偈颂十八首

惆怅杜鹃鸟,哀哀昼夜啼。
落花飞絮怨流水,芳草懊恨迷东西。
呜呼,春光浩荡可吊而不可送,醉倒愁人烂似泥。
若匪丹山凤,徒劳语楚鸡。

作品评述

《偈颂十八首》是宋代释如净创作的一首诗词,描述了作者对自然景物的感慨和对人生的思考。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惆怅杜鹃鸟,哀哀昼夜啼。
杜鹃鸟孤独地啼叫,悲伤的声音在白天和黑夜中不断回荡。
这句描绘了杜鹃鸟孤独无助的形象,通过哀怨的啼声表达出作者内心的忧伤和无奈。

落花飞絮怨流水,芳草懊恨迷东西。
飘落的花瓣和飞舞的絮毛对着流水诉说着遗憾,芳草也为被迷惑的方向而懊恼不已。
这句诗意象征着岁月无情的流逝和人生的无常,无论是花瓣还是絮毛,都在转瞬间失去了原本的位置和方向。芳草的懊恼则表达了人们在追求自己的目标时常常迷失自己,感到无所适从的心情。

呜呼,春光浩荡可吊而不可送,醉倒愁人烂似泥。
啊,春光美好而持久,可是它不会停留,只能欣赏而不能长久拥有,令人陷入哀愁之中。
这句诗表达了作者对春光美好的赞美和对光阴易逝的感叹。春光浩荡而美丽,但它无法永恒存在,只能成为回忆和怀念。醉倒愁人烂似泥的描写,则展现了作者内心的忧愁和无奈。

若匪丹山凤,徒劳语楚鸡。
如果没有丹山上的凤凰,楚国的鸡只是徒劳而空的鸣叫。
这句诗意象征了凤凰和普通鸡的对比。丹山上的凤凰是神圣而高贵的象征,而楚国的鸡则平凡而普通。作者通过这样的对比,表达了自己的无奈和自卑,感叹自己的言辞无法与伟大的人物相提并论。

《偈颂十八首》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抒发了作者对人生无常和短暂的思考和感慨。诗中以杜鹃鸟、落花、飞絮、芳草等形象,反映出人们在面对变化和迷失时的无奈与忧伤。同时,诗中也透露出作者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对生命短暂性的领悟,展现了一种深沉而哀愁的情感。

作者介绍

释如净,字长翁(《中国佛学人名辞典》),俗姓俞,明州苇江(今浙江宁波)人。初自芙蓉山至明州雪窦山谒智鑑禅师,相侍十五年。宁宗嘉定三年(一二一○)受请住建康府清凉寺。迁台州瑞巖寺、临安府净慈寺、庆元府瑞巖寺,再住净慈寺。晚受诏住庆元府天童山景德寺。爲青原下十六世,雪窦智鑑禅师法嗣。约卒于理宗宝庆间,行脚四十余年,卒年六十六(《语录·辞世颂》)。有《天童如净禅师语录》二卷、《天童如净禅师续语录》一卷,收入《续藏经》。事见《语录》、《续语录》及所附《观音导利兴圣宝林寺入宋传法沙门道元记》。 如净诗,以辑自《语录》、《续语录》者依原卷次编爲三卷,辑自他书者附于卷末。

诗词推荐

指庭前、翠云金雨。霏霏香满仙宇。一清透彻浑无底,秋水也无流处。君试数。此样襟怀,顿得乾坤住。闲情半许。听万物氤氲,从来形色,每向静中觑。琪花落,相接西池寿母。年年弦月时序。荷衣菊佩寻常事,分付两山容与。天证取。此老平生,可向青天语。瑶卮缓举。要见我何心,西

自问从初,少年如何,每每所为。好细寻重想,当时做作,恐违天地,或昧神祗。及至如今,恁貌颜将耄,限尽临头著甚医。还知否,有圣贤三教,莫也堪随。*中认这慈悲。更长*名香寝见知。把净清灵密,耀明囗显,一齐速练,下手修持。口印金科,心传玉诀,旧业除消诚未迟。搜前路

万叠云山飞不雁。

栅新飞观走狐嗥,楼鹤洲鹦贺此遭。整暇旌旗登巀页,奔波舟楫笑嗷嘈。宅中平后规摹拓,烛理明时运量高。须信是间天地似,词人云梦特秋毫。

乌程霜稻袭人香,酿作春风霅水光。时复中之徐邈圣,无多酌我次公狂。

疆事须长算,朝家得实能。坐来酬万务,心地自虚凝。

鞠育保让,母道备矣。密赞亲傅,德其至矣。彩服来朝,慈容有喜。既受鸿名,又多受祉。

别我就蓬蒿,日斜飞伯劳。龙门流水急,嵩岳片云高。叹命无知己,梳头落白毛。从军当此去,风起广陵涛。

长嗟珍果滞遐方,好种华林奉帝王。夏簟满风罗秀色,晓梯乘露摘新香。泼霞乍染愁将变,烹玉才凝忍更尝。正在临节病痟甚,忽蒙佳惠敢相忘。

抱枕无言语,空房独悄然。谁知尽日卧,非病亦非眠。

四顾无边鸟不飞,大波惊隔楚山微。纷纷雨外灵均过,瑟瑟云中帝子归。迸鲤似棱投远浪,小舟如叶傍斜晖。鸱夷去后何人到,爱者虽多见者稀。

駈駈席不蹔安时。勤苦终朝景易移。达得物情深道理,无为堪作后人命。

日高庭院杨花转,闲淡春风。莺语惺忪。似笑金屏昨夜空。娇慵未洗匀妆手,闲印斜红。新恨重重。都与年时旧意同。

荆溪溪水清无底,下有乱石白齿齿。东坡先生所止居,想像神游应不死。后来高躅嗣者谁,东门孙氏贤埙篪。不惟文采风流是,酿酒喜客俱似之。忆昨为官在吴里,三年徵逐一日尔。诗传活法付乃兄,酒有名方属吾弟。当时酿熟曾入唇,大孙绝叹能逼人。世间名贤久难辨,顾恐石室来乱真。

雪面淡眉天上女,凤箫鸾翅欲飞去。玉山翘翠步无尘,楚腰如柳不胜春。

绕枕蚊相聒,翻釭鼠自忙。早衰秋梦乱,不寝晓更长。赋拟骚人屈,吟成病客庄。安心无可觅,随处且为乡。

江上被花恼不彻,无处告诉只颠狂。走觅南邻爱酒伴,经旬出饮独空床。稠花乱蕊畏江滨,行步欹危实怕春。(畏 一作:裹)诗酒尚堪驱使在,未须料理白头人。江深竹静两三家,多事红花映白花。报答春光知有处,应须美酒送生涯。东望少城花满烟,百花高楼更可怜。谁能载酒开金盏,唤

无言独倚楼,故人在心头。几作宵中梦,多生别后愁。溪声疏竹下,月色一庭秋。此景皆诗料,何时共唱酬。

处世若大梦,胡为劳其生。所以终日醉,颓然卧前楹。觉来盼庭前,一鸟花间鸣。借问此何时,春风语流莺。感之欲叹息,对酒还自倾。浩歌待明月,曲尽已忘情。

世居江表卧烟霞,致政官资美莫加。圣代旌门崇孝义,御书堆阁绝生涯。衣冠济济皆稽古,儿侄熙熙尽克家。我忝转输巡按暇,因留诗句记荣华。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