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宋赵佶的《燕山亭·北行见杏花》
拼音和注音
( xián yuàn yī zuò : wèn yuàn ) píng jì lí hèn chóng chóng , zhě shuāng yàn , hé céng huì rén yán yǔ 。
翻译及意思
词语释义
何曾:(副)用反问的语气表示未曾:这些年来,他~忘记过家乡?
离恨:因别离而产生的愁苦。
人言:人言rényán[people'swords]人们的评论,别人的议论。
重重:(形)很多层,一层又一层:困难~。
言语:(名)说的话:他的这番~很能打动人。
赵佶
宋徽宗,名赵佶(公元1082年5月初5~1135年6月4日),神宗11子,哲宗弟,是宋朝第八位皇帝。赵佶先后被封为遂宁王、端王。哲宗于公元1100年正月病死时无子,向皇后于同月立他为帝。第二年改年号为“建中靖国”。宋徽宗在位25年(1100年2月23日—1126年1月18日),国亡被俘受折磨而死,终年54岁,葬于永佑陵(今浙江省绍兴县东南35里处)。 他自创一种书法字体被后人称之为“瘦金书”。
原诗
裁剪冰绡,轻叠数重,淡著胭脂匀注。新样靓妆,艳溢香融,羞杀蕊珠宫女。易得凋零,更多少、无情风雨。愁苦。闲院落凄凉,几番春暮。(闲院一作:问院)
凭寄离恨重重,者双燕,何曾会人言语。天遥地远,万水千山,知他故宫何处。怎不思量,除梦里、有时曾去。无据,和梦也新来不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