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云梦馆

北鴈来时岁欲昏,私书归梦杳难分。
井桐叶落池荷尽,一夜西窗雨不闻。

作品评述

《宿云梦馆》是宋代文学家欧阳修的一首诗词。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寂静的夜晚,表达了作者对离别和思念的情感。

诗词的中文译文如下:
北鴈来时岁欲昏,
私书归梦杳难分。
井桐叶落池荷尽,
一夜西窗雨不闻。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以自然景物和个人情感为主题,通过描绘北方的候鸟归来、私人书信的传递、秋天的落叶和池塘中荷花的凋谢,以及夜晚窗外的雨声寂静,表达了作者对离别和思念的情感。

首先,诗的开头描述了北方候鸟归来的景象,暗示着岁月的流转和时光的逝去。这里的“北鴈来时岁欲昏”意味着秋天的来临,天色渐暗,寓意着离别的悲伤和时光的流逝。

接着,诗中提到了私人书信的传递,表达了作者对亲友的思念之情。作者将书信比作梦中的幻影,难以分辨真实与虚幻,暗示了离别之痛和思念之苦。

然后,诗中描绘了井边的桐树叶落和池塘中荷花的凋谢,这些景象象征着季节的更替和生命的消逝。这里的描写增加了诗词的哀愁氛围,与作者内心的离愁别绪相呼应。

最后,诗的结尾描述了夜晚西窗外的雨声寂静,暗示了作者的孤独和无声的哀思。这里的“一夜西窗雨不闻”表达了作者内心的寂寞和对过去的回忆。

总的来说,这首诗词通过自然景物的描绘,抒发了作者对离别和思念的情感。通过对时间的流逝、书信的传递、自然景物的变化以及夜晚的寂静等形象的运用,诗词表达了作者内心的离愁别绪和对过去的回忆,给人以深思和感伤之感。

作者介绍

欧阳修(一○○七~一○七二),字永叔,号醉翁,晚又号六一居士,卢陵(今江西吉安)人。仁宗天圣八年(一○三○)进士,初仕西京留守推官。景祐元年(一○三四),召试学士院,充馆阁校勘。三年,因范仲淹事切责谏官高若讷,降爲峡州夷陵令。四年,移干德令。宝元二年(一○三九),迁武成军判官。康定元年(一○四○),復馆阁校勘。庆历三年(一○四三),知谏院,擢同修起居注,知制诰。四年,爲河北都转运使。五年,庆历新政失败,因力爲新政主持者范仲淹、韩琦、杜衍等申辩,贬知滁州,徙扬州、颍州。至和元年(一○五四),权知开封府。五年,拜枢密副使。六年,进参知政事。英宗治平四年(一○六七),罢爲观文殿学士,转刑部尚书知亳州。神宗熙宁元年(一○六八),徙知青州,因反对青苗法,再徙蔡州。四年,以太子少师致仕。五年,病逝颍州汝阴,年六十六。謚文忠。有《欧阳文忠公集》。又撰有《新唐书》、《新五代史》等。《宋史》卷三一九有传。宋胡柯编有《庐陵欧阳文忠公年谱》。 欧阳修诗,以《四部丛刊》影元本《欧阳文忠公集》(一百五十三卷、附录五卷)爲底本。参校宋庆元二年周必大刻本(卷三至卷六缺,简称周本,藏北京图书馆)、宋刻本(存《居士集》五十卷,有校,简称宋刻、宋刻校,藏北京图书馆)及明正统刻《居士集》(有元曾鲁考异,简称曾本、曾本校)。底本繫年原注目录下,今移至正文题下。底本孙谦益等所作校记,除删去少数异体字校外,皆予保留;卷末所附考证及续添校记,亦以续校名义补入正文。另辑得集外诗句,附于卷末。

诗词推荐

万里无云天宇宽,十分秋色上楼看。月浮沧海蟾光湿,星落明河象纬寒。醉后尽教诗笔健,吟边莫放酒杯乾。一声长笛知何处,愁杀夜深人倚阑。

四闰临朝浅,群生被泽深。俭勤成禹圣,仁孝本虞心。汉殿觞称玉,轩湖鼎铸金。龙髯攀不得,清血但盈襟。

汉皇提剑灭咸秦,亡国诸侯尽是臣。唯有东陵守高节,青门甘作种瓜人。

酒隐人间六十年,晚途敛版自伤怜。庄周聊寄漆园吏,梅福终为吴市仙。方外酒徒盟尚在,囊中剑术老当传。此心郁屈何由豁,聊遣龙蛇落蜀牋。

沐芳莫弹冠,浴兰莫振衣。处世忌太洁,至人贵藏晖。沧浪有钓叟,吾与尔同归。

翠羽立高枝,危巢对落辉。碧潭千万丈,直下取鱼归。

登高望八荒,未见不死人。徒看后来冢,累累伤我神。伯侨与安期,于今亦不存。如何学仙侣,服食正纷纾独羡颜氏子,陋巷以为仁。

翰苑何时休嫁女,文昌早晚罢生儿。上林新桂年年发,不许平人折一枝。

霜清秋水落,风过人迹平。飞飞随阳鸟,相呼下寒汀。向夕聚俦侣,月映芦花明。

步入荒林问習家,江吞古岸入平沙。枯池旧岁犹生藕,病柳新年尚著芽。草上醉人眠未醒,桑间游女笑相遮。东风倦客生情性,儜立残阳看落花。

赤甲白盐碧丛丛,半山人家草木风。榴花满山红似火,荔子天凉未肯红。

咀嚼劳劬八十年,更因缺落拔其残。已无韩愈妻堪诧,只欠张苍乳可餐。

道德文章一世师,只伤学术欠通时。不思翻动熙宁祸,却欲重修作福基。

晋阳固自有高共,奉天岂可无宣公。当时扶日沧海东,尚想健笔驱长风。指挥诸将如奴重,中兴内相当推功。断碑毋庸诧诗工,制藁且在銮坡中。

古来贤相称高奇,虞有皋夔商傅伊。帝臣王佐见谟训,千载相望如同时。我朝公辅代间出,钟秀辰象分躔离。堂堂太尉实异禀,风质粹美和而威。仁皇始擢自藩翰,渭水兆告非熊罴。立朝早已擅风采,料敌曾不失毫厘。圣圣相承倚时栋,入登槐鼎出拥麾。司徒相继据魁轴,势压诸夏摧附枝。

一水濡须百里间,举头遥见水西山。微波不动又终日,安得扁舟送我还。

北固行坦迤,平冈若修塍。江山出两腋,群物无遁形。顾盼收金焦,迢遥控层城。城中起炊烟,山气相与凝。日色射远江,跃冶光晶荧。天水上下同,微波不能兴。翻思弄舟好,失我向所惊。下山寻花溪,落日喷朱樱。花亦爱晚妆,高低众态生。穿花藉草坐,归路香冥冥。

绮窗寂莫对花开,闲看残花点碧苔。花到长门原易落,不干风雨夜重催。

天目山人客鉴湖,请言近世两鸿儒。洪平斋集亲抄否,陆放翁诗背诵无。绿芡紫莼乘月采,黄精白术入云锄。土毛未负将军腹,万卷撑肠定不枯。

追陪强韵愧难过,应接前闻觉未多。盛礼每虚摩诘席,旧词犹可雪儿歌。手开新径延徐步,眼趁高梧上碧萝。风雨入怀泥满眼,时须好语涤烦痾。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