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明末清初陈恭尹的《海珠寺谒李忠简公祠追次先府君韵二首(其二)》
拼音和注音
tòng kū shū shēng céng fú quē , chū shī chéng xiàng yì guān jīn 。
翻译及意思
词语释义
书生:书生shūshēng∶读书人白面书生∶指抄写的人
丞相:中国古代官名。三国以后是辅佐皇帝总理百政的官员,即百官之长。
出师:完成从师学艺。
纶巾:古代配有青丝带的头巾
痛哭:(动)尽情地哭:失声~|~流涕。
陈恭尹
陈恭尹(1631 ~1700),字元孝,初号半峰,晚号独漉子,又号罗浮布衣,汉族,广东顺德县(今佛山顺德区)龙山乡人。著名抗清志士陈邦彦之子。清初诗人,与屈大均、梁佩兰同称岭南三大家。又工书法,时称清初广东第一隶书高手。有《独漉堂全集》,诗文各15卷,词1卷。
原诗
百年能立即千春,不朽天南代有人。
痛哭书生曾伏阙,出师丞相亦纶巾。
遗篇在卷难为和,往事伤心莫可陈。
文献比来凋落尽,馀光今幸借西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