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调歌头

图画上鳞阁,莫使鬓先秋。
壮年豪气,无奈黯黯阵云浮。
常记青油幕下,一矢聊城飞去,谈笑静边头。
勋业出无意,非为快恩雠。
卷龙韬,随凤诏,与时谋。
朱幡皂盖南下,聊试海山州。
邂逅故人相见,俯仰浮生今古,蝼蚁共王侯。
万事偶然耳,风月恣嬉游。

作品评述

《水调歌头·图画上鳞阁》是宋代诗人曾觌创作的一首诗词。下面是对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图画上鳞阁,莫使鬓先秋。
画中的鳞阁,不要让我的鬓发先变白。
诗人以图画中的景物为引子,表达了自己对岁月流转的担忧和不愿衰老的心情。

壮年豪气,无奈黯黯阵云浮。
年轻时的豪情壮志,却无法抵挡逐渐逼近的黯淡阴云。
诗人感叹壮志难持,人生的意气风发往往会被逝去的时光和世事的变迁所淡化。

常记青油幕下,一矢聊城飞去,谈笑静边头。
常常回忆起在军营中的岁月,一箭射向聊城,谈笑间守卫边疆。
诗人回忆起自己年轻时的战功和边疆守卫的经历,表现出他在战斗中的从容和豪迈。

勋业出无意,非为快恩雠。
所获得的功业并非出于私心,也不是为了报复仇敌。
诗人强调自己所追求的是无私的奉献和不求回报的精神,而非为了个人的私利或报复。

卷龙韬,随凤诏,与时谋。
卷起龙韬,随着凤凰的命令,与时势相谋。
诗人表达了自己愿意顺从时势,才智擅应,以便更好地应对变局和挑战。

朱幡皂盖南下,聊试海山州。
执着着红色军旗,黑色战盔南下,只为亲自试探海山之州。
诗人描述了自己南下巡视边疆的情景,表现出他对边疆地区的关注和责任感。

邂逅故人相见,俯仰浮生今古,蝼蚁共王侯。
偶然遇见故友,彼此相见时,感慨生命的短暂和历史的长久,无论贵贱皆是平凡的蝼蚁。
诗人以交友之喜来表达人生的无常和生命的脆弱,以及无论身份高低,最终都只是渺小的存在。

万事偶然耳,风月恣嬉游。
万事皆是偶然的,只须尽情享受风花月夜的嬉戏。
诗人认为世事变化无常,人生的得失和成败都是偶然的,因此应该放松心情,尽情享受人生的美好时光。

这首诗词以图画中的景物为引子,通过描述壮年豪情、战功边疆、无私奉献和偶然遭遇故友等情节,展示了诗人曾觌对于人生的思考和感悟。诗词中融入了对于时代和命运的思考,同时也表达了对于人生短暂和生命脆弱的感慨诗词《水调歌头·图画上鳞阁》的中文译文如下:

图画上的鳞阁,不要让鬓发先变白。
壮年的豪情壮志,却无奈地被阴云所遮蔽。
常常回忆起军营岁月,一箭射向聊城,谈笑间守卫边疆。
所获得的功业并非出于私心,也不是为了报复仇敌。
卷起龙韬,随着凤凰的命令,与时势相谋。
执着地举起红色军旗,黑色战盔南下,只为亲自试探海山之州。
偶然邂逅故友,彼此相见时,感慨生命的短暂和历史的长久,无论贵贱皆是平凡的蝼蚁。
万事皆是偶然的,只需尽情享受风花月夜的嬉戏。

这首诗词以图画中的鳞阁为起点,描绘了诗人对于壮年豪情、战功边疆、无私奉献和偶然相遇的思考和感悟。诗人通过画面中的景物,表达了对于时光流转的担忧和不愿衰老的心情。他描述了年轻时的豪情壮志,却被逐渐逼近的阴云所遮蔽,表达了对于人生逝去的意气和世事变迁的无奈。

诗人回忆起在军营中的岁月,一箭射向聊城,表现出自己在战斗中的从容和豪迈。他强调自己所追求的是无私的奉献和不求回报的精神,而非个人的私利或报复。他愿意顺从时势,才智善应,与时势相谋,以更好地应对变局和挑战。

诗人描绘了自己南下巡视边疆的情景,以红色军旗和黑色战盔为象征,表现出对边疆地区的关注和责任感。他强调偶然相遇故友时的感慨,认为人生短暂而历史长久,无论身份高低,最终都只是渺小的存在。

诗人认为万事皆是偶然的,人生的成败和得失都是偶然发生的,因此应该放松心情,尽情享受人生的美好时光。

整体而言,这首诗词通过图画中的景物和描写诗人自身的经历和感悟,展示了对于人生和命运的思考,以及对于生命短暂和时光流转的感慨。诗词中融入了对于时代和历史的关注,同时也表达了对于人生的豪情壮志和对于偶然性的思考。

