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孙莘老七绝

乌程霜稻袭人香,酿作春风霅水光。
时复中之徐邈圣,无多酌我次公狂。

作品评述

《赠孙莘老七绝》是苏轼在宋代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乌程霜稻袭人香,
酿作春风霅水光。
时复中之徐邈圣,
无多酌我次公狂。

诗意:
这首诗描绘了农田的美景和对友人的赞美。诗人通过描写乌程的霜稻香气和春风在霅水上的光辉,表达了对自然景观的赞叹和欣赏之情。然后,诗人提到了徐邈圣,他是当时的一位知名文人,表示自己对他的崇敬之情。最后,诗人自谦地说自己无法与徐邈圣相比,但仍然希望能与友人共饮。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的七绝形式表达了诗人的情感和对自然景观的赞美。诗人通过描绘乌程的霜稻香气和春风在霅水上的光辉,展示了他对自然美的敏锐观察和细腻的描绘能力。这些描写使读者能够感受到丰富的感官体验,仿佛能闻到稻香和感受到春风的轻拂。

在描写自然之后,诗人通过提到徐邈圣,展示了他对这位文人的敬仰之情。徐邈圣可能是当时的一位知名文化人物,他的名字的提及使诗词增添了一层文化内涵。最后,诗人自谦地表示无法与徐邈圣相比,但仍然期望与友人共享美酒畅谈。

整首诗以简洁而清新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对自然景观和友情的赞美之情,展示了苏轼独有的情感表达和细腻的观察力。这首诗在表达情感的同时,也蕴含了对自然与人文的思考,使读者在欣赏之余也能深入思考和感悟。

作者介绍

苏轼(一○三七~一一○一),字子瞻,一字和仲,自号东坡居士,眉山(今属四川)人。仁宗嘉祐二年(一○五七)进士。六年,试制科,授签书凤翔府节度判官厅事。英宗治平二年(一○六五),除判登闻鼓院,寻试馆职,除直史馆。三年,父洵卒,护丧归蜀。神宗熙宁二年(一○六九),服除,除判官告院兼判尚书祠部,权开封府推官。四年,通判杭州。歷知密州、徐州。元丰二年(一○七九),移知湖州,乌臺诗案狱起,贬黄州团练副使。四年,移汝州团练副使。八年春,得请常州居住,十月知登州。寻召除起居舍人。哲宗元祐元年(一○八六)迁中书舍人,改翰林学士。四年,知杭州。六年,除翰林学士承旨,寻知颍州。歷知扬州、定州。绍圣元年(一○九四),贬惠州。四年,再贬儋州。徽宗即位,赦还,提举玉局观。建中靖国元年,卒于常州,年六十六(按:轼生于仁宗景祐三年十二月十九日,时已入公元一○三七年)。孝宗时謚文忠。有《东坡集》四十卷、《后集》二十卷、《和陶诗》四卷等。《宋史》卷三三八有传。 苏轼诗,卷一至卷四六,以清道光刊王文诰《苏文忠公诗编注集成》爲底本,卷四七、四八,以清干隆刊冯应榴《苏文忠诗合注》爲底本。校以宋刊半叶十行本《东坡集》《东坡后集》(残,简称集甲)、宋刊半叶十二行本《东坡集》《东坡后集》(残,简称集乙,集甲、集乙合称集本)、宋眉山刊《苏文忠公文集》(残,简称集丙)、宋黄州刊《东坡先生后集》(残,简称集丁),宋刊《东坡先生和陶渊明诗》(简称集戊)、宋刊《集注东坡先生诗前集》(残,简称集注)、宋嘉泰刊施元之、顾禧《注东坡先生诗》(残,简称施甲)、宋景定补刊施、顾《注东坡先生诗》(残,简称施乙,施甲、施乙合称施本)、宋黄善夫家塾刊《王状元集百家注分类东坡先生诗》(简称类甲)、宋泉州刊《王状元集百家注分类东坡先生诗》(残,简称类乙)、元务本书堂刊《增刊校正王状元集注分类东坡先生诗》(简称类丙,类甲、类乙、类丙,合称类本)、明成化刊《东坡七集》(简称七集)、明万历刊《重编东坡先生外集》(简称外集)、清查慎行《补注东坡编年诗》(简称查注)、清冯应榴《苏文忠诗合注》(简称合注)。参校资料一爲金石碑帖和着录金石诗文的专着的有关部分;一爲清人、近人的苏诗校勘批语,其中有何焯所校清康熙刊《施注苏诗》(简称何校),卢文弨、纪昀所校清干隆刊查注(分别简称卢校、纪校),章钰所校缪荃孙覆明成化《东坡七集》(简称章校)。卷四八所收诗篇除《重编东坡先生外集》外,还分别採自《春渚纪闻》、《侯鲭录》等书,亦据所采各书及有关资料进行校勘。新辑集外诗,编爲第四九卷。起仁宗嘉祐四年己亥十月,公按:谓苏轼还朝,侍宫师按:谓苏洵自眉山发嘉陵,下夔、巫,十二月至荆州作。

