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大监挽诗

四海李南纪,蚤从山斗韩。
耻担兵部米,宁着大夫冠。
人舐黄金笔,天颁白玉棺。
平生一厚字,千古薄夫宽。

作品评述

诗词:《支大监挽诗》
朝代:宋代
作者:魏了翁

《支大监挽诗》是魏了翁在宋代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四海李南纪,蚤从山斗韩。
耻担兵部米,宁着大夫冠。
人舐黄金笔,天颁白玉棺。
平生一厚字,千古薄夫宽。

诗意:
这首诗词表达了作者对支大监(指支棱)的怀念之情。诗中提到了四海之内的李南纪(指李纲)和山斗韩(指韩琦),这两位历史上的名臣都早已去世,而支大监却在他们之前先去世了,这使作者感到惋惜和痛心。

诗词通过对支大监的描述,抒发了作者对其的敬佩和钦佩之情。作者以耻辱来形容支大监担任兵部尚书却饱受欺凌,与其官职不相称,表达了对其不公平遭遇的愤慨。与此同时,作者也借此反思了社会的不公和官场的险恶。

诗词的最后两句表达了对支大监的赞美和思念。人们舔舐黄金的笔尖,但天却颁赐给支大监一座白玉的棺材,强调了支大监高尚的品德和忠诚的精神。作者认为支大监一生所写的厚重文字,虽然在当时可能被轻视,但在千古之后,他的价值和意义将会被人们所理解和珍视。

赏析:
《支大监挽诗》表达了作者对支大监的敬佩和思念之情,同时也抨击了当时官场的不公和险恶。通过对支大监的描写,诗词展示了他的高尚品德和忠诚精神,强调了文字的价值和意义。诗词以简练的语言,抒发了作者深深的感叹与敬意,给人以思考和感动。

这首诗词通过表达对历史人物的思念和对社会现象的反思,展示了诗人对真理、正义和人性的关注。它不仅可以让人感受到作者的情感体验,也能引发人们对社会和人性的思考。同时,诗词的语言简练、意境深远,给人以美的享受和思想的启迪。

总之,《支大监挽诗》是一首表达作者对支大监的敬仰和思念之情的诗词,通过对历史人物和社会现象的描绘,表达了对真理、正义和人性的关注。它的诗意深远,语言简练,给人以美的享受和思想的启迪。

作者介绍

魏了翁(一一七八~一二三七),字华父,号鹤山,邛州蒲江(今属四川)人。宁宗庆元五年(一一九九)进士,授签书剑南西川节度判官。嘉泰二年(一二○二),召爲国子正,次年改武学博士。开禧元年(一二○五),召试学士院,以阻开边之议忤韩侂胄,改秘书省正字。次年出知嘉定府。史弥远当国,力辞召命。丁父忧,筑室白鹤山下,开门授徒。起知汉州、眉州。嘉定四年(一二一一)擢潼川路提点刑狱,歷知遂宁、泸州、潼川府。十五年,召爲兵部郎中,累迁秘书监、起居舍人。理宗宝庆元年(一二二五),因言事以首倡异论、朋邪谤国黜靖州居住。绍定五年(一二三二),起爲潼川路安抚使、知泸州。端平元年(一二三四),召权礼部尚书兼直学士院,以端明殿学士、同签书枢密院事督视江淮京湖军马。嘉熙元年卒,年六十。謚文靖。遗稿由其子近思、近愚刊行,传世有《鹤山先生大全文集》一百九卷。事见本集卷首宋淳祐九年吴渊序、清缪荃孙《魏文靖公年谱》,《宋史》卷四三七有传。 魏了翁诗,以《四部丛刊》影印宋开庆元年刻本爲底本(此本有残缺,据目录,卷首即夺《游古白鹤山》、《和薛秘书绂闻鸦韵》、《和虞永康刚简沧江鹤再诞雏》三诗,但实爲传世诸本之祖)。校以明嘉靖吴凤高翀刻本(简称吴本,藏北京图书馆)、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诗词推荐

