谒姜相坟次邓经略韵

欲将兴废问洪钧,来谒孤坟独怆神。
千载高风余凛凛,一池秋水自粼粼。
门前帆影来天际,林杪钟声落海滨。
此道寥寥今复振,不应渔水是东邻。

作品评述

这首诗词是宋代陈知柔所作,名为《谒姜相坟次邓经略韵》。以下是对该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译文:
我想探询洪钧(指天命)兴衰之事,
前来拜谒孤坟,心中充满悲伤。
千年来高尚的风风骨骨,
一池秋水自然而宁静。
门前帆影航向天际,
林间钟声落在海滨。
这条道路虽然寥寥无几,但如今又振兴起来,
不应该把渔人的水域看成是东邻。

诗意:
这首诗词描述了陈知柔拜谒姜相坟的情景,并表达了对历史兴衰和时代变迁的思考。诗人通过观察自然景物,如高风、秋水、帆影和钟声,与历史背景相映衬,抒发了自己对时代的理解和对国家兴衰的关注。

赏析:
这首诗词以简洁明快的语言描绘了诗人的情感和思考。诗人通过拜谒姜相坟的方式,表达了对历史的敬仰和对国家兴衰的关切之情。同时,诗人通过自然景物的描写,将人类的命运与自然景观相对应,显示了历史与自然的辩证关系。

诗中的“洪钧”是指天命,代表了历史的规律和命运的安排。诗人希望从洪钧处得到关于兴衰的答案,表现了对历史进程的思考和对国家前途的关切。

在描写自然景物时,诗人运用了“高风余凛凛”和“一池秋水自粼粼”的形象描写,通过对风和水的描绘,凸显了历史的庄严和自然的宁静。

最后两句“此道寥寥今复振,不应渔水是东邻”表达了对时代变迁和国家前景的观察。诗人认为历史的道路虽然寥寥无几,但如今又再度振兴起来,而不应该将渔人的水域看成是国家的邻居,暗含着对国家独立自主的期望和对国家发展的祝愿。

总之,这首诗词以简洁而富有表达力的语言,通过对历史、自然和时代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历史兴衰和国家前途的思考和关切,展示了诗人对时代变迁的洞察力和对国家命运的期许。

诗词推荐

君不见封狐雄虺自成群,凭深负固结妖氛。玉玺分兵征恶少,金坛授律动将军。将军拥麾宣庙略,战士横戈静夷落。长驱一息背铜梁,直指三危登剑阁。阁道岧峣起戍楼,剑门遥裔俯灵丘。邛关九折无平路,江水双源有急流。征役无期返,他乡岁华晚。杳杳丘陵出,苍苍林薄远。途危紫盖峰

人间何处看真色,午夜天心月满时。无限凡夫空肉眼,凝眸决眦望西施。

自挈哀音殉鼓盆,只余骸骨块然存。燎原日愿同灰烬,灵窟天留照泪痕。为奏咸韶如有悟,终侪培塿不能尊。吟声出海迎湖舸,圣处还期立脚根。

山寺钟鸣昼已昏,渔梁渡头争渡喧。人随沙路向江村,余亦乘舟归鹿门。鹿门月照开烟树,忽到庞公栖隐处。岩扉松径长寂寥,惟有幽人夜来去。

西风吹信趣征鞍。日高鸿雁寒。稻粱啄尽不留残。侬归阿那边。无倚著,只苍天。将心何处安。长教子骏满人间。犹令侬意宽。

峰色含青黛,池光叠翠纹。浴沂修故事,袚禊枉贤群。絮暖鱼吹雪,香飘蝶坠云。石栏春昼永,碧砌午风薰。

乱世难为客,流年易作翁。百忧寻岁暮,孤梦怯山空。门掩云峰里,灯明雪竹中。无因乘夜访,相慰一尊同。

丽正门当天阙高,景阳台下草萧萧。江围大地蟠三楚,石偃孤城见六朝。落日不将遗恨去,秋风能使旅魂消。忘情只有龙河柳,烟雨年年换旧条。

二年分直浴堂门,簪笔垂绅奉至尊。日过八砖批汉诏,宴开三殿挹尧樽。忽闻抗表干君父,切要悬车示子孙。碧落改官旌旧德,黄金加锡见深恩。群公祖道争飞盖,故吏沾襟亦恋轩。定是辽东叹城郭,肯同彭泽慮田园。捧觞莫诉前为寿,上马犹能左属鞬。临别延英对数刻,已应惇史记嘉言。

投降赵卒本求生,坑后谁人不死争。三召三辞宁自刎,邯郸料不再长平。

山为浮来海莫沈,萧梁曾此布黄金。梵僧亲指耆阇路,帝女归传达磨心。地控好峰排万仞,涧馀流水落千寻。灵踪断处人何在,日夕云霞望转深。

窈窕月华来,对月理瑶筝。将心托弦语,几弄未成声。非关霜气涩,不忍苦分明。

出草入草,谁解寻讨。白云重重,红日杲杲。左顾无暇,右眄已老。君不见寒山子,行太早,十年归不得,忘却来时道。

撰屦西山路,寻春得重陪。那知分手去,不作转头来。寂寂双溪雪,依依半树梅。经行陈迹在,横涕湿苍苔。

花簇簇。触眼万条垂玉。小院春深窗锁绿。水沈风断续。明月又侵楼曲。羞向枕囊拘束。只待夜深清影足。醉来花底宿。

陶诗虽瘠元非枯,确论近出眉山苏。君诗不赠世作者,以暗投我如投珠。鄙人摹写不成就,妄指画狗为於菟。安得才似柳刺史,好辞玉佩鸣琼琚。

归宁不可得,何以写吾忧。不似肥泉水,悠悠淇上流。

日高过竹湖水光,风长入座荷花香。交红映绿满渠下,各有意态随低昂。

卢家少妇郁金堂,海燕双栖玳瑁梁。九月寒砧催木叶,十年征戍忆辽阳。白狼河北音书断,丹凤城南秋夜长。谁谓含愁独不见,更教明月照流黄。

济旱惟宸虑,为霖即上台。云衔七曜起,雨拂九门来。纶阁飞丝度,龙渠激霤回。色翻池上藻,香裛鼎前杯。湘燕皆舒翼,沙鳞岂曝腮。尺波应万假,虞海载沿洄。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