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遇乐(五日)

槐幄如云,燕泥犹湿,雨余清暑。
细草摇风,小荷擎雨,时节还端午。
碧罗窗底,依稀记得,闲系翠丝烟缕。
到如今、前欢如梦,还对彩绥条无语。
榴花半吐,金刀犹在,往事更堪重数。
艾虎钗头,菖蒲酒里,旧约浑无据。
轻衫如雾,玉肌似削,人在画楼深处。
想灵符、无人共带,翠眉暗聚。

作品评述

诗词:《永遇乐(五日)》
作者:周紫芝
朝代:宋代

槐幄如云,燕泥犹湿,雨余清暑。
细草摇风,小荷擎雨,时节还端午。
碧罗窗底,依稀记得,闲系翠丝烟缕。
到如今、前欢如梦,还对彩绥条无语。
榴花半吐,金刀犹在,往事更堪重数。
艾虎钗头,菖蒲酒里,旧约浑无据。
轻衫如雾,玉肌似削,人在画楼深处。
想灵符、无人共带,翠眉暗聚。

中文译文:
夏日的燕泥仍湿润,雨后的清凉还未散去。
细草在微风中摇曳,小荷蓄着雨水,此时正是端午节。
碧玉窗帘底下,依稀记起,轻轻系着翠丝烟雾。
至今回想,过去的欢乐如同梦幻,对彩绥条(指彩色的绸缎)已无言可说。
石榴花半开,金刀仍在,往事更是难以计数。
艾草做的虎头簪,菖蒲酒中,旧时的约定已无依据。
轻纱如雾,玉肌如雕刻,我身在深深的画楼里。
想着那灵符,却无人共我携带,翠眉暗自聚集。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描绘了一个夏日的景象,以及诗人对过去欢乐时光的回忆和对未来的思考。诗人通过细腻的描写,将读者带入了一个清新宜人的夏日场景。

诗中以槐树和燕泥来开篇,表达了夏日的氛围。雨后的清凉仍然存在,微风吹动着细草,小荷蓄着雨水,描绘出夏季特有的景象。同时,诗中提到时节是端午节,增添了节日的气氛。

接下来,诗人回忆起过去的欢乐时光,但此刻却无言可说。碧玉窗帘底下,似乎还能感受到过去的情景,但已经模糊不清。这种对过去的回忆和无法言说的感受,表达了对流逝时光的思考和对生命的感慨。

诗的后半部分,通过描写榴花、金刀、艾草等元素,将过去的往事再度拉回到诗人的思绪中。然而,过去的约定已经失去了依据,只剩下回忆。诗人身处画楼深处,仿佛是一个孤独的存在,内心的思绪聚集在翠眉之间。

整首诗以细腻的描写和意境的构建,表达了对时光流逝和过往欢乐的思考与感慨。诗人通过描绘夏日景象和回忆过去,传达出对生命的短暂和无常的感悟,以及对人生经历和情感的回顾与思考。这首诗词以细腻的情感表达和景物描写,展现出宋代文人对生命和时光的深刻思考,同时也唤起读者对自己人生经历的思考和回忆。

作者介绍

周紫芝(1082-1155),南宋文学家。字少隐,号竹坡居士,宣城(今安徽宣州市)人。绍兴进士。高宗绍兴十五年,为礼、兵部架阁文字。高宗绍兴十七年(1147)为右迪功郎敕令所删定官。历任枢密院编修官、右司员外郎。绍兴二十一年(1151)出知兴国军(治今湖北阳新),后退隐庐山。交游的人物主要有李之仪、吕好问吕本中父子、葛立方以及秦桧等,曾向秦桧父子献谀诗。约卒于绍兴末年。著有《太仓稊米集》、《竹坡诗话》、《竹坡词》。有子周畴。

周紫芝的生平

  周紫芝,字小隐,号竹坡居士。宣城(今属安徽)人。少时家贫,勤学不辍,绍兴十二年(1142年)进士。历官枢密院编修,绍兴十七年(1147年)为右迪功郎敕令所删定官。二十一年四月出京知兴国军(今湖北阳新县),为政简静,晚年隐居九江庐山。谀颂秦桧父子,为时论所嘲。约卒于绍兴末年。著有《太仓稊米集》、《竹坡诗话》、《竹坡词》。有子周畴。从李之仪、吕好问吕本中父子、葛立方游,往来甚密。

  以诗著名,无典故堆砌,自然顺畅。也能词,风格与诗近,清丽婉曲,无刻意雕琢痕迹。譬如《踏莎行》写离人别情:“游丝飞絮,斜阳烟渚,愁情无数。”给人的感觉是情深意切,景物迷离。堪称难得 的上乘之作。其中“泪珠阁定空相觑”一句的用词尤其巧妙,最后这一问更是催人泪下。其他如《生查子》、《西江月》、《菩萨蛮》、《谒金门》、《卜算子》等都是佳作。著有《太仓稊米集》七十卷、《竹坡诗话》一卷、《竹坡词》三卷。存词150首。

