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陈明水鼓山诗

入洞风初定,乘桥日半明。
断岩流水转,低树湿云行。
林缺呈江练,泉香长石英。
谁怜去国者,犹听暮猿声。

作品评述

《同陈明水鼓山诗》是明代傅汝舟所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风定入洞,桥上的阳光已经有一半透明。
断岩上的流水转弯,低矮的树木被湿云环绕着。
林中有光秃秃的江练植物,泉水散发着芳香,长满石英。
谁会怜惜离开国家的人,只有听到傍晚猿猴的声音。

诗意: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与陈明水共同游览鼓山的情景。诗中通过自然景物的描绘,表达了对离乡背井的人的怀念之情,以及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和思考。

赏析:
这首诗词以自然景物为背景,通过描写洞穴、桥梁、岩石、流水、树木、云雾、江练、泉水等元素,创造出一幅生动的山水画面。诗人以简洁而准确的语言,描绘了入洞时风的静定、桥上阳光的明亮、断岩上流水的转动、低树下云雾的飘行等细节,使读者仿佛亲临其境,感受到了山水的美妙之处。

诗人通过描述林中光秃秃的江练植物、散发芳香的泉水和长满石英的景象,突出了自然界的生机和美好。这些景物与作者对离乡背井之人的怀念相呼应,表达出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最后两句“谁怜去国者,犹听暮猿声”,表达了对离乡背井之人的同情和怜悯之情。这里的“暮猿声”象征着孤独和无助,诗人通过描绘自然界的声音,进一步强化了对离乡背井之人的关切和思念。

整首诗以自然景物为背景,通过对细节的刻画和意象的运用,将作者的情感与大自然相融合,展现了傅汝舟细腻的情感表达和对离乡背井者的同情之情,同时也展示了中国古代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赞美之情。

诗词推荐

自欢年刺骨贫,吾庐今已属西邻。殷勤说与东园柳,他日相逢是路人。

萬家羅綺競喧闐,樂事能并在錦川。蘭燭連衢千對爛,冰輪此夕十分圓。喜逢蜀國尋春日,正是摩陀供佛天。人物熙熙醒醉裏,却思風景似當年。

可种梅花便可居,此身安处即吾庐。胸中丘壑无今古,笔底烟霞自卷舒。着脚且坚君子操,知心自有圣人书。吾侪幸是苕川客,只好溪头学钓鱼。

谁结危亭碧玉堆,西山爽气唤仍回。岚光只恐不堪着,更遣新诗勾引来。

成我中兴年,朝家政急贤。侍臣更论荐,东阁重招延。子去当兹日,才惟莫与先。习轩经济学,于此定为川。

淡云笼月松溪路。长记分携处。梦魂连夜绕松溪。此夜相逢恰似、梦中时。海山陡觉风光好。莫惜金尊倒。柳花吹雪燕飞忙。生怕扁舟归去、断人肠。

秋来皎洁白须光,试脱朝簪学酒狂。一曲酣歌还自乐,儿孙嬉笑挽衣裳。

秋老楚天阔,光粲极南星。郁葱瑞霭浮动,湘水舞湘灵。方启流虹华旦,恰值绂麟弥月,嘉会庆千龄。维岳降神处,玉印注长生。衣衮绣,袍练鹊,纽双萦。民气和乐,雁到回地作欢声。楚观连天境界,四景撩人风物,身世自蓬瀛。剩酌金貂醁,飞诏到临蒸。

雨歇阳林东渡头,永和三日荡轻舟。故人家在桃花岸,直到门前溪水流。

野旷烟迷县,溪湍柳系航。雉鸣初翳麦,蚕长未眠桑。地有前朝恨,炉残古庙芗。空江长漠漠,寒日自荒荒。竟堕萧何计,仍同项氏亡。相黥宁作帝,昼锦亦还乡。严濑终辞汉,箕山不禅唐。君王千载恨,行客亦凄凉。

息燕归檐静,飞花落院闲。不愁愁自著,谁道忆乡关。

到处久南望,未知何日回。寄书频到海,得梦忽闻雷。岭日当秋暗,蛮花近腊开。白身居瘴疠,谁不惜君才。

江行终日听江声,忽怪潺潺声较清。泉乳融为玉乳白,浪花散作雪花轻。一船是水人心异,万想俱空眼界平。更作曹溪余滴看,谈空犹是强聪明。

桃花不解饮,向我如情亲。迎风更低昂,狂杀对酒人。桃无十日花,人无百岁身。竟须醒复醉,不负花上春。

潮风连地吼,江雨带天流。宫殿扃春仗,衣冠锁月游。伤心今北府,遗恨古东洲。王气如川至,龙兴海上州。

破扇委高壁,病骨苏微凉。罗阶竹千挺,秀质颀而长。呼奴约疏箔,窗几延翠光。欠伸睡稍足,夕影上东墙。

豪俊初未遇,其迹或脱略。代公尉通泉,放意何自若。及夫登衮冕,直气森喷薄。磊落见异人,岂伊常情度。定策神龙后,宫中翕清廓。俄顷辨尊亲,指挥存顾托。群公有惭色,王室无削弱。迥出名臣上,丹青照台阁。我行得遗迹,池馆皆疏凿。壮公临事断,顾步涕横落。高咏宝剑篇,神交

七年四月,予罢河南府,归履道第。庐舍自给,衣储自充,无欲无营,或歌或舞,颓然自适,盖河洛间一幸人也。遇兴发咏,偶成五章,各以首句命为题目。

欲啭声犹涩,将飞羽未调。高风不借便,何处得迁乔。

酒渴上安市,甘寒为解园。鹅儿黄不见,空见鹭鸶飞。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