明君。

高郎櫑具映峨冠,沈燎茶铛一室安。游刃圣经千载计,即今长铗未须弹。

五城中锁奇书,世间睡里无人唤。家家自有,月中丹桂,朱衣仙子。能驻光阴,解留颜鬓,引君霄汉。便西归、休梦华胥国□,约无限、烟霞伴。谁是采真高士,幻中寻取元非幻。时人不为,玉峰三秀,尘缘难断。莫说英雄,万端愁绪,夕阳孤馆。到流年过尽,韶华去了,起浮生叹。

杖林山下竹筋鞭,六月行人口吐烟。曾在祸融峰顶见,十分月出在平田。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