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子履远寄之作

飘然逐客出都门,士论应悲玉石焚。
高位纷纷谁得志,穷途往往始能文。
柴桑今日思元亮,天禄何时召子云。
直使声名传後世,穷通何必较功勋。

作品评述

诗词:《次韵子履远寄之作》
朝代:宋代
作者:王安石

飘然逐客出都门,
士论应悲玉石焚。
高位纷纷谁得志,
穷途往往始能文。
柴桑今日思元亮,
天禄何时召子云。
直使声名传後世,
穷通何必较功勋。

中文译文:
轻飘地离开都城的门,
士人们应该为玉石的燃烧而悲伤。
高位者纷纷争名逐利,有谁能实现志向呢?
在穷困的途中,往往才能产生文学才华。
如今在柴桑,我思念着元亮,
不知何时才能被天命所召唤呢?
只要能让声名传遍后世,
贫穷或富贵又何必计较功勋。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是宋代王安石创作的,表达了作者对士人在社会中的遭遇和追求的思考。诗中通过对士人境遇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士人境况的关切和思考。

首句“飘然逐客出都门”,描述了士人离开都城的场景,暗示着士人在社会中辗转流离的遭遇。接下来的两句“士论应悲玉石焚,高位纷纷谁得志”,表达了士人在社会竞争中的艰辛和无奈。士人们应该为玉石燃烧而悲伤,意味着他们不得不放弃自己的志向和理想,为了生存而屈从于现实。

接着的两句“穷途往往始能文”,表明在困境中,士人才能够培养出文学才华。这句表达了王安石对于士人在逆境中磨砺自己、追求文学创作的理解。

接下来的两句“柴桑今日思元亮,天禄何时召子云”,表达了作者对自己的期望和对未来的渴望。作者思念元亮,希望自己能够像元亮一样有所作为,被社会所重用。

最后两句“直使声名传後世,穷通何必较功勋”,表达了作者对于追求声名和财富的思考。作者认为,追求声名和财富并不是最重要的,真正重要的是能够让自己的声名流传后世,为后人所知。

整首诗以对士人命运的关切和对追求的思考为主题,通过对士人境遇的描绘和对自身期望的表达,展现了作者对于社会和人生的思考。诗中的思想内涵丰富,表达了作者关于人生追求和境遇的独特见解,具有一定的启示作用。

作者介绍

王安石(一○二一~一○八六),字介甫,晚号半山,抚州临川(今属江西)人。仁宗庆历二年(一○四二)进士。歷签书淮南判官、知鄞县、通判舒州,召爲群牧判官。出知常州,移提点江东刑狱。嘉祐三年(一○五八),入爲度支判官,献万言书极陈当世之务。六年,知制诰。英宗治平四年(一○六七),出知江宁府。寻召爲翰林学士。神宗熙宁二年(一○六九),除参知政事,推行新法。次年,拜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七年,因新法迭遭攻击,辞相位,以观文殿学士知江宁府。八年,復相。九年,再辞,以镇南军节度使、同平章事判江宁府。十年,免府任,爲集禧观使,居江宁钟山。元丰元年(一○七八),封舒国公。后改封荆。哲宗元祐元年卒,年六十六。赠太傅。绍圣中謚文。着有《临川集》一百卷、《唐百家诗选》二十卷、《新经周礼义》二十二卷(残)。另有《王氏日录》八十卷、《字说》二十卷、《老子注》二卷、《洪范传》一卷、《论语解》十卷,与子雱合着《新经诗义》三十卷,均佚。事见《名臣碑传琬琰集》下集卷一四《王荆公安石传》。《宋史》卷三二七有传。 王安石诗,有全集本和诗集李壁注本两个系统。今以明嘉靖三十九年吉阳何氏抚州覆宋绍兴中桐庐詹大和刊《临川先生文集》(《四部丛刊初编》影印,其中诗三十七卷,第三十八卷有六首四言诗)爲底本。校以南宋龙舒刊《王文公文集》本(简称龙舒本),张元济影印季振宜旧本《王荆文公诗李雁湖笺注》本(张氏以爲系元大德本,据今人考证,实明初刻本,简称张本),清缪氏小岯山房刊本(简称缪本),日本蓬左文库所藏朝鲜活字本(简称蓬左本)。校本多出底本的诗,以及从他书辑得的集外诗,分别编爲第三十八、三十九、四十卷,各本多有与他人诗集互见或误收的诗,前人已多有指明。爲谨慎计,凡本集各本已收的诗,仍全部收入,在诗题下加注或加按说明;《瀛奎律髓》误收的他人诗,入存目。

