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常引 以上四首见困学齐杂录

耽耽九虎隔重关。
到天上,却空还。
回首谢尘寰。
问今日、谁人姓韩。
瓜田蔬圃,竹溪松径,何地不堪闲。
且莫问长安。
比蜀都、原来更难。

作品评述

《太常引 以上四首见困学齐杂录》是元代刘云震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该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耽耽九虎隔重关,
困学齐杂录中见。
这里的“耽耽九虎”指的是被困在重重关卡中的九头虎,象征着人们在学习路上遇到的困难和阻碍。这些困难和阻碍在学习者的心中积累,形成了一本名为《困学齐杂录》的笔记。

到天上,却空还。
一些人努力攀登学术的高峰,但最终却发现那里是空无一物的。这句话表达了一种对于学术追求的无奈和失望。

回首谢尘寰,
转身回首,告别尘世纷扰。这句诗表达了作者对尘世的厌倦,希望能够远离纷杂的世俗之事。

问今日、谁人姓韩。
作者问道,今天的世界中,有谁能继承韩愈(唐代著名文学家)的志向和品格,承担起文化复兴的责任。

瓜田蔬圃,竹溪松径,何地不堪闲。
无论是瓜田蔬圃,还是竹溪松径,哪里都适合闲适的生活。这句诗表达了作者对宁静、悠闲生活的向往。

且莫问长安,
暂且不要问长安(指大都城),这里表示作者不愿意涉足权力斗争和政治纷争的世界。

比蜀都、原来更难。
与蜀都相比,长安原来更加艰难。这句诗表达了作者对长安的艰难和复杂的看法。蜀都指的是蜀汉时期的成都,被认为是一个相对安宁的地方。

这首诗词通过描绘学习难题、对世俗的厌倦和对宁静生活的向往,表达了作者对于学术追求和心灵追求的思考。作者希望远离纷扰的尘世,追求内心的宁静和自由。整首诗以简练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对现实的观察和对理想生活的追求,展现了元代文人的独立精神和对自由境界的追求。

诗词推荐

清德在人如皦日,荣名加我等浮云。漫张赞下青凉繖,不敢辽东白布裙。老惜平生惟此友,吾虽后死愧斯文。昔贤千里怀鸡絮,安得陈之董相坟。

太常

孤身万里逐流人,两见炎洲末利春。勋族每蒙朝念旧,圣恩方与士更新。忘忧自有禅心静,御瘴无先道气醇。傅野为霖非我事,愿闻雷雨跃穷鳞。

太常

山桃初熟山人摘,中有甜子如药黑。夜寒月落霜在枝,擘破猕猴不敢食。

太常

终日昏昏醉梦间,忽闻春尽强登山。因过竹院逢僧话,又得浮生半日闲。

太常

谢子姿野鹤,耸然常自昂。贪留故人饭,忘踏板桥霜。举世谬为敬,从吾醒亦狂。交游有徐庶,头白尚东墙。

太常

海内风尘涨,人间日月忙。鬓霜催晚景,杯蚁负春光。闻道花成锦,空怜鸟似簧。眼前朱墨乱,无处话愁肠。

太常

沪渎高城今已残,独余木叶洒惊湍。风云浩荡时将暮,江水萧条龙亦蟠。千里吴乡多战伐,孤舟蜀客转饥寒。弊裘涕泪兼新旧,终日思家敢怨叹。

太常

美酒浓馨客要沽,门深谁敢强提壶。苟非贤主询贤士,肯信沽人畏子獹.

太常

我去君留十载中,未曾相见及花红。他时住得君应老,长短看花心不同。

太常

先生仙去上青冥,收拾华词付六丁。遗像堂堂千古月,名公落落几晨星。文章有子传灯印,学校无人属典型。公论权衡嗟已矣,兴言及此涕交零。

太常

眼明尚见蝇头字,暑退初亲雁足灯。历历胸中千载事,莫将轻比住庵僧。

太常

一日高名遍九州,玄珠仍向道中求。郢中白雪惭新唱,涂上青山忆旧游。笙磬有文终易别,珠玑无价竟难酬。柳营迢递江风阔,夜夜孤吟月下楼。

太常

九月蝉稀九日催,年光如逐水声回。人思往事凄凉在,菊倚荒庭寂寞开。落叶偶从池上过,夕阳初傍酒边来。白衣去后无消息,雨湿东篱欲长苔。

太常

遇节思吾子,吟诗对夕曛。燕将明日去,秋向此时分。逆旅空弹铗,生涯只卖文。归帆宜早挂,莫待雪纷纷。

太常

溪岸野桥横,乌犍带犊行。无人挂书读,雨外候春耕。

太常

江湖三十载,败笠破袈裟。老面阿罗汉,全身小释迦。定无牛犯稼,不见鸟衔花。一笑西湖上,相逢且吃茶。

太常

娑婆苦,长劫受轮回。不断苦因离火宅,祗随业报入胞胎。辜负这灵台。朝又暮,寒暑争相催。一个幻身能几日,百端机巧哀尘埃。何得出头来。

太常

茑拂萝捎一树梅,玉妃无侣独裴回。好临王母瑶池发,合傍萧家粉水开。共月已为迷眼伴,与春先作断肠媒。不堪便向多情道,万片霜华雨损来。

太常

商馆非闲地,闲人偶在旁。无端声利役,有许去来忙。受雨芭蕉响,怀风{禾罢}稏香。江郊秋易盛,早献十分凉。

太常

交游星散尽,之子复南行。惜别悲杨柳,相思寄杜蘅。好山须驻锡,恶路莫贪程。近得湘中信,湘中寇未平。

太常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