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唐代李端的《茂陵村行赠何兆》
拼音和注音
rén xíng jiǔ zhōu lù , shù lǎo wǔ líng jiān 。
翻译及意思
词语释义
九州:(名)传说中的我国上古行政区划。后用作“中国”的代称。
五陵:汉代五个皇帝的陵墓,即长陵、安陵、阳陵、茂陵、平陵,在长安附近。当时富家豪族和外戚都居住在五陵附近,因此后世诗文常以五陵为富豪人家聚居长安之地五陵少年争缠头。
李端
李端(约743-782?),字正已,赵州(今河北赵县)人。少居庐山,师诗僧皎然。大历五年进士。曾任秘书省校书郎、杭州司马。晚年辞官隐居湖南衡山,自号衡岳幽人。今存《李端诗集》三卷。其诗多为应酬之作,多表现消极避世思想,个别作品对社会现实亦有所反映,一些写闺情的诗也清婉可诵,其风格与司空曙相似。李端是大历十才子之一,在“十才子”中年辈较轻,但诗才卓越,是“才子中的才子”。他的名篇《听筝》入选《唐诗三百首》。
原诗
春天黄鸟啭,野径白云间。解带依芳草,支颐想故山。人行九州路,树老五陵间。谁道临邛远,相如自忆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