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唐王希明的《丹元子步天歌(其二)南方七宿》
拼音和注音
guǐ , sì xīng cè fāng shì mù kuì 。
翻译及意思
词语释义
四星:即苍龙﹑白虎﹑朱鸟﹑玄武四星宿。指瑞星﹑妖星﹑流星﹑客星。指'北斗七星'中的'斗魁'四星。借指秤上四星。古人以二分半为一星,四星则言'十分',多用以形容程度深。秤尾端所钉的四星,引申为下梢﹑下场﹑前程等义。
王希明
又号青罗山布衣。玄宗开元年间以方技为内供奉,待诏翰林。尝奉命编《太乙金镜式经》。又撰《丹元子步天歌》一卷。该书七言,有韵,系我国古代以诗歌形式介绍全天星官之天文学重要著作。首创将整个天空划分为三垣二十八宿,共三十一个天区。每区包含若干星官、数量、位置
原诗
鬼,四星册方似木匮。
中央白者积尸气,鬼上四星是爟位。
天狗七星鬼下是,外厨六间柳是次。
天社六个弧东倚,社东一星是天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