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怀十首微云淡河汉疏雨滴梧桐为韵

饥来讵堪忍,振履商颂歌。
时人不料理,政可著岩阿。
喻龟且曳尾,劝公无渡河。
一朝失脚去,宁得此婆娑。

作品评述

《秋怀十首微云淡河汉疏雨滴梧桐为韵》是宋代诗人杨冠卿的作品。这首诗通过描绘秋天的景色,表达了作者内心的思考和感慨。

诗词的中文译文:
秋天的思绪十首微云淡,河汉疏雨滴梧桐为韵。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以秋天的景色为背景,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了作者内心的情感和思考。

诗中的“微云淡”描绘了秋天天空的飘渺和晴朗,给人一种宁静和悠远的感觉。而“河汉疏雨滴梧桐”则以细雨点滴打湿了梧桐树叶的形象,表达了秋雨的清凉和温柔。

在诗的后半部分,作者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写,展现了自己内心的思考和感慨。诗中的“饥来讵堪忍,振履商颂歌”表达了作者对社会现实的不满和对改变的渴望,希望能够振作起来,用商颂的歌声来唤起人们的意识。

然而,“时人不料理,政可著岩阿”的描写则表达了作者对时人冷漠和政治腐败的失望和痛心。喻龟且曳尾,劝公无渡河”,通过比喻龟的行为,告诫人们不要贪图眼前的利益而忽略了大局,劝人们不要冒险渡过河流。

最后两句“一朝失脚去,宁得此婆娑”,则表达了作者对于现实的反思和对人生的思考。作者意味深长地提醒人们不要轻易放弃现有的稳定和安逸,因为一旦失去,也许无法再找回如此美好的事物。

整首诗通过秋天的景色描绘,以及对社会现实和人生的思考,表达了作者对于社会和人生的思索和感慨。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与人生和社会的对比,诗中流露出一种深邃的哲理和寓意,引发读者对于人生和社会的思考。

作者介绍

杨冠卿(一一三八~?),字梦锡,江陵(今属湖北)人。尝举进士,官位不显,以诗文游各地幕府。与范成大、陆游等多有唱和。撰有《客亭类稿》、《草堂集》等。清四库馆臣据旧刊《客亭类稿》巾箱小字本,并补缀《永乐大典》所收诗文,釐爲《客亭类稿》十四卷,其中诗三卷。事见本集有关诗文。 杨冠卿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客亭类稿》爲底本。校以宋刊巾箱本(简称巾箱本,藏北京图书馆)、影印文津阁本(简称文津本)等。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诗词推荐

阶下饥禽啄嫩苔,野人方倒病中杯。寒蔬卖却还沽吃,可有金貂换得来。

真人宫对青楼起,面面青楼俯江水。楼上箜篌楼下船,大堤花暖汉江烟。汉江估客青楼妾,十五蛾眉娇可怜。白铜小唱《黄金缕》,对客还成可怜语。垆头客醉不留行,明道峰望云雨。

秧田多种八月白,草树初开九里香。但得有牛横短笛,一蓑春雨自农桑。

嘉宾饮兴未阑残,却倩纤纤奉雪团。一笑举杯邀月姊,为渠聊贷广寒寒。

主翁面貌不堪夸,却是书中意味华。因地成楼平似陟,开林见树直仍斜。竟日清幽来佛寺,有时问答觉人家。厌随权势贪情话,算杀把鸡愧满车。

八紘云静明寥泬,夜永松堂对寒月。调残片叶坠虚庭,冷寂何人立深雪。因忆钱唐郜禅者,十载岩栖曾未下。分飞谁谓绝相同,远念冥冥欲奚写。忽闻赴请之仙都,声光蔼蔼登清途。孰云天骥骤方外,自笑大鹏离海隅。干坤窄,干坤窄,湛卢潜射斗牛白。茫茫无限未归人,到必为时除点额。

休赌休饮保人。减些烟焰少婪尘。能搜己过为长便,不见他非获好因。惊宠辱,乐清贫。修心养性惜精神。常凭如此成功行,明月清风作友真

碧烟秋寺泛潮来,水浸城根古堞摧。尽日伤心人不见,石榴花满旧琴台。

客程言浩渺,念此道里赊。秋林伤客情,霜叶色胜花。溪鱼不论钱,我饥岂无涯。何当见升平,四海如一家。

小住初为旬月期,二年留滞未应非。寻碑野寺云生屦,送客溪桥雪满衣。亲涤砚池余墨渍,卧看炉面散烟霏。他年游宦应无此,早买渔蓑未老归。

深院海棠,谁倩春工染就。映窗户、烂如锦绣。东君何意,便风狂雨骤。堪恨处,一枝未曾到手。今日乍晴,匆匆命酒。犹及见、胭脂半透。残红几点,明朝知在否。问何似,去年看花时候。

纷纷朝市利名忙,唯有山林与寄长。枢相好奇聊玩物,道人弄笔欲专房。方嫌小景鲛绡窄,忽辱新诗茧纸香。潭府炎范无著处,聊将三伏助清凉。

幽深谁掩关,清净自多闲。一雨收众木,孤云生远山。花萎绿苔上,鸽乳翠楼间。岚霭燃香夕,容听半偈还。

一树青青桂子荣,广寒宫殿玉为楹。不知天上何年堕,故使人间有种生。风影碎摇签帙爽,露华倒洗华头清。寸田更与加培埴,收取天香染姓名。

良辰不可久,飞幰会华馆。雕俎陈前,羽觞劝引满。危柱瑟难和,急轸琴失近。含思以亮激,响入凌霄汉。四坐听我歌,歌罢倚长欢。勿遣歌声悲,悲多听者惨。振辔腾康庄,及此岁未晏。

雪月共高寒,求多意未阑。林逋五品服,宋璟九还丹。老友松筠健,贤宗鼎鼐酸。任渠蜂闹,难作武陵看。

河水清兮有县特,东方作矣未解襦。寄声卿自用卿法,我独举酒留诗臞。

人平不语,水平不流。嘉州大象,陕府铁牛。莫怪扶桑最先照,大都家住海门洲。

荷叶莲枝水面齐,采花归去夕阳低。绿芜一道分南北,犹有歌声绕大堤。

四时花木巧玲珑,夹路纷纷紫映红。步障不须西蜀锦,相公行处裹春风。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