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溪茅屋曙光分,簌簌红桃映此君。

出自元末明初代李延兴的《春日杂兴和前韵(其一)》

出自元末明初李延兴的《春日杂兴和前韵(其一)》

拼音和注音

gé xī máo wū shǔ guāng fēn , sù sù hóng táo yìng cǐ jūn 。

翻译及意思

词语释义

茅屋:用茅草所盖的房屋。

此君:①对竹的昵称,后亦泛指所好之物。②“这个人”的尊敬称法:此君虽逝,精神永存。③“这个人”的讽刺称法:此君恶行,人所不齿。

簌簌:形容肢体发抖的样子;纷纷落下的样子。

曙光:黎明的阳光。比喻已经在望的光明前景。

李延兴

不详


原诗

隔溪茅屋曙光分,簌簌红桃映此君。

烟圃药苗晴后种,风窗香霭静中闻。

秦人无复歌黄鸟,华岳犹堪卧白云。

怪杀杨花轻薄甚,满衣吹作雪纷纷。

诗词推荐

近时术人多莽荡,要把虚史随妄想。神王虽去形不拘,尺真须防寻有枉。从来钟鼎无山林,老去岂复少年心。若言部位许亏阙,已早腾踏非埋沉。

天人之际岂容鍼,至理何烦远去寻。凶焰炽时焚更烈,恩波流处浸还深。长征戍卒思归意,久旱苍生望雨心。祸福转来如反掌,可能中夜不沉吟。

巴山楼之东,秦岭楼之北。楼上卷帘时,满楼云一色。

云表争飞镂玉花,冲烟照水弄光华。遍妆庭树能多巧,乱入风帘不奈斜。漠漠杨花迷客径,纷纷蝴蝶满人家。寒檐向晚凝清滴,乳洞春硝长马牙。

笺云:物理窥开后,人情照破时。且无形可见,只有意能知。

逝水光阴不肯停,又从菰黍重寻盟。平生不学采莲曲,只读离骚配酒兵。

听雨披夜襟,冲雨踏晨鼓。万珠络笋舆,诗中有新语。老龙经秋卧,岁暮始一举。成功亦何迟,光采变蔬圃。道边闻井溢,可笑遽如许。旧山百尺泉,不知旱与雨。

人与人为徒,事我盖有缘。司晨与警夜,异类亦可怜。舐糠啄遗粒,要使全其天。人则当教诲,见善或能迁。盛怒姑小忍,虽蒲岂非鞭。事过我亦喜,陶然送流年。

绿蓑青笠惯菰蒲,错认东湖处士居。舟尾笑迎车后客,渡头催买网中鱼。水程趣戍半规日,山意论交千卷书。归去重楼试凝望,恍曾云气矗凌虚。

渠水红繁拥御墙,风娇小叶学娥妆。垂帘几度青春老,堪锁千年白日长。

伤心庚开府,书剑忆游梁。十年流落冰雪,如履柏台霜。昨日螳螂当辙,今日豺狼当路,牛背置神光。竟访赤松去,不顾紫微忙。汉貂蝉,万人杰,八州王。有君如是何事,高卧北窗凉。传得黄州密印,有病安心是药,此外更无方。莫袖经纶手,遗爱在甘棠。

浮泥踏着软,危坡倩谁累。家家翠岚压,此是林口市。山中何清孤,聚落颇填委。快果甘如饴,浊醪淡如水。只是石眼泉,聊慰行子齿。此景自献酬,此市亦清美。纷纭趁墟者,未晓听钟起。盛传有畸翁,韬晦翠樾里。姓名素不闻,十载安所止。多言风月夜,吟啸传远迩。

乘兴折取一枝,满身兰麝。

落日松风起,还家草露晞。云光侵履迹,山翠拂人衣。

颓城砖甓堕平湖,禁御雕残故苑芜。戚畹换班言肯用,边庭入相事应无。福威玉食欺孤主,诗礼金樵党盗儒。丧乱谁怜杜陵老,娇儿短褐倒天吴。

大风横吹斗柄折,迅雷下击山壁裂。放翁闭户寂不闻,楞严卷尽灯花结。

平生脊骨硬如铁,听风听雨随宜说。百尺竿头放步行,更向脚跟参一节。

烟波尽处一点白,应是西陵古驿台。知在台边望不见,暮潮空送渡船回。

两角女子绿衣裳,端坐太行邀君王,一止之月必消亡。

浮云悲晚翠,落日泣秋风。(见《万花谷》)。语风双燕立,袅树百劳飞。松岛鹤归书信绝,橘洲风起梦魂香。徒知六国随斤斧,莫有群儒定是非。(题秦皇句,宣宗览之不悦。以上见《优古堂诗话》)一千里色中秋月,十万军声半夜潮。(钱塘)。梁王旧馆已秋色,珠履少年轻绣衣。(以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