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亥杂诗 267

电笑何妨再一回,忽逢玉女谏书来。
东王万八千骁尽,为报投壶乏箭才。

作品评述

《已亥杂诗 267》是清代诗人龚自珍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电笑何妨再一回,
忽逢玉女谏书来。
东王万八千骁尽,
为报投壶乏箭才。

诗意:
这首诗词以幽默的方式表达了作者对现实的讽刺和对自身处境的思考。诗中描绘了一个场景,电(指电视)笑声再次响起,却突然出现了一位玉女(指美女)带来的谏书。接着,诗人提到东王(指东王公,即指皇帝)的八千骁勇尽皆投壶(一种古代游戏)而箭不足。整首诗以夸张的手法,通过对现实的夸张描绘,表达了作者对社会现象和个人命运的思考。

赏析:
这首诗词以幽默的方式表达了作者对现实的讽刺和对自身处境的思考。电笑声再次响起,象征着现代社会中娱乐和消遣的盛行,但作者通过使用“电笑”这个词,暗示了这种娱乐的虚幻和浮躁。而突然出现的玉女谏书,则象征着美好和理想的到来,但作者用“忽逢”来形容,暗示了这种美好的到来是短暂而突然的。接着,作者提到东王的八千骁勇尽皆投壶而箭不足,这里使用了夸张的手法,表达了作者对现实社会中人才浪费和资源匮乏的不满。整首诗通过对现实的夸张描绘,以幽默的方式表达了作者对社会现象和个人命运的思考,同时也反映了作者对理想和美好的追求。

总体而言,这首诗词通过幽默的语言和夸张的手法,以对比和讽刺的方式,表达了作者对现实社会的思考和对理想的追求。

诗词推荐

我本渔樵孟诸野,一生自是悠悠者。乍可狂歌草泽中,宁堪作吏风尘下。只言小邑无所为,公门百事皆有期。拜迎官长心欲碎,鞭挞黎庶令人悲。归来向家问妻子,举家尽笑今如此。生事应须南亩田,世情付与东流水。梦想旧山安在哉,为衔君命且迟回。乃知梅福徒为尔,转忆陶潜归去来。

上人禅室路裴回,万木清阴向日开。寒竹影侵行径石,秋风声入诵经台。闲云不系从舒卷,狎鸟无机任往来。更惜片阳谈妙理,归时莫待暝钟催。

王屋峭难名,三刀梦四更。日升当地缺,星尽未天明。度雪云林湿,穿松角韵清。崔家开锦浪,忆着水窗声。

我学言诗诗不奇,蒋君言命却能诗。岁寒如许松不改,春信未来梅已知。丘壑何如归去好,江湖终匪老来宜。辰州极去湘南近,办取柴桑三径资。

舞靴轻转玉阶前,忆昔承恩已十年。记得当时供奉曲,上皇新自月宫传。

黄屋宸襟豫,灵琨苑制雄。钧天回帝所,太液近唐中。瑞旭摇卿霭,丹葩杂绀丛。王鱼多在藻,君鹄镇迎弓。式宴晞阳露,徒歌属大风。此时慈惠洽,共乐夏渠丰。

云冻鸟飞灭,春意著林峦。_娥何事,醉撼瑞叶落人间。斜入酒楼歌处,微褪茅檐烟际,窗户漾光寒。西帝游何许,翳凤更骖鸾。玉楼耸,银海眩,倚阑干。渔蓑江上归去,浑胜画图看。三嗅疏枝冷蕊,索共梅花一笑,相对两无言。月影黄昏里,清兴绕吴山。

笑赌乾坤看两龙,淮阴目动即雌雄。兴王大计无寻处,却在先生一蹑中。

到来江上久,谁念旅游心。故国无秋信,邻家有暮砧。坐遥翻不睡,愁极却成吟。即恐髭连鬓,还为白所侵。

忆得少年长乞巧,竹竿头上愿丝多。

我有三径园,今为牛马皂。傍家寻丈地,昔未长荼蓼。琅玕数十挺,新培岁可考。幻出一庭阴,咫尺成深窈。客来可款延,友至或径造。于时正芳菲,所欠花缭绕。隔篱旧封植,一种媚而好。卷翠护春姿,娇红衒天巧。折来侑清尊,嫣我灰一笑。绝胜歌舞群,声容托幻眇。久欲构小亭,为计

绿源去未穷,夹岸树蒙蒙。弱蔓低侵水,残芳不隐丛。浣衣思越妇,折笋拟江童。薄暮回船处,潭鱼动镜中。

处处笙歌杂诵谣,盍簪一笑共今宵。宛然上齿尊三老,非若班廷序百僚。乡饮讵宜先仗出,虞人不必以弓招。明时各适鸢鱼性,在野尤和似在朝。

神女归巫峡,明妃入汉宫。捣衣馀石在,荐枕旧台空。行雨有时度,溪流何日穷。至今词赋里,凄怆写遗风。

身在尘缘外,如何更趁缘。僧堂清富贵,道院小神仙。饭饱休持钵,丹成莫卖钱。但能了生死,何必问苍天。

秋雨已分千壑间,午天初放一轩晴。拨开三十六峰翠,为洗老人双眼明。

况值艰难日,那当老病身。后生欺旧辈,俗吏笑高人。易扫张超雾,难清庾亮尘。监梅正相得,鼎能盍调新。

南方淫祀古风俗,楚妪解唱迎神曲。锵锵铜鼓芦叶深,寂寂琼筵江水绿。雨过风清洲渚闲,椒浆醉尽迎神还。帝女凌空下湘岸,番君隔浦向尧山。月隐回塘犹自舞,一门依倚神之祜。韩康灵药不复求,扁鹊医方曾莫睹。逐客临江空自悲,月明流水无已时。听此迎神送神曲,携觞欲吊屈原祠。

束书入京阙,忧国最清深。天意有兴废,人才无古今。布衣万言疏,孤剑一生心。直道嗟难遇,贾生终陆沉。

居庸城堞摩青穹,关门跨峙虎豹雄。千岩萧萧响戍柝,万木惨惨回悲风。上谷云中出三辅,北门锁钥金汤固。飞峦峭壁苍翠寒,迅湍惊涛雷霆怒。忆余昔度关头云,边烽初息无妖氛。儿童走卒手加额,为说潞阳张使君。往者先帝事西巡,翠华晨渡榆河津。六军腰横白羽箭,八骏身被金龙鳞。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