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仰山慧度禅师

初闻如自解,及见胜初闻。
两鬓堆残雪,一身披断云。
道应齐古佛,高不揖吾君。
稽首清凉月,萧然万象分。

作品评述

《赠仰山慧度禅师》是唐代文学家宋齐丘所作的一首诗。这首诗的中文译文如下:

初闻如自解,
细听落成尘。
两鬓堆残雪,
一身披断云。
道应齐古佛,
高不揖吾君。
稽首清凉月,
萧然万象分。

诗意:诗中描述了作者初次听闻关于仰山慧度禅师(唐代著名禅师)的传闻时所感受到的震撼之情,以及在与禅师见面后对他的仰慕之情。诗人把禅师比喻为高不可攀的佛,认为他的道非比寻常。稽首清凉月,表示诗人对禅师的敬仰和景仰之情。

赏析:

这首诗以简练的文字描述了诗人初次听闻慧度禅师的传闻时的感受,以及与禅师见面后心中的敬仰之情。通过描写禅师的形象,如两鬓堆残雪、一身披断云等,诗人把禅师塑造成了一个超越尘世的存在,使人产生敬仰之情。在诗的最后,诗人以稽首清凉月的形象来表达自己对禅师的景仰之情,清凉月象征禅师的心境和境界,也体现了诗人心中慧度禅师的卓尔不凡。

整首诗词使用了简洁而飘逸的语言,行云流水般的句子节奏使诗意更加贴近自然和禅意。通过描绘禅师的形象,诗人传达了对禅师智慧和境界的敬仰之情,以及对禅学的渴望和追求。整首诗意蕴含深邃,给读者带来一种清净、超脱的心境。

诗词推荐

三年重见须川湄,舍舟东去何驱驰。王事靡盐莫遑息,人生所贵心相知。经从往返两过我,一言意厚何多为。向来江夏倾盖日,翕然誉望推麟仪。才猷伏火丹九转,用之功效堪扶衰。重阳初过雨新霁,乾坤六合方平夷。边城残寇何足灭,庙堂胜算那容窥。相逢问我出世法,嗟我茅塞同荒陂。

清诗吊陆子,味若堂下泉。陆子骨已朽,青松代之言。松亦安能言,风至时萧然。至谈非牙舌,陆子意已传。

云色垂轩泼墨深,夜闻萧瑟振枯林。自怜一榻清凉意,想见千畦餍饫心。共道苏天私此泽,后来商旱更谁霖。公归还记田田业,坐看荷珠自劝斟。

年少将军师羽林,追奔翻为白头吟。不平豪愤三年气,未死英雄万里心。故国山川知好在,异乡风物许重寻。捷书不报浑閒呈,西邮潼关无好音。

一樯千里外,隐者兴宜孤。落日长边海,秋风满故都。掩关苔色老,盘径叶声枯。匡岳来时过,迟回绝顶无。

十丈苍圭似削齐,摩挲信是古来碑。不刊二范忠劳绩,合写诸贤唱咏诗。

大率舟行岸自移,机缄何必更深思。雨余坐见水三尺,云净喜看天四垂。荷沼已残霜后盖,桂林初绽月边枝。闲中气味深长甚,问却西风总不知。

修途百折到山顶,绀宇数间开道场。倦卧尽人身自在,翻愁作梦趁黄粱。

流莺偷入未央宫,望断昭阳信不通。寂寞雨声寒食夜,一枝香泪泣东风。

时菊碎榛丛,地僻柴门静。谁道村中好客稀,明月和清影。天地一蘧庐,梦事慵思省。若个知余懒是真,心已如灰冷。

冶铸求来不记年,贮汤宿火早朝天。如今冷落浑无用,且与鸱夷伴醉眠。

世事如何说。似举鞍、回头笑问,并州儿葛。手障尘埃黄花路,千里龙沙如雪。著破帽、萧萧余发。行过故人柴桑里,抚长松、老倒山间月。聊共舞,命湘瑟。春风五老多年别。看使君、神交意气,依然晚合。袖有玉龙提携去,满眼黄金台骨。说不尽、古人痴绝。我醉看天天看我,听秋凤、

富贵本何物,底用苦趋奔。都为造物娱弄,人事覆来翻。须索高抬目力,觑破只同儿戏,不必更重论。但愿吾长健,赢得日加飧。衣轻裘,乘驷马,驾高轩。算来荣耀,终输渔叟钓江村。休叹谋身太拙,未必折腰便是,炙手几曾温。清议不可辱,千古要长存。

戎服开清洛,儒书谒阜陵。一朝官御晚,平日壮心冰。此士归来夜,何人说中兴。秋来原上草,萧索见风棱。

阴风驾长淮,铁马一百万。孤舟犯其垒,白羽一挥散。崩腾中夜雪,千里照组练。乾坤合冥蒙,远色辨波面。云端数寸塔,仅若簪出弁。寒飞不远林,瘦植冻依岸。龟山晚沽酒,旅食烹野雁。惜哉吾里丰,一亩不素办。

春初弄色取知音,旁午尊前献孔壬。紫守不坚红更怯,风来无度雨仍侵。莺狂犹妄起羞口,蝶老未知求放心。解道不如归去语,得非知礼识机禽。

北里南邻尽往还,那知有客住云间。相过肯作乡人观,问讯春溪两岸山。

竹里几椽茅屋,门前一树桃花。布袖蒿簪笑语,鸡豚社酒山家。

玉署三时晓,金羁五日归。北林开逸径,东阁敞闲扉。池镜分天色,云峰减日辉。游鳞映荷聚,惊翰绕林飞。披襟扬子宅,舒啸仰重闱。55

一冬才见瑞,三白讵须频。未嫌迟送腊,唯怜预占春。积砌犹残冻,妆苑已芳辰。留更明朝落,梅开欲斗新。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