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刘声伯赴南安军羁置

凤山君出早,马厩我来迟。
盘辟分斋日,流涕伏阙时。
谪堪栽岭树,愁莫赋江蓠。
横浦看前辈,应刘铁汉诗。

作品评述

《送刘声伯赴南安军羁置》是宋代诗人区仕衡的作品。这首诗词描述了诗人感慨万分地送别好友刘声伯前往南安军中生活的场景,表达了对友谊的珍视和对别离的哀愁。

诗词的中文译文如下:
凤山君出早,马厩我来迟。
盘辟分斋日,流涕伏阙时。
谪堪栽岭树,愁莫赋江蓠。
横浦看前辈,应刘铁汉诗。

诗中的“凤山君”指的是刘声伯,他离开的时间较早,而诗人自己却来得晚。诗人形容自己迟到的情景,用以表达自己的愧疚和离别的心情。

“盘辟分斋日”意指在离别的日子安排了一顿丰盛的饭宴来招待刘声伯。诗人形容自己辛勤准备离别宴席的过程。

“流涕伏阙时”表达了诗人与刘声伯告别时流泪并跪地的情景,表现出对友情的深厚和别离的伤感。

“谪堪栽岭树,愁莫赋江蓠”讲述了诗人对刘声伯因任官而离开家乡,被贬谪到山林之中的感慨。他用“岭树”和“江蓠”这两个诗意深刻的意象来托意,表达了对刘声伯处境的担忧和自己无法向他致以慰问之意。

“横浦看前辈,应刘铁汉诗”指诗人在横浦送行的途中,看到了前辈文人们留下的诗作。诗人以此来呼应刘声伯的诗才,一方面表达对刘声伯的赞美,一方面也抒发了自己对他的思念之情。

这首诗词通过描绘别离的场景和情感,表达了诗人对友谊的珍视和对刘声伯离开的无奈和思念之情。诗中融入了离别的悲戚和对刘声伯的赞美,给人以深深的诗意和感动。

作者介绍

区仕衡(一二一七~一二七六),字邦铨,顺德(今属广东)人。理宗淳祐间举乡贡,入太学爲上舍生。上书论贾似道误国,不报,归筑九峰书院,聚徒讲学,学者称九峰先生。端宗景炎元年卒。今传有《九峰先生集》三卷。事见本集附录《家上舍公传》、《上舍公墓表》。 区仕衡诗,以清道光南海伍氏诗雪轩刊《粤十三家集》本爲底本,编爲一卷。

诗词推荐

烨烨瑶芝玉洞开,冥冥紫气自东来。拂衣海上携龙杖,抱膝云中养鹤胎。

问讯西湖旧隐庐,水边雪后又何如。只今付与谁人手,籍甚诗名白社徐。

庭松偃盖如醉,夏雨新凉似秋。有客高吟拥鼻,无人共吃馒头。

日面佛,月面佛,五帝三皇是何物。二十年来曾苦辛,为君几下苍龙窟。屈堪述明眼,衲僧莫轻忽。

功盖三分国,名高八阵图。江流石不转,遗恨失吞吴。

胸中深蟠万卷馀,笔端倒倾蚁室珠。掖垣政要舍人样,致主泽民推宿儒。

五树梅花一树迟,花迟花早总离披。春风只解吹梅落,不为愁人染鬓丝。

诸公共赋反招隐,细字斜行肯见传。语到淮南小山作,人如江左永和年。一窗萝月禁春瘦,万壑松风撼昼眠。我亦尚嫌林谷浅,因君更拟斸云烟。

正愧修途烦仆马,忽投幽寺息尘埃。杜门只影惟便静,览镜双眉未忍开。春色更兼山色好,雨声常带生声来。呼童起视榼中物,为尔愚翁进一杯。

荆南黄济川,少小但两屐。长大身转穷,四壁只麽立。书来可怜人,苦说遥相忆。儿辈满眼前,吾发何由黑。几时打僧包,为子去得得。要论十年梦,已复话畴昔。

原下相逢便别离,蝉鸣关路使回时。过淮渐有悬帆兴,到越应将坠叶期。城上秋山生菊早,驿西寒渡落潮迟。已曾几遍随旌旆,去谒荒郊大禹祠。

老态龙钟雪满头,黄花招我对清秋。东篱幸可安吾土,南服何堪典此州。莫忆风巾游汉渚,早呼雨笠访沧洲。明年把酒知何处,预约家僮酿景蚁浮。

至人贵其身,不使事物遶。捐身易富贵,明珠弹飞鸟。我愿称善人,题作墓上表。从来尺鷃乐,不羡飞鸿矫。

雪风吹冻冰人须,老梅着花明矮篱。黄芦萧萧白雁落,野树历历青猿啼。旗亭有酒味苦短,地炉湿薪烟粗暖。五陵狎客不下楼,红金火阁玻璃盌。

建水南行旧路斜,石桥青竹野人家。相思不及双飞鸟,红雨溪头又落花。

三界无别法,一切唯心造。是故于日夜,当自勤观心。心欲起诸恶,速灭如救然。心欲起诸善,爱护如珍宝。行恶虽少顷,未来受苦长。为善向菩提,永证常乐果。

曾向钱塘住,闻鹃忆蜀乡。不知今夕梦,到蜀到钱塘。

池塘萧索掩空笼,玉树同嗟一土中。莎径罢鸣唯泣露,松轩休舞但悲风。丹台旧氅难重缉,紫府新书岂更通。云减雾消无处问,只留华发与衰翁。

昔闻鼓山名,未到鼓山寺。胜游不易得,一失恐难值。今朝忽勇猛,便作入山计。虽无济胜具,尚可策疲致。松下止呵导,山前屏车骑。仰窥白云峰,俯蹑青螺髻。半天开佛刹,杰阁照金翠。路穷两崖间,巨石擘元气。何年泻白虹,一喝回狂势。冲波落山后,余务泄厚地。山灵畏定力,仙鬼

一毛沼泪未宜轻,甘脆提携慰客情。仙狗吠林堪小摘,乳猫蹲竹得春萌。齿牙风露虽云美,口腹朝昏只旋营。尚献一芹裨玉食,天庖回首隔重城。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