诗词推荐

缺月空云弄晚晴,读书灯影度微明。梧桐未肯收残雨,犹作窗间打叶声。

江槎出没浮犀牛,波涛掀天谷为洲。江寒水落惊霜秋,危根瘦节鸣寒流。脆朽吹去谁镌锼,连峰叠嶂立酋酋。吾家此山不易得,十年弃置空自尤。猿号鹤唳岂无意,委虵怪我怀羔裘。西归父老拍手笑,笑忆翁子躬薪樵。去时三山今有五,不问故园惟一丘。

曾居五老峰,所得共谁同。才大天全与,吟精楚欲空。客来庭减日,鸟过竹生风。早晚摇轻拂,重归瀑布中。

悠悠虞坂路欹斜,迟日和风簇野花。未省孙阳身没后,几多骐骥困盐车。

道人急打五更钟,窗外悲风正吼松。归梦不须惊久客,骤寒便欲作初冬。

山泉酿出苦醅硬,野蔓生来酸子圆。此味不投甜世界,遣教参透石翁禅。

荣怀之庆,莫盛于斯。三宫四册,五叶一时。德阜而岂,福大而滋。子子孙孙,于时保之。

忧国心如石,当朝有古风。挂冠虽在远,遣札不忘忠。飞旐西归洛,新阡背倚嵩。还令往来客,下马白杨中。

十年松竹暗茶山,君有诗声旧将坛。食荠谁如东野苦,无毡不奈广文寒。闭门久咏高轩过,弹铗今嗟行路难。我亦凋零旧宾客,遗编聊共拂尘看。

云截山腰断,风驱雨脚回。早阴江上散,残热日中来。却取生衣著,重拈竹簟开。谁能淘晚热,闲饮两三杯。

黎民于变是尧时,便字尧夫德可知。更览新诗名击壤,生生全道略无遗。

东风不解愁,偷展湘裙衩。独夜背纱笼,影著纤腰画。爇尽水沉烟,露滴鸳鸯瓦。花骨冷宜香,小立樱桃下。

颜色倾城世更精,爱卿长是说卿卿。卷中昔日催徽貌,重见应怜太瘦生。

同侗稽首,董公道伟。自远清论三岁。渴德之怀,笔舌岂能尽意。伏想迩来法候,愈冲和、燕居无滞。予今则,处环墙养拙,毋劳齿记。幸遇便风经过,把狂吟尺牍,通为一寄。岁月堂堂归去,有如流水。性命速宜了干,启虔诚、幸恕僭易。山侗拜,董公道伟,及诸道契。

饮了蒲觞五日期。彩丝还系玉麟儿。台云荐瑞生香褓,菡萏飘香入寿卮。占骨相,孕清奇。秋风雁序看齐飞。卿家奕世青毡在,况是双亲未老时。

秋色方浓,好天凉夜,风雨初霁。缺月如钩,微云半掩,的烁星河碎。爽来轩户,凉生枕簟,夜永悄然无寐。起徘徊,凭栏凝伫,片时万情千意。江湖倦客,年来衰病,坐叹岁华空逝。往事成尘,新愁似锁,谁是知心底。五陵萧瑟,中原杳杳,但有满襟清泪。烛兰缸,呼童取酒,且图径醉。

先生萧瑟半涂休,一跌青云不再收。名压班行来众毁,笔鑱造化起天雠。王韦党破谁为地,柳播风殊愿易州。庙食罗池今尚否,满编遗韵掩鸣球。

上下天光一碧时,白苹红蓼照晴晖。汉阳树远江烟起,黄鹤楼空燕子归。

千树玲珑罩,正蒲风微过,梅雨新霁。客里幽窗,算无春可到,和愁都闭。万种人生计。应不似、午天闲睡。起来踏碎松阴,萧萧欲动疑水。借问归舟归未。望柳色烟光,何处明媚。抖擞人间,除离情别恨,乾坤馀几。一笑晴凫起。酒醒後、阑干独倚。时见双燕飞来,斜阳满地。

别后书稀梦亦稀,忽传尺素到柴扉。不知天骥方徐步,将谓云鹏久怒飞。句律斩新过似旧,姓名略是复疑非。长官仙去宾朋散,存者依稀有杜微。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