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浮山上过铁桥

飞云顶下见罗浮,五色珍禽绕石楼。
行过铁桥猿啸罢,稚川丹灶冷飕飕。

作品评述

《罗浮山上过铁桥》是一首宋代的诗词,作者是白玉蟾。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飞云顶下见罗浮,
五色珍禽绕石楼。
行过铁桥猿啸罢,
稚川丹灶冷飕飕。

诗意: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登上罗浮山的情景。他站在飞云之下,远远看到罗浮山的景色。山上有五色斑斓的珍禽绕着石楼飞舞。当他走过铁桥时,听到猿猴的啸叫声,但很快停止了。接着,他感受到稚川丹灶的冷飕飕的寒意。

赏析:
《罗浮山上过铁桥》通过描绘山水景色和自然元素,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的感受和对山水之美的赞美。首先,作者运用了飞云、罗浮山和五色珍禽等形象描绘了山的壮丽和美丽。这些景物的存在使得整个山景更加绚丽多彩,给人以视觉上的享受。其次,铁桥和猿啸的描写增添了一种动感和生命力。猿啸的声音在山间回荡,使得整个环境更加生动活泼。然而,诗的最后两句则描绘了一种冷飕飕的寒意,给人以一种清冷的感觉。

整首诗以自然景色为主题,通过作者的描写,读者可以感受到山水之美和自然界的生命力。同时,诗中也透露出一种静谧和寂静的氛围,让人沉浸在山水之中,感受大自然的宁静与美好。这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展现了作者对自然的热爱和对山水的追求,同时也给读者带来了一种宁静和舒适的心境。

作者介绍

白玉蟾(一一九四~?),本名葛长庚,因继雷州白氏爲后,改今名。字白叟、以閲、衆甫,号海琼子、海南翁、琼山道人、蠙菴、武夷散人、神霄散吏、紫清真人,闽清(今属福建)人,生于琼山(今属海南)。师事陈楠学道,遍歷名山。宁宗嘉定中诏赴阙,命馆太乙宫,赐号紫清明道真人(明嘉靖《建宁府志》卷二一)。全真教尊爲南五祖之一。有《海琼集》、《武夷集》、《上清集》、《玉隆集》等,由其徒彭耜合纂爲《海琼玉蟾先生文集》四十卷。事见本集卷首彭耜《海琼玉蟾先生事实》。 白玉蟾诗,以明正统?仙重编《海琼玉蟾先生文集》六卷、续集二卷爲底本。校以影印《道藏》本《上清集》、《武夷集》、《玉隆集》(简称上清集、武夷集、玉隆集),明万历蓝格钞《海琼白真人文集》(简称明钞本,藏北京大学图书馆),刘双松安正堂刊《新刻琼琯白先生集》(简称刘本),清干隆刊《宋海琼白真人诗文全集》(简称干隆本)。校本多出底本之诗及新辑集外诗,另编爲一卷。

诗词推荐

鹤羡清臞鸥羡闲,衡门正在水云间。无求尚恨时赊酒,有癖应缘酷爱山。细绕坡头行荦角,别分泉脉听淙潺。三更不睡看江月,恐有高人夜叩关。

听履星辰北斗寒,三能只隔寸云间。周家冢宰均四海,汉制尚书本百官。鵷鹭班齐瞻进步,凤凰池近却飞还。河图冠出西清上,莫作寻常五马看。

子知公莹,在*中聘。意猿心不肯收,论荣华命。齿存真性,处清中静。向虚无境内寻,步蓬莱景。

月暗送湖风,相寻路不通。菱歌唱不彻,知在此塘中。

洪迈被拘留。稽首垂哀告彼酋。七日忍饥犹不耐,堪羞。苏武争禁十九秋。厥父既无谋。厥子安能解国忧。万里归来夸舌辨,村牛。好摆头时便摆头。

青帘悬碗谁夸大,小合留人更放饶。我有布袍堪典否,如今无客解金貂。

百鍊灵丹手制成,等閒骑鹤上青冥。缑山自有来时侣,莫羡辽东化鹤丁。

快风收雨,正江城初霁,物华如许。丽日融和春思好,是处莺啼燕语。嫩绿成阴,落红堆绣,只恐春将暮。园林清昼,看看又见飞絮。太守无限风流,铃斋多暇,载酒郊原路。几队旌旗光闪烁,鼓吹更翻新谱。曲水流觞,兰亭修禊,俯仰成今古。为君一醉,归时楼上初鼓。

如何望岱岳,仁心普周被。难与衲僧角,换却鬼眼睛。

土蚀菱花有微窍,悬向秋堂光照耀。写出人人妍丑姿,西施始免嫫母笑。

朗吟无一事,孤坐瀔江濆。媚世非吾道,良图有白云。蠹鱼开卷落,啄木隔花闻。唯寄壶中客,金丹许共分。

朝借一经覆以簦,暮还一经龛已灯。龙华相见再相谢,借经功德龙泉僧。

昨日三峰尉,今朝万里人。平生任孤直,岂是不防身。海雾多为瘴,山雷乍作邻。遥怜北户月,与子独相亲。

於皇祖烈,大宋启鸿名。骏命属炎灵。閟宫厚德太阴精。重华诞圣明。轩台百世护基卮。龙驾在清冥。汉家原庙崇新饰,鼎业永安宁。

凿地泥床不费功,山深炭贱火长红。拥衾熟睡朝衙后,抱膝微吟莫雪中。宠辱两忘轻世味,冰霜不到傲天工。遥知麻步无人客,寒夜清樽谁与同。

风回五两月逢三,双桨平拖水蔚蓝。百分桃花千分柳,冶红妖翠画江南。

仪甫秉忠信,神明自来舍。绛灌虽不容,蛮貊皆从化。荣名任纷纠,道性常闲暇。传语当途人,无为劳叹吒。

千盖笼花斗胜春。东风无力扫香尘。尽沿高阁步红云。闲里暗牵经岁恨,街头多认旧年人。晚钟催散又黄昏。

江郊雪冱莫知津,客泪双垂怅此身。魔障在前无妄想,饥寒随处肯言贫。畏途日有风波恐,病骨时需药石频。屏息支吾心已扰,眼前谋绝故乡亲。

夜阑天际堕金盆,膝上焦桐调转新。易水悲风轻按指,鸾胶难续断肠人。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