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曾子固倅越得燕字

醉翁门下土,杂遝难为贤。
曾子独超轶,孤芳陋群妍。
昔従南方来,与翁两联翩。
翁今自憔悴,子去亦宜然。
贾谊穷适楚,乐生老思燕。
那因江鲙美,遽厌天庖膻。
但苦世论隘,聒耳如蜩蝉。
安得万顷池,养此横海鳣。

作品评述

《送曾子固倅越得燕字》是一首宋代苏轼的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醉翁门下土,杂遝难为贤。
曾子独超轶,孤芳陋群妍。
昔従南方来,与翁两联翩。
翁今自憔悴,子去亦宜然。

贾谊穷适楚,乐生老思燕。
那因江鲙美,遽厌天庖膻。
但苦世论隘,聒耳如蜩蝉。
安得万顷池,养此横海鳣。

诗词的中文译文如下:

醉酒的老人在门前的土地上,杂乱无章的事物难以使人变得聪明。曾子独自一人超越了众多的才子,他的才华孤芳自赏,不受世俗的迎合与妆饰的束缚。曾子从南方来,与醉酒的老人相识并相互欣赏。如今老人自己也憔悴不堪,曾子离去也是理应的。

贾谊在贫困中适应了楚国的生活,乐生老了却思念燕国。是什么让他厌恶了天庖膻的美味?只因为他受够了世俗的争议和喧嚣,这些议论像蜩蝉一样嘈杂刺耳。他希望能拥有一片万顷的池塘,养育起横渡大海的鳣鱼。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两位不拘世俗的人物:曾子和醉翁。曾子是一个才华出众、独立自主的人,他的才华与众不同,与醉翁相交并互相赞赏。醉翁则是一个酒醉常态的老人,他不顾世俗的杂乱和繁琐,心境自由自在。这两个人物形成鲜明的对比,突出了曾子的独特性格和才华。

诗中还描绘了贾谊和乐生这两个历史人物。贾谊是汉代的文学家、政治家,曾任楚国相,他在贫困中适应了楚国的生活。乐生则是战国时期的思想家,他老了却思念燕国。这两个人物的描写进一步强调了曾子的独特性格和才华,以及他与醉翁的交往。

整首诗以曾子为主线,通过对比和描写其他人物,表达了对独立、自由和超越世俗的赞美。曾子的独特才华使他超越了其他人,他不受世俗的束缚,保持了自己的独立个性。醉翁则是一个象征自由和豁达的形象,他与曾子的相识和赞赏进一步凸显了曾子的特殊地位。

诗的最后两句表达了作者对理想境界的向往。作者希望能拥有一片广阔的池塘,养育起能横渡大海的鳣鱼。这里的池塘和鳣鱼象征着宽广的心境和高尚的品质,是对理想境界的追求。通过这样的对比和意象,诗词表达了对独立、自由和超越世俗的向往。

整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描绘了曾子与醉翁以及贾谊与乐生这些历史人物之间的关系,通过对比和隐喻展现了曾子的独特性格和才华,以及对独立自由的赞美。诗词意境清新,情感真挚,表达了作者对自由、独立和高尚品质的向往,同时也反映了宋代士人对于超越世俗的追求与思考。

作者介绍

苏轼(一○三七~一一○一),字子瞻,一字和仲,自号东坡居士,眉山(今属四川)人。仁宗嘉祐二年(一○五七)进士。六年,试制科,授签书凤翔府节度判官厅事。英宗治平二年(一○六五),除判登闻鼓院,寻试馆职,除直史馆。三年,父洵卒,护丧归蜀。神宗熙宁二年(一○六九),服除,除判官告院兼判尚书祠部,权开封府推官。四年,通判杭州。歷知密州、徐州。元丰二年(一○七九),移知湖州,乌臺诗案狱起,贬黄州团练副使。四年,移汝州团练副使。八年春,得请常州居住,十月知登州。寻召除起居舍人。哲宗元祐元年(一○八六)迁中书舍人,改翰林学士。四年,知杭州。六年,除翰林学士承旨,寻知颍州。歷知扬州、定州。绍圣元年(一○九四),贬惠州。四年,再贬儋州。徽宗即位,赦还,提举玉局观。建中靖国元年,卒于常州,年六十六(按:轼生于仁宗景祐三年十二月十九日,时已入公元一○三七年)。孝宗时謚文忠。有《东坡集》四十卷、《后集》二十卷、《和陶诗》四卷等。《宋史》卷三三八有传。 苏轼诗,卷一至卷四六,以清道光刊王文诰《苏文忠公诗编注集成》爲底本,卷四七、四八,以清干隆刊冯应榴《苏文忠诗合注》爲底本。校以宋刊半叶十行本《东坡集》《东坡后集》(残,简称集甲)、宋刊半叶十二行本《东坡集》《东坡后集》(残,简称集乙,集甲、集乙合称集本)、宋眉山刊《苏文忠公文集》(残,简称集丙)、宋黄州刊《东坡先生后集》(残,简称集丁),宋刊《东坡先生和陶渊明诗》(简称集戊)、宋刊《集注东坡先生诗前集》(残,简称集注)、宋嘉泰刊施元之、顾禧《注东坡先生诗》(残,简称施甲)、宋景定补刊施、顾《注东坡先生诗》(残,简称施乙,施甲、施乙合称施本)、宋黄善夫家塾刊《王状元集百家注分类东坡先生诗》(简称类甲)、宋泉州刊《王状元集百家注分类东坡先生诗》(残,简称类乙)、元务本书堂刊《增刊校正王状元集注分类东坡先生诗》(简称类丙,类甲、类乙、类丙,合称类本)、明成化刊《东坡七集》(简称七集)、明万历刊《重编东坡先生外集》(简称外集)、清查慎行《补注东坡编年诗》(简称查注)、清冯应榴《苏文忠诗合注》(简称合注)。参校资料一爲金石碑帖和着录金石诗文的专着的有关部分;一爲清人、近人的苏诗校勘批语,其中有何焯所校清康熙刊《施注苏诗》(简称何校),卢文弨、纪昀所校清干隆刊查注(分别简称卢校、纪校),章钰所校缪荃孙覆明成化《东坡七集》(简称章校)。卷四八所收诗篇除《重编东坡先生外集》外,还分别採自《春渚纪闻》、《侯鲭录》等书,亦据所采各书及有关资料进行校勘。新辑集外诗,编爲第四九卷。起仁宗嘉祐四年己亥十月,公按:谓苏轼还朝,侍宫师按:谓苏洵自眉山发嘉陵,下夔、巫,十二月至荆州作。

