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二十八日书诗人壁

水晶宫殿玉雕阑,丝竹丛中墨未干。
却道诗情多富贵,故教村落写荒寒。

作品评述

《五月二十八日书诗人壁》是清代黄宗羲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水晶宫殿玉雕阑,
丝竹丛中墨未干。
却道诗情多富贵,
故教村落写荒寒。

诗词中描述了一个场景,水晶宫殿上雕刻着精美的玉栏杆,而在丝竹乐声的中间,诗人的墨迹尚未干透。诗人反驳说,虽然人们常说诗情多富贵,但他故意选择在村落写下这些诗句,表达了贫苦与荒寒的主题。

这首诗词通过对比和反讽,表达了诗人对诗歌创作的独特看法。首先,水晶宫殿和玉雕阑是象征着贵族阶层的富丽堂皇的建筑,而丝竹乐声则代表着高雅的文艺氛围。这些元素似乎暗示了诗人可以追求富贵与高贵的题材,但是他却选择在村落中写作,表达对贫困和荒寒的关注。

诗词的诗意在于诗人意识到诗歌创作不仅仅是为了追逐富贵和享受,而更重要的是表达对社会底层的关怀和关注。诗人通过选择村落作为写作的背景,强调了诗歌的社会责任和关注贫苦人民的使命。

这首诗词在形式上简洁明快,运用了对比手法,将贵族的奢华与平民的贫困形成鲜明的对比。通过反转传统的审美观念,诗人以简练的语言表达了对社会现实的思考和批判,体现了他对诗歌的独立态度和追求真实的创作精神。

总的来说,这首诗词通过巧妙的构思和对比,表达了诗人对社会底层的关怀和对贫困的思考。诗人选择村落作为写作背景,强调了诗歌的社会责任和关注弱势群体的使命。这首诗词展示了诗人独立的创作精神和对现实的思考,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和社会意义。

诗词推荐

晚岁归心岂易收,挂冠已去复淹留。东方曼倩多奇节,司马相如故倦游。床上诗书供一笑,山中松桂入清愁。儿童怪我经春病,此意还能掩得不。

青春三月。

移家东郭十年前,东郭移家又十年。尽割烟萝还地主,遥驱鸡犬下江船。生非弱草何须土,行若高云不系天。已断因缘去来想,浮踪那得受人怜。

锡宴朝野洽,追欢尧舜情。秋堂丝管动,水榭烟霞生。黄花媚新霁,碧树含馀清。同和六律应,交泰万宇平。春藻下中天,湛恩阐文明。小臣谅何以,亦此摽华缨。

妙伎游金谷,佳人满石城。霞衣席上转,花岫雪前明。仪凤谐清曲,回鸾应雅声。非君一顾重,谁赏素腰轻。

斗子滩头夜已深,月华偏照此时心。春江风水连天阔,归梦悠扬何处寻。

高秋白露团。上将出长安。尘沙塞下暗。风月陇头寒。转蓬随马足。飞霜落剑端。凝云迷代郡。流水冻桑干。烽微桔槔远。桥峻辘轳难。从军多恶少。召募尽材官。伏堤时卧鼓。疑兵乍解鞍。柳城擒冒顿。长坂纳呼韩。受降今更筑。燕然已重刊。还嗤傅介子。辛苦刺楼兰。

共遭胡骑汝阴城,十载相逢尚甲兵。万里鵷鸿自骞举,九关虎豹任纵横。雨昏山远行人恨,日暮草长幽鸟声。只有别离心似旧,乱来难得是交情。

嫣然一笑,向烛花光下,经年才见。欲语远羞如有恨,方得东君一盼。天意无情,更教微雨,香泪流丹脸。今朝霁色,笙歌初沸庭院。 因是思入东屏,当年手植,遍桃源低岸。失脚东来春七度,辜负芳丛无限。问讯园丁,宁如归去,细与从头看。东风独立,白云遮断双眼。

一曲阳关肠断处,临风惨对离尊。红妆揭调十分斟。古来多聚散,正似岭头云。昨夜晴霄千里月,向人无限多情。娟娟今夜满虚庭。一帆随浪去,却照画船轻。

寒溪过雪。梅蕊春前发。照影弄姿香苒苒,临水一枝风月。梦游仿佛仙乡。绿窗曾见幽芳。事往无人共说,愁闻玉笛声长。

满身松露陟崔嵬。行逐岩前麋鹿来。枫叶落,菊花开。日斜人唱采薪

此生精力尽於诗,末岁心存力已疲。不共卢王争出手,郤思陶谢与同时。

步帐摇红绮。晓月堕,沈烟砌。缓板香檀,唱彻伊家新制。怨入眉头,敛黛峰横翠。芭蕉寒,雨声碎。镜华翳。闲照孤鸾戏。思量去时容易。钿盒瑶钗,至今冷落轻弃。望极蓝桥,但暮云千里。几重山,几重水。

柳外慵蝉噪晚霞,风床书卷篆烟斜。凭阑自爱秋容淡,闲数残荷几朵花。

江墅幽居好,宾来定不愁。酒醲新出榨,鱼活旋离钩。移席追松影,调琴和涧流。陶然方外乐,名教絷何由。

阳山,天下之穷处也。陆有丘陵之险,虎豹之虞。江流悍急,横波之石,廉利侔剑戟,舟上下失势,破碎沦溺者,往往有之。县廓无居民,官无丞尉,夹江荒茅篁竹之间,小吏十余家,皆鸟言夷面。始至,言语不通,画地为字,然后可告以出租赋,奉期约。是以宾客游从之士,无所为而至。

自计前生定蜀人,锦官来往九经春。堆盘丙穴鱼腴美,下箸峨眉栮脯珍。联骑隽游非复昔,数编残稿尚如新。最怜栩栩西窗梦,路入青衣不问津。

犯雪渠乘访戴舟,不逢安道便归休。我今一月春风里,纵复回舟匪浪游。

三十年趺坐,何曾下此山。忘形超物外,无梦到人间。窗暗月来照,门开风自关。虎狼情亦狎,夜夜庙前还。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