诗词推荐

雨馀天色渐寒渗。海棠绽、胭脂如锦。告你休看书,共我花前饮。皓月穿帘未成寝。篆香透、鸳衾双枕。似恁天色时,你道是、好做甚。

见说蚕丛路,崎岖不易行。山从人面起,云傍马头生。芳树笼秦栈,春流绕蜀城。升沉应已定,不必问君平。

天赐王公,佐我太宗。学问文章,致于匪躬。四方来庭,上稍宴衎。公舍瓦石,责君尧舜。采芝商山,以切直去。惟是文章,许以独步。白发还朝,泣思轩辕。鸡犬舔鼎,群飞上天。真宗好文,且大用公。太阿出柙,公挺其锋。龙怒鳞逆,在廷岌岌。万物并流,砥柱中立。古之遗直,叔向以

雪晴云散北风寒,楚水吴山道路难。今日送君须尽醉,明朝相忆路漫漫。

草木偃时龙入洞,鸟乌噪处虎行冈。大贤出处须惊俗,伊尹如何五就汤。

出山成北首,重去结茅庐。移石修废井,扫龛盛旧书。开田留杏树,分洞与僧居。长在幽峰里,樵人见亦疏。

少陵时时醉里,子山日日愁边。白发新来满镜,故人万一能怜。

几日阴霾鬭不开,今晨万顷静无埃。山枫借润旌旗色,江鸟忘机鼓吹猜。诏狱务平勤驻节,阃符兼总待还台。扁舟又迩东随檄,借此余波亦快哉。

尖萼破微霜,明犀透清暾。不有朱紫繁,那知中色尊。

与君一再会岷山,共把匏尊中圣贤。强说市朝为大隐,何如山泽友臞仙。空中皓月参心地,海面浮沤悟世缘。安得一龛时晤语,笑披云雾豁青天。

雨前田亩不胜荒,雨後农家特地忙。一眼平畴三十里,际天白水立青秧。

一宿三秋寺,闲忙与晓分。细泉山半落,孤客夜深闻。鹤去巢盛月,龙潜穴拥云。苦吟方见景,多恨不同君。

不眠披短褐,曳杖出门行。月近中秋白,风从半夜清。乱离惊昨梦,飘泊念平生。泪眼依南斗,难忘去国情。

银屏绣阁。不道鲛绡薄。嘶骑匆匆尘漠漠。远过夕阳村落。乱山千叠无情。今宵遮断愁人。两处香消梦觉,一般晓月秋声。

匪将履尾求兢惕,那效探雏所患争。当路绝群尝诫暴,为猫驱獮亦先迎。每推至化宣余力,岂用潜机害尔生。休逐豺狼止贪戾,好为仁兽答皇明。

千兵喝赏黄金尽,六月临戎白刃寒。慷慨丈夫为事别,太平人物济时难。谁言江左无王谢,今喜军中有范韩。汉节梅花留不住,借君一剑斩楼兰。

自笑冠裳裹沐猴,只今江海信虚舟。断无贝阙珠宫梦,好在黄鸡紫蟹秋。诗外尽为闲日月,人间分占素公侯。政须鸥鹭供青眼,未厌山林映白头。

中秋佳月去年同,卧病还应记此翁。不但婵娟千里共,客游俱在大江东。

上山月正高,下山月已黑。谢公风流远,抵掌恨陈迹。揪枰一局笑未阑,捷书喜报收河山。我今念此几废食,诸公都作新亭泣。

四顾山光接水光,凭栏十里芰荷香。清风明月无人管,并作南来一味凉。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