尚记春归日,锦绣裹江城。谁推日驭西去,水认故乡痕。鱼鸟自飞自跃。红紫谁开谁落。天运渺无声。四序镇如此,当富复亭亭。是何年,修禊事,畅幽情。竞传元已天气,别是一般清。便引郑郊溱洧。不道孔门沂泗。大道掌如平。待挽迷津者,都向此中行。

业为鼠技不能群,酷似狼贪却畏人。歃血未乾犹窃粟,岂应秦了又生秦。

东南衲子密如云,何限参寥与惠勤。泉下欧苏今不作,伽佗只夜乱纷纷。

来时江梅散玉蕊,归去麰麦如人深。桃花只解逞颜色,唯有垂杨知客心。

沧沧万里无时盈,太山四维不可仆。蛙井跳梁徒自喜,蚁垤崔嵬欲何就。物情小大乃尔悬,人心是非当自究。荣名乍满妻孥笑,权利偏供宾客僦。纷纷逐自坐穷年,往往攫金忘正书。谈夸亦或轻万钟,蹴嘑忍能甘一豆。人怜世纲苦易缚,我悲古道迂难售。文章小枝本游戏,功业有时真际辏。

谁问春泥没履牙,萝门窈窕绿差斜。幽芳松菊渊明径,深秀溪山摩诘家。默照佛灯寒不掉,对缘心鉴净无瑕。仍闻懒甚融居士,庭鸟几番狼藉华。

春光如许。春到江南路。柳眼弄晴晖,笑梅老、落英无数。峭寒庭院,罗幕护窗纱,金鸭暖,锦屏深,曾记看承处。云边尺素。何计传心缕。无处说相思,空惆怅、朝云暮雨。曲阑干外,小立近黄昏,心下事,眼边愁,借问春知否。

学似贫家老破除,古今迷忘失三余。极知鹄白非新得,谩染鸦青袭旧书。

道州民,多侏儒,长者不过三尺馀。市作矮奴年进送,号为道州任土贡。任土贡,宁若斯,不闻使人生别离,老翁哭孙母哭儿。一自阳城来守郡,不进矮奴频诏问。城云臣按六典书,任土贡有不贡无。道州水土所生者,只有矮民无矮奴。吾君感悟玺书下,岁贡矮奴宜悉罢。道州民,老者幼者

古邑人烟陕雒间,马蹄车辙许谁閒。不堪晓雨妨行兴,犹喜秋风慰客颜。老去稍知筋力倦,年来只益鬓毛斑。相如屈赵无遗迹,独有空名重泰山。

邂逅忽成三癸亥,就中和也少三年。诸公濯濯故如许,老我萧萧真足怜。少住政当愁雪日,欲行翻是喜晴天。东南故旧多离阔,犹喜丞能共此筵。

一叶落,天下秋。回避不及底眼晴突出,窥觑无门底南州北州。有来由处没来由。

四官江左皆才选,去爱存怀率在民。使者今持丹凤诏,使君新驾两朱轮。旧时再访钟陵草,和气重舒泽国春。解橐莫为迟久计,甘泉延阁待名臣。

扰援车马各,各以势利奔。自问闾巷人,何为亦纷纷。与客成往还,勉就俗所敦。礼不经圣人,颇厌後世烦。欲问无所得,归视纸上文。非以孔子心,尚拜阳货豚。乃知偪仄间,心迹久已分。去矣可奈何,更问来者门。

堕巢拾槁枝,微火吹孤萤,风火一相得,须臾细烟青,暖焰遂腾上,凛冽回玄冥。君看金鼎火,其初亦荧荧,至理存橐龠,奇功挟风霆。笑谈缚三彭,指顾役六丁,超然出尘世,岂独制颓龄。劝君勿虚死,万过诵黄庭。

城市总居图画里,江山镇绕帝王宫。秦人漫自夸韦曲,越客何须说剡中。

吏师吾昔得三贤,回首思之几许年。屈指利名多少事,其间廉节最为先。

如来千百亿,化身本是真。駈駈烦恼不解嗔,我不能谈说,沿旧却知新。

净瓶常带水,破衲任生尘。

尝胆深思报复来,经纶须仗出群才。仇齐一扫如风叶,只为黄金早築台。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