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和十首

楼上青山绕四垂,画桥百步引朱扉。
落成当与公同上,一看长江白练微。

作品评述

《再和十首》是苏辙的作品,他是宋代文学家、政治家,也是苏轼的弟弟。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楼上青山绕四垂,
画桥百步引朱扉。
落成当与公同上,
一看长江白练微。

中文译文:
楼上的青山环绕四周,
画桥百步引导着红扉。
当完成时,与公共分享,
一瞥长江的白练微微。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描绘了一幅山水景色,通过描写青山环绕、画桥引导红门等景物,展现了作者对自然美景的感受和表达。整首诗词以简洁的语言勾勒出了一幅山水画卷,给人以清新、宁静的感觉。

首先,"楼上青山绕四垂"描绘了楼阁高处,绿色的山峦环绕四周,形成了一片美丽的景色。这里的"四垂"意味着山峦环绕楼阁四周,让人感受到山的广袤和壮丽。

接着,"画桥百步引朱扉"描述了一座画桥,引导着人们走向红色的门扉。画桥可能是一种虚构的桥梁,象征着通往美好景色和幸福之地的桥梁。红色的门扉则给人以欢迎和温暖的感觉,似乎在邀请人们进入。

诗的后半部分,"落成当与公同上,一看长江白练微"表达了作者的心愿和期待。"落成"指的是楼阁建成,作者希望能与公共分享这美景,让更多的人共同欣赏。"长江白练微"则是描绘长江上微细的白色浪花,给人以宁静和舒缓的感觉。作者希望楼阁建成后,能够一睹长江的美景,感受到它的宁静和壮丽。

整首诗词以简洁、自然的语言描绘了山水景色,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向往,同时也表达了与公共分享和传承美好的愿望。这种对自然和人文的融合,展现了宋代文人对自然景色的独特感悟和审美追求,体现了他们对美的追求和对生活的热爱。

作者介绍

苏辙(一○三九~一一一二),字子由,一字同叔,晚号颍滨遗老,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与父洵、兄轼同以文学知名。仁宗嘉祐二年(一○五七)进士。六年,又举才识兼茂明于体用科,因乞侍父未仕。英宗治平二年(一○六五),爲大名府留守推官。神宗熙宁二年(一○六九),召爲制置三司条例司检详文字,议事每与王安石不合,出爲河南推官,歷陈州教授、齐州掌书记、签书应天府判官。元丰二年(一○七九),兄轼被罪,辙亦坐贬监筠州盐酒税。哲宗元祐元年(一○八六),入爲右司谏,寻迁起居郎、中书舍人,累迁尚书右丞。七年,擢大中大夫守门下侍郎。八年,哲宗亲政,起用新党。绍圣元年(一○九四),以元祐党人落职,出知汝州、袁州,又降授朝议大夫、分司南京,筠州居住。四年,责授化州别驾,雷州安置。元符元年(一○九八),迁循州。徽宗即位,北徙永州、岳州,復大中大夫,提举凤翔上清太平宫,定居颍昌府。崇宁中重开党禁,罢祠。大观二年(一一○八),復朝议大夫,迁中大夫。政和二年(一一一二),转大中大夫致仕,同年十月卒,年七十四。孝宗淳熙中,追謚文定。有《诗传》、《春秋传》、《栾城集》等,并行于世。《名臣碑传琬琰集》下集卷一一、《宋史》卷三三九有传。 苏辙诗,以明万历间清梦轩刊《栾城集》(其中《栾城集》五十卷,《栾城后集》二十四卷,《栾城第三集》十卷,《栾城应诏集》十二卷)爲底本。参校宋刻残本《苏文定公文集》(简称宋大字本)、宋递修本《苏文定公文集》(简称宋文集本)、明嘉靖蜀藩朱让栩刻本(简称明蜀本)、《四部丛刊》明活字本(简称明活字本)、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清道光眉州刻《三苏全集》本(简称三苏本)。新辑集外诗,另编一卷。

诗词推荐

天上佳公子,人间少吏师。文华绅笏服,名字冕旒知。剸决监州日,舂容栗社时。未成持从橐,聊复把州麾。京邑期蒙福,湓城望宠绥。朱轓临境土,竹马走童儿。去兽同均辈,蠲逋继浚之。政成遄入觐,献纳日论思。

凤箫一去几经年,古木青萝锁洞天。黠鬼不量曾窃药,真人岂碍作飞仙。细看丹灶凝烟地,知有清朝应世贤。欲下苍崖却回首,何时著我弄云泉。

问薪薪已无,问米米已空。假贷愧邻里,奔走愁仆童。乞食陶徵君,乞米平原公。昔人有如此,吾今未为穷。

地老天荒元子宅,烟霏雾结鲁公碑。

海近风云恶,城高鼓角雄。山川横惨淡,楼阁半虚空。故国千年鹤,征途万里蓬。余生犹几日,尽合付杯中。

九枝灯在琐窗空,希逸无聊恨不同。晓梦未离金夹膝,早寒先到石屏风。遗簪可惜三秋白,蜡烛犹残一寸红。应卷鰕帘看皓齿,镜中惆怅见梧桐。

我爱梅花不忍摘,清香却解逐人来。风露肌肤随处好,不知人世有尘埃。

荆溪白石出,天寒红叶稀。山路元无雨,空翠湿人衣。

往时陆荆门,自是天下雄。徒隶解散尽,何处寻樊翁。遂令一世士,默默逃虚空。至今大堤上,叶叶皆春风。

大千堆七窦,不及黄头老。刹刹等微尘,当□日杲杲。

飞锡真游戏,论诗解往还。一声狮子吼,十里道场山。绿竹静无语,白云长自閒。赵州应路滑,无复叹间关。

五马渡江一马龙,东邸观阙森开张。穆将祀余感生皇,渡以瞟怒威灵仰。十一景纬生寒芒,天人南下南斗傍。朝与龙飞暮龙翔,翠蓬三度黄尘扬。灵宫特立天中央,湖眉海眼东西望。地柱不顷天乳长,黄须仙伯古冠裳。龙脑宝藏声琅琅,上清净扫赤尾蜉。六龙在天天下昌,山君海孤纷来王。

阴云薄暮上空虚,此夕清光已破除。只恐异时开霁后,玉轮依旧养蟾蜍。

子有新岁庆,独此苦寒归。夜叩竹林寺,山行雪满衣。深炉正燃火,空斋共掩扉。还将一尊对,无言百事违。

草堂存老我,茅屋著而翁。门户两家异,溪山一趣同。夜炉榾柮火,春阁杏花风。何惜盟吟社,浮尘付过鸿。

栩栩齁齁睡足仙,华山浓睡一千年。龟儿不食龙儿蛰,睡里人间变海田。

蟋蟀鸣洞房,梧桐落金井。为君裁舞衣,天寒剪刀冷。妾有罗衣裳,秦王在时作。为舞春风多,秋来不堪著。

紫塞风高直北秋,黄河水自向东流声。穆王御马还宫日,沲经内封疆只属周。

炎图第一相萧公,王谢风流愧下风。力正君臣先伪楚,不将金锦问和戎。输忠自昔忘夷险,注意如今见始终。驻马佳城天莫问,寒空惨淡没孤鸿。

放浪宇宙间,世事笑局促。骎骎影中人,不受时采录。奄然长夜归,赍志空山木。昔日堂上欢,今夕堂下哭。哭之欲其生,予亦不自觉。天道元无私,纷纷徒宠辱。素心惟坡仙,一死万事足。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