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元张翥的《梅隐为蕃禧观余道士作二首(其二)》
拼音和注音
máo wū xī lín xià , bū xiān kǒng shì jūn 。
翻译及意思
词语释义
茅屋:用茅草所盖的房屋。
西林:西面的树林。寺名。在江西省·星子县·庐山麓,与东林寺相对,晋·太原中僧慧永建。后因以泛指寺院。
林下:林下línxià幽僻之境,引伸指退隐或退隐之处独此林下意,杳无区中缘。——李白《安陆寄刘绾》
张翥
张翥(1287~1368) 元代诗人。字仲举,晋宁(今山西临汾)人。少年时四处游荡,后随著名文人李存读书,十分勤奋。其父调官杭州,又有机会随仇远学习,因此诗文都写得出色,渐有名气。张翥有一段时间隐居扬州,至正初年(1341)被任命为国子助教。后来升至翰林学士承旨。
原诗
茅屋西林下,逋仙恐是君。
支筇鹤外见,哦句竹边闻。
老树春常早,空山雪不分。
道人无梦久,何处觅梨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