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子厚

早缀朝班附叔父,晚随儿女拜双星。
半生巧宦翻成拙,何用区区更乞灵。

作品评述

《柳子厚》是宋代诗人于石所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早晨我陪伴叔父上朝,
晚上我陪伴儿女一同向双星行礼。
我半生以来聪明的官职变得愚笨,
我何必再去依赖微不足道的灵魂。

诗意:
这首诗以自嘲的口吻描述了诗人于石在官场上的经历和心境。诗人在年轻时曾有一段聪明才智的官场生涯,但在半生之后,他的才干逐渐消退,官职也变得平庸无奇。诗人意识到,追求权力地位和虚荣并不能带来真正的满足,他开始反思并质疑这种依附于权势的生活方式。

赏析:
《柳子厚》以简洁的语言展现了诗人对人生和境遇的思考。诗人通过自我嘲讽的方式,表达了对自己官场经历的无奈和对虚荣权力的质疑。他用"柳子厚"这个自称来揭示自己的拙笨和无能,与年轻时的聪明才智形成鲜明对比。诗人在诗中表达了对追求权力地位的反思,他认识到权力和虚荣并不能带来真正的内心满足和人生意义,因此他不再追求这些虚幻的东西。整首诗抒发了诗人对名利的超越和内心追求的转变,反映了对人生价值的深刻思考。通过简洁而富有哲理的语言,诗词《柳子厚》引发读者对生活意义和价值的思考。

作者介绍

于石(一二四七~?)(生平据本集卷一《邻叟招饮》“三十将远游,海波忽扬尘”推定),字介翁,号紫巖,晚号两谿,兰溪(今属浙江)人。宋亡,隠居不仕,一意于诗,生前刊有集七卷,卒后散失,由门人吴师道就藏本及所藏续抄者选爲《紫巖诗选》三卷。事见《吴礼部集》卷一七《于介翁诗选后题》,明万历《金华府志》卷一六、《宋季忠义录》卷一三有传。 于石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爲底本,校以清朱彝尊钞本(简称朱本,藏北京大学图书馆)、清光绪于国华留耕堂刻傅增湘校本(简称傅校本,藏北京图书馆)。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诗词推荐

粕粕太阳精,浴以沧溟水。光润无纤滓,畏爱从此始。

仙女宫钗玉凤头,太平天子翠云裘。九霄下视人间世,底事相看笑不休。

涪翁雪堂仙,分谊故不疎。投之孤芳篇,投之孤芳篇,托根岂云虚。报以蟠桃实,一尝千载余。洗髓嗫阆苑,

犀隐雕龙,蟾将威凤,建溪初贡新芽。九天春色,先到列仙家。今日磨圭碎璧,天香动、风入窗纱。清泉嫩,江南锡乳,一脉贯天涯。芳华。瑶圃宴,群真飞佩,同引流霞。醉琼筵红绿,眼乱繁花。一碗分云饮露,尘凡尽、牛斗何赊。归途稳,清飙两腋,不用泛灵槎。

论长校短,总是非闲誉。光景百年中,似难留、长江东去。随缘游戏,触□寄高情,西楼月,北窗风,鸲鹆尊前舞。故人襟韵,千里心相许。飞骑趁花时,正名园、揉风洗雨。玻璃潋滟,聊共醉红裙,阳春曲,碧云词,慷慨怀千古。

空山摇落三秋暮,萤过疏帘月露团。寂寞银灯愁不寐,萧萧风竹夜窗寒。

虞妃从醒野,启母袝稽山。

十五游方今五十,风霜历尽几风波。雌雄自古乌难辨,鱼鲁如今字转讹。白日消磨英雄尽,青山埋葬故人多。乌啼花发茆庐暖,更喜春风长薜萝。

短褐沉潜不近名,只今长乐郑康成。酒中贤圣无多酌,琴裹宫商一再行。翰墨放怀新水石,烽烟回首旧蓬瀛。四愁不为思君作,怀抱何因得暂平。

晓色夺灯焰,秋寒侵薄帷。漏卫吟思断,风从魂梦归。万虑不婴抱,一心初息机。都忘尘土上,裘马门轻肥。

山水吴兴窟,风流一代雄。满城溪月里,六客笑谈中。玉骨埋黄陌,云书挂碧空。

功名有念心常醒,更鼓无声夜更长。天运乾乾同转磨,鬓毛能不几时霜。

白鹭下秋水,孤飞如坠霜。心闲且未去,独立沙洲傍。

池开口镜奁,山耸青螺髻。急著眼来看,不得作境会。觌体全彰解脱门,一蹭牢关百杂碎。

每见云端上下弦,遥怜破镜两娟娟。原移此景蟾宫去,日月当令一再圆。

孺子祠堂插酒旗,游人那解荐江蓠。白鸥欲下还惊起,曾见陈蕃解榻时。

酒户诗坛聊尔耳,也吟唧唧醉陶陶。鲸鱼翡翠兼群体,蜾蠃螟蛉视二豪。京洛饮徒烦借问,江湖社友谬推高。可怜小杜醺酣者,浪许诗人仆命骚。

天上宝玉琴,星徽点瑟瑟。仙人手摩拂,变化通灵术。忽随琴声起,委蜕如蝉质。飞翔下绿云,风翅含寒碧。人间清昼长,游览喜自得。见我瓶中花,群游过帘额。高戏乱疏幌,低舞侵堕帻。却疑午梦酣,身是濠梁客。栩栩出虚庭,兴阑有归色。应闻调絃声,惊去无欻迹

玉甃常浮灏气鲜,金丝不定路南泉。云依美藻争成缕,月照寒漪巧上弦。已绕渚花红灼灼,更索沙竹翠娟娟。无风到底尘埃尽,界破冰绡一片天。

新舂赤米摘青蔬,一饱从来不愿余。门外久无温卷客,架中宁有热官书?浊醪未废时时啜,短发犹须日日梳。自笑少年风味在,满川烟雨正愁予!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