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明王鏊的《六月苦热壬子日得雨喜甚》
拼音和注音
chuáng chuáng xī xī yòu xiāo xiāo , liǎng yuè yán wēi yī xī xiāo 。
翻译及意思
词语释义
萧萧:1.形容马嘶鸣声2.[头发]花白稀疏的样子3.冷落凄清的样子。
一夕:1.一夜,一晚。2.指极短的时间。
幢幢:〈量〉房屋一座座叫一幢幢。
淅淅:象声词,形容风声,物体移动的声音。
王鏊
王鏊(1450—1524)明代名臣、文学家。字济之,号守溪,晚号拙叟,学者称震泽先生,汉族,吴县(今江苏苏州)人。十六岁时国子监诸生即传诵其文,成化十一年进士。授编修,弘治时历侍讲学士,充讲官,擢吏部右侍郎,正德初进户部尚书、文渊阁大学士。博学有识鉴,有《姑苏志》、《震泽集》、《震泽长语》。
原诗
幢幢淅淅又萧萧,两月炎威一夕消。
酷似甑山扬火帜,快如银汉泻天瓢。
乖龙久郁苍生望,淑气潜回赤土焦。
林下老人忘帝力,有年还听路傍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