作者介绍

曾觌(音di迪)(1109-1180) 字纯甫,汴京(今河南开封)人。绍兴中,为建王内知客。孝宗受禅,以潜邸旧人,授权知阁门事。淳熙初,除开府仪同三司,加少保、醴泉观使。趋奉宫廷,词多应制之作。其词语言婉丽,风格柔媚。代表作为《阮郎归》、《水调歌头》(三)、《西江月》(一)、《定风波》(【二】、【三】)、《长相思》、《采桑子》、《眼儿媚》(一)、《忆秦娥》(五)等,其中以《阮郎归》一词为最著名。该词虽是一首咏燕词却通篇不着一燕字,庭院深深,杨柳阴浓,燕子双双终日呢喃,独占风光;凌空飞舞,仿佛池中点点浮萍散漫,又象风中飘扬的柳絮那样轻盈。末尾两句词人借燕子惜花表现了自己对美好事物的怜惜之情。全词画面生动,描摹传神,结构上浑然天成,不愧佳作。纯甫词结有《海野词》。

诗词推荐

点点渔灯照浪清,水烟疏碧月胧明。小滩惊起鸳鸯处,一双采莲船过声。

水调歌头

金奏云坛毕,同云拂雪来。玉田千亩合,琼室万家开。湖暗冰封镜,山明树变梅。裂缯分井陌,连璧混楼台。麻引诗人兴,盐牵谢女才。细疑歌响尽,旅作舞腰回。著水鹅毛失,铺松鹤羽摧。半崖云掩映,当砌月裴回。遇物纤能状,随方巧若裁。玉花全缀萼,珠蚌尽呈胎。志士书频照,鲛人

水调歌头

一槌复九世雠,编书封万户侯。指视紫芝翁出,身从赤松子游。

水调歌头

负俗宁能累哲人,昔贤由此致功名。骥收盐坂车前足,琴得焦桐爨下声。三献荆山时未识,一鸣齐鸟众方惊。传闻下诏搜遗逸,劝讲方思用老成。

水调歌头

女娲补天天不疏,精卫填海海欲枯。留余乱石龙下蛰,结兹古洞神中刳。三冬温温等氈帐,六月凛凛同冰壶。致身岩壑真胜地,寓目尘寰皆畏途。

水调歌头

休日稀公事,炎天废故书。未须搔白首,留取试新梳。不是平生嬾,何缘作计疏。闲携小儿女,桥上看芙蕖。

水调歌头

西上莲花山,迢迢见明星。(西上 一作:西岳)素手把芙蓉,虚步蹑太清。霓裳曳广带,飘拂升天行。邀我登云台,高揖卫叔卿。恍恍与之去,驾鸿凌紫冥。俯视洛阳川,茫茫走胡兵。流血涂野草,豺狼尽冠缨。

水调歌头

休惊初腊冻全消。旬日是春朝。梅吐芳心半笑,柳含青眼相撩。风光如许,那知太守,老去无聊。乘兴方思把笺,归心已逐轻桡。

水调歌头

残梅零落不禁吹,真是无花空折枝。堪笑老人风味减,三年不作送梅诗。

水调歌头

憧憧洛阳道,尘下生春草。行者岂无家,无人在家老。鸡鸣前结束,争去恐不早。百年路傍尽,白日车中晓。求富江海狭,取贵山岳小。二端立在途,奔走无由了。

水调歌头

旧草扬庭制,旋高曳履声。胸襟忠愤切,官职去留轻。定力鳌为动,浮言蜮自鸣。太玄从白首,性地转分明。

水调歌头

归来甫可及春残,丞相频邀赏牡丹。远处名园多不到,樽前日献百余盘。

水调歌头

小窗帘箔护重重,榾柮炉心蜕骨红。昨夜朔风能凛冽,冰花亦结砚池中。

水调歌头

聊移小榻就风廊,卧久衣巾带佛香。白发道人还省否,前年引去病贤良。

水调歌头

游子征衣慈母线,此是太平桑下恋。岛夷卉服亦人情,何故云鬟偏教战。街头日日闻点兵,子弟家家尽远征。倾城欢送皇军出,夹道狂呼万岁声。众里抽针奉巾帨,不敢人前轻掩袂。一帨千人下一针,施与征夫作兰佩。大神并赐护身符,应有勋名答彼姝。比户红颜能爱国,军前壮士喜捐躯。

水调歌头

天上风霜惨,人间日月遒。江湖南北雁,原野雨晴鸠。莽苍新阡陌,凋零旧辈流。惟应赤藤杖,伴我送悠悠。

水调歌头

秋暑势已穷,风雨纵横至。白鹭立清滩,与我俱得意。

水调歌头

骑气初占安至,履声忽报公来。不乱空庭鸟雀,何妨满席尘埃。

水调歌头

如闻车马亦惊猜,政用此时持事来。争得低头向暗壁,万千呼唤不能回。

水调歌头

忽忆儿童唱大堤,便携僚友出金闺。清溪绕郭穿鱼市,瘦马寻芳踏燕泥。酒美得辞花下醉,诗成谩向竹间题。始知游衍来应晚,岸芷汀杨色已齐。

水调歌头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