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株已作萤煌煌。

作品评述

《句》是一首宋代的诗词,作者是陶弼。以下是对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三株已作萤煌煌。

诗意解读:
这首诗的整体意境表现了夜晚的萤火虫在黑暗中闪烁的景象。诗人通过简洁的语言和形象描绘,表达了对自然界中微小生命的赞美和对夜晚幽静美丽的感悟。

赏析:
这首诗的诗意表达了诗人对生命和自然的敏感和赞美。诗中的"三株"指的是三只萤火虫,它们的闪烁光芒使得夜晚变得明亮起来。"已作萤煌煌"一句表达了萤火虫的光芒明亮夺目,犹如闪烁的明星。

诗人通过短短的四个字,将夜晚的景象展现得淋漓尽致。他用简洁而富有表现力的语言,将微小的生命和夜晚的美丽相融合,传达了对自然的敬畏和赞美之情。这种简约而富有意境的表达方式,符合宋代文人崇尚自然、追求唯美的审美追求。

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形容了萤火虫的闪烁光芒,给人以意象的美感和宁静的感觉。它通过微小的自然景物,展示了大自然的神奇和细腻之处,使人们对生命和自然界的奇妙之处有了更深的思考和感受。

总之,这首诗以简洁的形象描绘了夜晚中闪烁的萤火虫,抓住了微小生命中的美和神奇。通过对自然界的细腻观察和感悟,诗人表达了对生命和自然的敬畏和赞美,同时也引发人们对生命和自然的深入思考。

作者介绍

陶弼(一○一五~一○七八),字商翁,永州祁阳(今属湖南)人。仁宗庆历中以军功补衡州司户参军,调桂州阳朔县主簿,迁爲阳朔令。后歷知宾、容、钦、邕、鼎、辰、顺诸州。神宗元丰元年卒,年六十四。有文集十八卷,已佚。事见《刘忠肃集》卷一二《陶公墓志铭》及《豫章先生文集》卷二二《陶君墓志铭》,《宋史》卷三三四有传。 陶弼诗,以《宋人集·陶邕州小集》爲底本,参校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清式训堂丛书本(简称式本)、清麓山精舍丛书所收陈运溶刻本(简称陈本)、钱塘丁氏八千卷楼藏旧钞本(简称旧钞本,藏南京图书馆)。另辑集外诗爲第二卷。

诗词推荐

闻说苍鹰守,今朝欲下鞲。因令白马将,兼道觅封侯。略地关山冷,防河雨雪稠。翻弓骋猿臂,承箭惜貂裘。设伏军谋密,坑降塞邑愁。报恩唯有死,莫使汉家羞。

小蛮才把鸳衾摺。妆就梳横月。探海不似旧年心。却爱窗前纸帐、十分清。朔风吹起寒云动。午寝都无梦。黄昏更被竹枝声。唤起醒醒相对、一灯青。

参横斗转欲三更,苦雨终风也解晴。云散月明谁点缀,天容海色本澄清。空余鲁叟乘桴意,粗识轩辕奏乐声。九死南荒吾不恨,兹游奇绝冠平生。

万法与身俱幻,百骸惟耳尚聪。文公为补琴操,回仙邀听松风。

箕颍人穷独,蓬壶路阻难。何如兼吏隐,复得事跻攀。岩树罗阶下,江云贮栋间。似移天目石,疑入武丘山。清景徒堪赏,皇恩肯放闲。遥知兴未足,即被诏征还。

凛凛严风彻骨寒,扁舟轻泛碧波澜。金线直,玉钩端,锦鳞无限,踊躍上琅玕。

吴楚半秋色,渡江逢苇花。云侵帆影尽,风逼雁行斜。返照开岚翠,寒潮荡浦沙。余将何所往,海峤拟营家。

平原君,起朱楼。美人盈盈楼上居,蹒跚跛汲彼何叟,美人一笑蹒跚愁。门下士,引去不可留。高价千金值,千金不惜美人头。君不见帷中妇女观跛者,一笑五国生戈矛。

献亲冬集书,比橘复何如。此去关山远,相思笑语疏。路寻丹壑断,人近白云居。幽石题名处,凭君亦记余。

古郡近南徐,关河万里馀。相思深夜后,未答去秋书。自别知音少,难忘识面初。旧山期已久,门掩数畦蔬。

鬓发萧萧昼不冠,他乡风物若为看。花庭晒药日将午,茅屋烹茶春尚寒。久别亲朋谁问病,深怜儿女自加餐。是非高枕浮云过,遥忆西河旧钓竿。

其奈鱼虫草木何,诗之机械也无多。气犹动志平心养,声可成文泛口哦。玄酒太羹君子淡,蒉桴土鼓圣人和。鬼神天地与吾一,相感相通岂在他。

浙水东头佛舍连,蒲庵上士坐忘年。五云古衲层澜涌,百宝浮图列宿躔。床上贝书多译梵,门前海舶直通燕。比丘喜得阶兰秀,应种菩提满法田。

不饵住云溪,休丹罢药畦。杏花虚结子,石髓任成泥。扫地青牛卧,栽松白鹤栖。共知仙女丽,莫是阮郎妻。

秋来凋尽青山色,我亦添头白。独行踽踽已堪悲,况是天荆地棘欲何归。闭门不作登高计,也揽茱萸涕;谁云壮士不生还,看取筑声椎影满人间。

悬水三十仞,疾雷闻数里。正暑凛生秋,倚杖者谁子?

锦江近西烟水绿,新雨山头荔枝熟。万里桥边多酒家,游人爱向谁家宿。

旅梦思迁次,穷愁有叹嗟。子鹅京口远,粳米会稽赊。漏涩才成滴,灯寒不作花。出门聊一望,蟾桂向人斜。

忍向父母墓,前头裸袒耕。农时每束带,犹自泣原平。

高贤众所怀,众理应取是。如何济众事,难成复易毁。功成身无与,天运亦复尔。轩裳役群愚,儿曹眩文绮。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