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士咏·郑子真张仲蔚

子真岩石下,仲蔚蓬蒿居。
礼聘终不屈,清贫长晏如。
心情在耕艺,养寿资玄虚。
至乐非外物,道冥欢有馀。

作品评述

中文译文:《高士咏·郑子真张仲蔚》
子真潜居于岩石下,仲蔚蓬蒿之间。
虽然身被礼聘,但他从不屈服,
依然过着清贫而安宁的生活。
他的心境在农耕和艺术中,
通过修养和追求深奥的道理延长寿命。
最高的快乐不在外物,
而是在道义深遂之中。

诗意:这首诗描绘了郑子真和张仲蔚两位高士的生活态度和追求。他们选择了与凡俗之事隔绝,隐居在岩石和蓬蒿之间,远离喧嚣和纷扰,追求高尚的品德和自我修炼。尽管有人邀请他们参与社会活动,但他们坚守自己的原则,过着朴素、自足且平静的生活。他们通过耕作和艺术来满足心灵的需求,修养自身,追求深奥的道理,从而获得超出物质的满足感。这首诗以质朴的语言表达了高士的境界和追求,传达了返璞归真、返璧归赵的人生理想。

赏析:这首诗以简练、明快的语言,描述了两位高士的生活态度和追求。诗中通过对子真和仲蔚的描写,将他们展现为具有清贫和安宁的生活,以及追求道义和内心平静的追求者。诗中强调了他们清贫而不屈的精神,以及通过修炼和耕作来获取心灵满足的方法。结尾的两句“至乐非外物,道冥欢有馀”,意味着他们通过追求道义和深奥的道理来获得真正的快乐和满足。整首诗以简洁的语言传达了高士的高贵境界和对物质的淡泊,表达了作者对高尚品德和追求的赞美。

诗词推荐

泰陵耆旧日衰槁,白也胡为颜色好。何曾山林采大药,更说方书试鸿宝。千年鼻祖翔太清,至言八千授长生。坐令耳孙守家法,八十鬓绿双瞳明。昨日人为澹庵寿,今朝竹院笙歌奏。二老风流总健强,盛事他时恐难又。陛下圣德师文王,作兴锐欲恢封疆。盍归乎来不可缓,凛凛梁栋扶明堂。

晓出东城数帜红,蒙茸狐貉拥衰翁。郊墟欺岁萧条後,风雪穷冬惨淡中。耐辱已惭非士节,端忧未办济民穷。诞欺成俗真当惧,谁挽天河一洗空?

奇哉山中人,搆此池上宇。蕙径斜映带,林烟尽吞吐。春无四面花,夜欠一帘雨。寄傲足有余,何须循广庑。

嵩华平生梦,骑驴未得游。橐中分雅惠,掌上起新秋。报国何能早,埯时莫漫忧。祗尖长近眼,过夏亦慵收。

筑陂下麦晚归来,围火烘衣始此回。但得诸孙传素业,真无一事挂灵台。井桐叶落垂垂尽,篱菊花残续续开。不负初寒蟹螫手,床头小瓮拨新醅。

湖壖此兴磑,许俗见仍稀。激射聊因势,回环岂息机。水如岩下过,人悟雪中归。坐想韩夫子,心应不道非。

酒薄愁浓醉不成。夜长欹枕数残更。嫩寒时节过烧灯。已自孤鸾羞对镜,未能双凤怕闻笙。莫教吹作别离声。

过眼光阴又岁穷,相看父子一尊同。春回雨点溪声里,人醉梅花烛影中。汝趁暄和朝北阙,我扶衰病见东风。弟兄努力思报国,放我沧浪作钓翁。

(我行自东,不遑居也。)我行自东,山海其空,旅棘有丛;我行自西,垒与云齐,雨雪凄凄;我行自南,烈火满林,日中无禽,雾雨淫淫;我行自北,烛龙寡色,何枉不直。我忧京京,何道不行兮?

当年忆见桂枝春,自此清途未四旬。左省望高推健笔,右曹官重得名人。闲摛丽藻嫌秋兴,静猎遗编笑过秦。犹把随和向泥滓,应怜疏散任天真。

龙池跃龙龙已飞,龙德光天天不违。池开天汉分黄道,龙向天门入紫微。邸第楼台多气色,君王凫雁有光辉。为报寰中百川水,来朝此地莫东归。

一年两度游山客,三日连宵上水船。已过小姑才四里,浮青隐约接遥天。

城中望衡山,浮云作飞盖。朅来岩谷游,却在浮云外。

可人自是难招唤,此去相从定几时。来岁春风暖行色,隐侯楼上要题诗。

长堤行尽古河濆,小市人稀雾雨昏。枥马垂头啮菅草,驿门移路避槐根。断碑零落苔俱遍,漏壁微茫字半存。催唤厨人燎狐兔,强排旅思举清樽。

宝镜颁神节,凝规写圣情。千秋题作字,长寿带为名。月向天边下,花从日里生。不承悬象意,谁辨照心明。

别墅萧条海上村,偶期兰菊与琴尊。檐横碧嶂秋光近,树带闲潮晚色昏。幸有白云眠楚客,不劳芳草思王孙。北山移去前文在,无复教人叹晓猿。

阶下饥禽啄嫩苔,野人方倒病中杯。寒蔬卖却还沽吃,可有金貂换得来。

下壑疑无地,高崖恐接天。端殊益州驭,敢尽祖生鞭。

山窗偶闲静,无事忆菖蒲。怪石磨剑脊,西风拂虎须。性贞偏爱洁,节劲固应癯。何日新书室,清泉手自{奭右斗}。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