诗词推荐

朝随寒云度阴山,暮指落月槌函关。函关牡钥泥为丸,阴山侠客铁作肝。秦如虎狼生羽翰,飞食六国俱创残。生角雨粟怜吾丹,舍生取义我则安。古剑错落黄金鐶,剑光苦短不足看。雕弓矢矫乌犀盘,弓弦易折不足弯。右攜地图墨漫漫,左提髑髅血斑斑。祖龙见此生欢颜,便可快意须臾间。

张侯守辰溪,作馆清溪上。峻趾拥崇冈,跋海鳌足壮。石嶝盘山回,游人出屏障。林壑互蔽亏,昏明各异状。辰溪俯洞夷,登临少佳况。不知自何人,於此废真赏。洼池失蛟龙,破屋藏魍魉。如持万黄金,弃之在污壤。张侯一芟扫,耳目复清旷。坤倪伏诙谲,闪倐见气象。素壁照清秋,檐牙

荷橐相从两掖西,清尘自不间污泥。恩颁玉醴同沾醉,坐簇宫花任折携。幸接剧曹联四选,曾观大笔赋三题。因吟将相门生咏,牛白声名便欲齐。

散发空林下,人间事不知。风高蕙帐冷,天远鹤书迟。瓶尽花朝酒,扃残寒夜棋。无由访幽趣,踪迹阻江湄。

人间尘断,雨外风回,凉波自泛仙槎。非郭还非_,闲莺燕、时傍笑语清佳。铜壶花漏长如线,金铺碎、香暖檐牙。谁知道、东园五亩,种成国艳天葩。主人汉家龙种,正翩翩迥立,雪纻乌纱。歌舞承平旧,围红袖、诗兴自写春华。未知三斗朝天去,定何似、鸿宝丹砂。且一醉、朱颜相庆,

六朝遗迹此空存,城压沧波到海门。万里江山来醉眼,九秋天地入吟魂。于今玉树悲歌起,当日黄旗王气昏。人事不同风物在,怅然犹得对方樽。

绿囊方底殿屏东,密使潜书昼夜通。落尽仙桃春不管,更教双燕舞西风。

亢龙泄流津,津融身自化。苍鳞困摧剥,古鬣渐凋谢。无地逃斧斤,岂愿耀深夜。万牛空回首,踌躇叹广厦。

午位星杓正,人间令节同。四时和玉烛,万物被薰风。

在昔功名会,凌烟有老臣。几人扶日月,一角见麒麟。共泣中原泪,宁为去国宾。西风几黄壤,松柏独轮囷。

风烟漠漠路漫漫,迢递偏嗟作客难。茂苑音书千里隔,彭城月色两宵看。星涵河影垂平野,水触洪声泻急滩。更倚五云瞻北斗,清辉玉宇不胜寒。

绝顶新秋生夜凉,鹤翻松露滴衣裳。前村月照半江水,僧在翠微开竹房。

孚若如天马,轩昂不可羁。为贫疏饮客,因病出名姬。

连城为宝重,茂宰得才新。山雉迎舟楫,江花报邑人。论交翻恨晚,卧病却愁春。惠爱南翁悦,馀波及老身。

寺小经年久,地偏人到稀。山光含野色,泉脉出林霏。老树藏金粟,繁枝长绿衣。门前千岁柏,长日映清晖。

自断余生更不疑,三间茅屋大江陲。会降前代李长吉,只有后身韩退之。群羊正饱官厨肉,野饭宁忘环堵葵。能事阿穰今落寞,何人便捉画沙锥。

括田驰檄遍封提,分得清官照锦衣。百里春风生几案,千村甘雨自锄犁。江南地狭人民夥,燕北天遥日月低。归觐九重如雇问,尚歌云汉劳遗黎。

向来刀笔充书佐,岁晚衣巾学道流。毕竟贤于人一着,醉中梦里忽回头。

璧水还多士,文锋岂易戡。积分升以内,优占斗维南。天府荣登四,人材况有三。秀钟蕞尔地,如许富奇男。

那识春将暮,山头踯躅红。潮生芳草远,鸟灭夕阳空。乌贼家家饭,槽船面面风。三吴穷海地,客恨极难穷。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