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前人醵更生会三首

满天地里暗尘飞,老息奄奄一发危。
种秫为生姑托醉,采薇忍死未忘饥。
三閒书屋鬼神护,百两芒鞋风雨知。
咄咄书空如梦寐,龙山谁记有佳期。

作品评述

《次韵前人醵更生会三首》是宋代陈著创作的一首诗词。诗词表达了作者对人生短暂和岁月流转的感慨,以及对追求理想和执着追求的坚持。

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满天地里暗尘飞,
老息奄奄一发危。
种秫为生姑托醉,
采薇忍死未忘饥。

这首诗词描绘了天地间充满尘埃飞扬的景象,象征着人世间繁忙、浮躁的状态。作者感叹人生短暂,生命渐渐衰老,处于危险的边缘。然而,尽管如此,作者依然选择种植秫秸,以此为生,并且姑息自己的心灵,寻找一些快乐和安慰。与此同时,他也忍受着饥饿的痛苦。

三閒书屋鬼神护,
百两芒鞋风雨知。
咄咄书空如梦寐,
龙山谁记有佳期。

这里描绘了作者的生活环境,他在三间安静的书屋中写作。他相信在这些书屋中有鬼神的庇佑,保护着他。他穿着简朴的草鞋,风雨中行走,只有草鞋知道他的艰辛。他的文字虽然雄辩有力,但却如同梦境一般虚幻。他问龙山(指古代传说中的龙山,象征着高贵和卓越)是否还记得他曾经有过辉煌的时刻。

这首诗词以简洁而深刻的语言,揭示了作者对人生的思考和追求。尽管生活中充满了困难和痛苦,但作者仍然坚持追求自己的理想和梦想。他在平凡的生活中寻找快乐和安慰,同时表达了对过去辉煌时刻的怀念和对未来的期待。整首诗词通过对生命的短暂和人生的脆弱进行描绘,展现了作者对人生意义和价值的深思。

诗词推荐

我昔未第日,乡间逢岁饥。两率闾里人,相共行赈济。饥民仅得食,免困饿而毙。及我登第后,被罪归田里。寻复拜召命,迤逦治行计。忽见道途间,小儿有遗弃。复自劝乡邦,割己用施惠。日饭八千人,八旬乃休止。于时已麦熟,粮食相接济。我始趋行朝,蒙恩长宗寺。初本不望报,人以

院寒青霭正沈沈,霜栈干鸣入古林。数叶贝书松火暗,一声金磬桧烟深。陶潜见社无妨醉,殷浩谭经不废吟。何事欲攀尘外契,除君皆有利名心。

一枝青竹榜,泛泛绿萍里。不见钓鱼人,渐入秋塘水。

社公能作雨,社子复成晴。日薄风仍薄,花明柳亦明。

砌穴萧森隔土桥,项梁城领最萧条。羽衣歌此招魂魄,直送旙旗上九霄。

洞彻琉璃蔽,威纡屈膝回。锦中云母列,霞上织成开。山水含春动,神仙倒景来。修身兼竭节,谁识作铭才。

别离频对酒,去住惜分襟。楚水归帆远,吴门驿路深。晓钟孤客梦,寒月故乡心。为语同袍者,愁多莫苦吟。

岁晚山行深,山中水重叠。丛篁夹溪桥,桥断横槎接。阴雨竟连朝,云林黯一色。虚风忽冷然,萧萧坠黄叶。抚景复何为,内顾远游客。

仙人薄蓬莱,乘槎度河浒。旧观桑田变,今访钟山古。驾言出东门,恍若之帝所。朝曦霁青霜,枫叶落红雨。亭亭望浮图,隐隐插天宇。坡垂北溟鳌,石卧南山虎。遥闻饭后钟,绝胜紞如鼓。薛惟布金地,草木谁敢侮。孤芳破冰雪,喜见梅萼吐。同游皆大雅,缁素竞先睹。巾车似元亮,漱石

数百年来王气消,难将前事问渔樵。苑方秦地皆芜没,山借扬州更寂寥。荒埭暗鸡催月晓,空场老雉挟春骄。豪华只有诸陵在,往往黄金出市朝。

微风惊暮坐,临牖思悠哉。开门复动竹,疑是故人来。时滴枝上露,稍沾阶下苔。何当一入幌,为拂绿琴埃。

雨既止,百谷复。筑场壤,治囷簏。为酒醴,伐豚羔。舞长袖,击鸣鼍,匪以报兮。

何处珍丛最早开,海云山茗合江梅。忽传诗帅邀肤使,不用歌姬侍宴杯。晓艳鲜明同绮靡,晚妆清淡奉徘徊。此时文酒风流事,岂似临江放荡来。

尧夫非是爱吟诗,安乐窝中坐看时。一气旋回无少息,两仪覆焘未尝私。四时更革互为主,百物新陈争效奇。享了许多家乐事,尧夫非是爱吟诗。

短棹冲寒过浦东,扁舟一叶载诗翁。断烟流水残云外,古木荒祠夕照中。吟罢小楼何处笛,酒醒孤枕半江风。潮生潮落朝还暮,堪叹人生自转蓬。

露晞向晚,帘幕风轻,小院闲昼。翠迳莺来,惊下乱红铺绣。倚危墙,登高榭,海棠经雨胭脂透。算韶华,又因循过了,清明时候。倦游燕、风光满目,好景良辰,谁共携手。恨被榆钱,买断两眉长斗。忆高阳,人散后。落花流水仍依旧。这情怀,对东风、尽成消瘦。

腊尽促归心,行人及华阴。云霞仙掌出,松柏古祠深。野渡冰生岸,寒川烧隔林。温泉看渐近,宫树晚沈沈。

人形上品传方志,我得真英自紫团。惭非叔子空持药,更请伯言审细看。

长安道,人无衣,马无草,何不归来山中老。

佛身充满大千界,莲座玄谈海水翻。融摄群修证圆宽,灵通虚彻卓然存。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