  《四库全书总目提要》云:“其诗在南宋之初特为杰出,无豫章生硬之弊,亦无江湖末派酸饀之习。”《四库全书简明目录》卷十六集部四云:“凡乐府诗二十七卷、文四十三卷,紫芝年过六十始通籍,而集中谀颂秦桧父子者,连篇累牍,殆于日暮途远,倒行逆施。其诗在南渡之初,则特为秀出,足以继眉山之后尘,伯仲于石湖剑南也。”

诗词推荐

宝钗分股合无缘,鱼在深渊日在天。得意紫鸾休舞镜,断踪青鸟罢衔笺。金杯倒覆难收水,玉轸倾欹懒续弦。从此蘼芜山下过,只应将泪比黄泉。鸾辞旧伴知何止,凤得新梧想称心。红粉尚存香幕幕,白云将散信沈沈。已休磨琢投泥玉,懒更经营买笑金。愿作山头似人石,丈夫衣上泪痕深。

永遇乐

昨夜东风,又还吹遍闲花草。翠轻红小。触处惊春早。草舍茅□,□□□□□。谁□□。□□丹灶。别有阳和□。

永遇乐

结束佐戎旃,河西住几年。陇头随日去,碛里寄星眠。水近沙连帐,程遥马入天。圣朝思上策,重待奏安边。

永遇乐

探得行春第一筹,南梢花事半将休。断云不碍远山碧,新月自随江水流。金谷主人真已矣,玉堂老子尚来不。丁宁留取蒲城酒,更约东风汗漫游。

永遇乐

借宅开小轩,自移一丛竹,悠然北窗下,意色都不俗。晴影终日幽,风声杪秋肃。最怜疏雨过,会有白云宿。深培畏不寿,静对殊未足,主人已虚心,坐客亦青目。四村多修篁,玉立森如束。不为人所爱,况复困斤斸。天姿奚优劣,地远悬荣辱。物情岂固然,世事同一躅。何当寻怪石,小垒

永遇乐

老宿清无侣,名山住有年。须留三寸雪,衲挂半窗烟。破屋眠秋雨,孤铛煮夜泉。相逢笑相别,红叶满霜天。

永遇乐

去来云去不干山,花落花开春又还。世事总归明眼里,皇王帝伯恁催班。

永遇乐

书策看来已觉烦,诗篇厌了更休论。客心未便无安顿,试数油窗雨点痕。

永遇乐

海康腊己酉,不论冬孟仲。杀牛挝鼓祭,城郭为倾动。虽非尧颁历,自我先人用。苦笑荆楚人,嘉平腊云梦。

永遇乐

囷踬真成失水螭,震雷惊起在何时。而今且向书窗下,夜对寒灯读楚词。

永遇乐

当时命友。曾借邻家酒。旧曲不知何处奏。梦断空思纤手。却应去路非遥。今朝还有明朝。谩道人能化石,须知石被人消。

永遇乐

兴庆池南柳未开,太真先把一枝梅。内人已唱春莺啭,花下傞傞软舞来。

永遇乐

为爱碧鲜亭,入夏叩叩至。台榭竞生烟,独有清凉意。高冈凤不来,幽人此沉醉。

永遇乐

有客隐华山,学道忘岁月。灵苗生绝壁,光景中夜发,斸根食之尽,倏尔换金骨。通籍虎豹阍,日预通明谒,绿章奏封事,误字坐责罚。後身幸不忘,去日苦飘忽。白首三入朝,未省及黔突。方逃申公钳,已取卞和刖。福微不盈眦,罪众几擢发。上天岂怜之,寸步使屡蹶,拔其利欲根,还之

永遇乐

方塘盎盎带泥浑,远草青青没烧痕。只道雨晴春昼永,归时不觉已黄昏。

永遇乐

温旨再褒荣,王人就咨諗。早晚诏公归,余波润群品。

永遇乐

借问新济州,徐郓兄弟国。昔为大河南,今为大河北。垂云阴万里,平原望不极。百草尽枯死,黄花自秋色。时时见桑树,青青杂阡陌。路上无人行,烟火渺萧瑟。车辙分纵横,过者临岐泣。积潦流交衢,霜蹄破丛棘。江南寒未深,铜炉兽花赤。为知行路人,铁冷衣裳湿。

永遇乐

唐贤遗胜地,天泽引初深。未起朝宗势,先资济众心。净惟涵宝刹,微或鄙蹄涔。爽气何偏早,群蛙一夜沉。

永遇乐

君王多感放东归,从此秦宫不复期。春景似伤秦丧主,落花如雨泪胭脂。

永遇乐

宝箑裁新样,团团玉柄寒。御书真翥凤,仙女莫乘鸾。

永遇乐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