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上庄访笪居士

独行深树里,细路绕茅堂。
山色迎人出,梅花度水香。
燕泥留雨气,鱼藻入天光。
住近石桥畔,村沽夜可将。

作品评述

《过上庄访笪居士》是明代盛时泰创作的一首诗词。下面是该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独自行走在茂密的树林深处,细小的小路绕过茅屋。山色迎接人们的出现,梅花散发着水中的芬芳。燕子的泥巢留下了雨水的气息,鱼儿和水草在天光中舞动。居住在石桥旁边,夜晚可以到村子里购买日用品。

诗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名叫笪的居士游历上庄的景象。诗人独自一人行走在茂密的树林中,小心翼翼地穿过茅屋旁边的小路。在这美丽的山水间,他看到了梅花盛开的景象,深深地吸引了他。他还注意到燕子的巢穴上留下了雨水的气息,水中的鱼儿和水草在阳光下闪烁。居住在石桥旁边的居士,夜晚时候可以到村子里购买所需的物品。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而凝练的语言描绘了上庄的景色和居士的生活。诗人通过细腻的描写,表达了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寂静宁谧生活的向往。他独自一人在树林中行走,感受着大自然的美丽和宁静。诗中的"山色迎人出"和"梅花度水香"描绘了山水景色和梅花的美丽,给人一种宁静祥和的感觉。

诗中的"燕泥留雨气,鱼藻入天光"则表现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细致观察。他发现燕子的巢穴上还留有雨水的痕迹,而水中的鱼儿和水草在阳光下闪烁,生动地展现了大自然的活力和美丽。

最后两句"住近石桥畔,村沽夜可将"则描绘了居士的生活。他居住在石桥附近,夜晚时候可以到附近的村子购买所需的物品,显示了他过着宁静而简朴的生活。

整首诗以简洁明了的语言,展现了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宁静生活的向往。通过对景物的描绘和细致的观察,诗人将读者带入了一个清幽宁静的世界,让人感受到大自然的美丽和宁静。这首诗表达了对自然的敬畏和对简朴生活的追求,给人以平和安宁的感受。

诗词推荐

松风朝来入梦频,公余乘兴去寻真。红尘物外长清境,白日壶中不老春。柏子灰寒烟寂寂,桃花风暖水粼粼。逍遥羽士闲如许,愧我浮名役此身。

少年天子重边功,乌帽戎衣手角弓。行遍渔阳并上谷,并无虏骑到云中。

汉代嘉唐虞,欲以儒理国。公孙谈治道,纯驳互失得。广大语尤害,开边心莫极。无怪淮南谋,日夜惮汲直。东阁礼诸贤,脱粟自为食。俗公此自文,后世有真识。

本是儒家子,学为方外事。此身恨凫短,有意求蝉蜕。犹留鼎馀药,还授人间世。从君卧山中,共谈弘景秘。

雪碗冰瓯荐茗时,萧然相与对幽姿。一生肝胆何由俗,时有清风披拂之。

气住即存神,心安自保身。谁欤二竖子,卓尔一真人。气泝如潮上,津流若酒醇。幽居幸无事,莫玩物华新。

一秋窗下少书声,目眚缠绵久未平。大德三麻如昨日,善和千卷付来生。聃兮虽视如无见,藉也于心固不盲。吹却残灯抛蠹简,拥衾危坐待天明。

君因风送入青云,我被人驱向鸭群。雪颈霜毛红网掌,请看何处不如君?

坐谈冰雪满怀秋,珍重余君学素优。每有诗情并酒兴,为平月恨与花愁。支颐万事从渠变,拂榻今宵为我留。何处青山堪卜筑,约君归种菊千头。

惯作山林客,聊游戏剧场。栗花收作烛,柏子采为香。且放高情适,都无俗事妨。人间正扰扰,只得叩空王。

从宦元知漫浪,还家更觉清真。兰亭道上多修竹,随处岸纶巾。泉冽偏宜雪茗,粳香雅称丝莼。_然一饱西窗下,天地有闲人。

妾家城南望虎墩,郎家城北白牛村。 白牛不见郎骑至,望虎何由过郭门。

扁舟惯听浪淘声,昨天危沙今日平。唯有江豚吹白浪,夜来还抱石头城。

灼灼桃花朱户低,青青梅子粉墙头。蹋歌起自春来日,直至春归唱不休。

风帘交翠篆香飘。却暑卷轻绡。最好佳辰相近,寿觞对饮连宵。仙翁未老,云中跨凤,台上吹箫。看取他年荣事,鱼轩入侍涂椒。

望见葳蕤举翠华,试开金屋扫庭花。须臾宫女传来信,云幸平阳公主家。

西湖已过百花汀,未厌相携上古城。云放连山瞻岳麓,雪消平野看春耕。临风举酒千锺尽,步月吹笳十里声。犹恨雨中人不到,风云飘荡恐神惊。

静向懒相偶,年将衰共催。前途欢不集,往事恨空来。昼景委红叶,月华销绿苔。沉思竟何有,坐结玉琴哀。

酌彼涧下水,弹此石上琴。希声应弦起,幽幽孤凤吟。曲中万里意,三叹无知音。岂但无知音?终恐无知心。

自知群从为儒少,岂料词场中第频。桂折一枝先许我,杨穿三叶尽惊人。转于文墨须留意,贵向烟霄早致身。莫学尔兄年五十,蹉跎始得掌丝纶。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