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夜啼

墙外雨肥梅子,阶前水绕荷花。
阴阴庭户熏风满,水纹簟、怯菱芽。
春尽难凭燕语,日长惟有蜂衙。
沈香火冷珠帘暮,个人在、碧窗纱。

作品评述

《乌夜啼》是一首宋代诗词,作者是程垓。下面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墙外的雨滋润了肥美的梅子,
阶前的水环绕着盛开的荷花。
庭院里阴阴的香气充满了空气,
水面上泛起涟漪,轻轻拍打着莲叶。
春天即将结束,难以依靠燕子的歌语,
白天漫长,只有蜜蜂在繁忙的蜂房。
沉香已经燃尽,珠帘在黄昏时分变冷,
我独自一人,坐在碧绿的窗帘后。

诗意:
《乌夜啼》描绘了一个安静的夜晚景象,表达了作者内心深处的孤寂和寂寞之情。诗中通过描绘雨肥的梅子、水绕的荷花等自然景物,展现了春天即将过去的景象。庭院中充满了阴阴的香气,使人感到幽静和宁静。然而,春天的离去和长日的孤寂只能依靠蜜蜂的忙碌来填补。最后,诗人坐在碧绿的窗帘后,感到孤独和冷寂。

赏析:
《乌夜啼》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意象的运用,创造了一种静谧的夜晚氛围,让读者感受到作者内心的孤寂和寂寞。诗中的自然景物和生活细节都被用来表达情感,如墙外雨肥的梅子、阶前环绕的荷花、庭院中弥漫的香气和水面上的涟漪等。这些描写既展示了自然界的美丽,又突出了作者的孤独感。诗中的春尽和日长暗示了时间的流逝和无常,而蜜蜂的繁忙则成为孤独的对比,凸显了人们在繁忙中感受到的空虚和孤独。最后两句诗中的沉香、珠帘和碧窗纱更加强调了冷寂和孤独的氛围,使整首诗更具意境和内涵。

总体而言,这首诗词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情感的表达,展现了作者内心的孤寂和寂寞。同时,通过自然景物的描绘和细节的展示,增添了诗词的意境和美感。

诗词推荐

玉堂元不閟英灵,地主还从此地生。千里棂高人独立,九宗山峙月双清。洋洋水薤临民意,猎猎霜林战叶声。如许高情谁与拟,玉梅枝外看参横。

乌夜啼

草堂前有山,一见一相宽。处世贵僧静,青松因岁寒。他山逢旧侣,尽日话长安。所以闲行迹,千回绕药栏。

乌夜啼

花发千枝月一轮,天将花月付闲身;或为月主为花主,才作花宾又月宾。月下花会我留酌,花前月不厌人贫;好花好月知多少?弄月吟花有几人?

乌夜啼

南宗要勘北机关,踏遍江湖淮浙山。始信广东元有佛,打包依旧更南还。

乌夜啼

父子名相继,如君又出奇。乾坤钟秀气,湖海诵新诗。放鹤春风远,横琴夜月迟。未应随大隐,闲过圣明时。

乌夜啼

三清门户出无猜,自是凡夫不肯来。月魄日魂为道路,虎泉蛇火作梯媒。三田勤固元精种,一鼎坚牢后却开。无质自然生有质,真胎能解结灵胎。

乌夜啼

南云走冷圭,北籁号空木。年年任霜霰,不减筼筜绿。

乌夜啼

诸父论交久,忘年许与盟。登山陪蹑屐,泛月共飞觥。来往开三径,安闲羡一生。山深凄薤露,愁忆醉歌声。

乌夜啼

天下风物佳,莫出吴与越。新罢吴官来,又随越舸发。连宰吴越间,皆迩蛟鼍窟。伯氏复同郡,邑境接民垡。宁将内隔外,正似肉附骨。姚江遗鱼蟹,嵇山奉笋蕨。足得相交欢,高堂未华发。送子意不尽,念逐有明月。

乌夜啼

剡藤新织就,一榻共清凉。琥珀珍难得,龙头贵莫当。不辞拳石冷,宁羡锦囊香。梦觉华胥乐,神怡四体康。

乌夜啼

春风才扇已微和,灯市新年笑语多。时有老农行拾穗,岂无太史笔归禾。少留楼上三通鼓,休记云间第一歌。传说遨头诗句好,曹刘墙短不难过。

乌夜啼

帝乡岁云暮,衡门昼长闭。五日免常参,三馆无公事。读书夜卧迟,多成日高睡。睡起毛骨寒,窗牖琼花坠。披衣出户看,飘飘满天地。岂敢患贫居,聊将贺丰岁。月俸虽无余,晨炊且相继。薪刍未阙供,酒肴亦能备。数杯奉亲老,一酌均兄弟。妻子不饥寒,相聚歌时瑞。因思河朔民,输税

乌夜啼

殿陛程文被十行,要搜鲠论献朝堂。点头只欠饶三好,强项须教受一章。耿耿古心憎肮脏。茫茫俗眼笑荒唐。大官羊肉非吾羡,一筹藜羹劣可尝。

乌夜啼

寄我端溪玉一弯,文房取友此其端。眼中厌持珊瑚树,掌上忻擎紫马肝。底用千金求国手,拟封九锡霸词坛。他时游宦南州路,免载囊中只石还。

乌夜啼

芰荷深处小壶天,时见征帆破晚烟。非主非宾和气裹,似晴似雨绿阴边。凭阑笑语惊鱼鸟,信步游行废管弦。剩喜利名尘不到,持竿柳下问渔船。

乌夜啼

儿女需京缬,经时买未归。似嫌无艾虎,不肯换生衣。

乌夜啼

独鹤声哀羽摧折,沙头一点留残雪。三山侣伴能远翔,五里裴回忍为别。惊群各畏野人机,谁肯相将霞水飞。不及川凫长比翼,随波双泛复双归。碧海沧江深且广,目尽天倪安得住。云山隔路不隔心,宛颈和鸣长在想。何时白雾卷青天,接影追飞太液前。

乌夜啼

风摆柳梢云未乾,痴云妒日正娇寒。儇香公子新鸳侣,那肯兴心客路难。

乌夜啼

鼓子花堪爱,疏葩淡碧时。未陪葵向日,且伴菊当篱。土厚根条远,凉多世俗希。可怜红槿类,无益自衰迟。

乌夜啼

自得田园趣,临溪屋数椽。最堪犂钓处,只在水云边。细雨归庄犊,斜阳晒网船。烹鲜供一饱,垂老正相便。

乌夜啼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