绍熙庚戍中秋后三日拜张于湖墓

古冢谁来香一瓣,断蓬衰草自斜阳。
至今唯有文章骨,埋入幽泉土也香。

作品评述

《绍熙庚戍中秋后三日拜张于湖墓》是宋代操某创作的一首诗词。下面是对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绍熙庚戍中秋后三日拜张于湖墓,
古冢谁来香一瓣,
断蓬衰草自斜阳。
至今唯有文章骨,
埋入幽泉土也香。

诗意:
这首诗词描述了诗人在绍熙庚戍年间,中秋节过后的第三天,前往湖墓拜谒张先生的墓地。诗中展示了对逝去的先贤的敬仰之情,表达了对文学才华的赞叹和对传统文化的追寻。

赏析:
这首诗词采用了古典的诗句形式,并运用了典雅的意象和富有感情的语言表达。以下是对每个句子的赏析:

1. "古冢谁来香一瓣":这句话表达了先贤已逝,无人再来献上花香的悲凉之感。古冢象征着逝去的先贤,谁来指的是诗人自问,强调了先贤的孤寂和被遗忘。

2. "断蓬衰草自斜阳":这句话以自然景象来象征先贤的衰老和衰落。断蓬和衰草都是草木凋零的象征,斜阳则暗示了时光的流逝和人事的变迁。

3. "至今唯有文章骨":这句话表达了先贤在世间已经消逝,唯有他们留下的文学作品才能代代传承。文章骨指的是文学才华和作品,强调了文学的重要性和持久的影响力。

4. "埋入幽泉土也香":这句话通过对先贤的赞美,表达了他们的精神依然存在并散发出香气。幽泉土指的是墓穴,也象征了先贤的安息之地。这句话传递了对先贤的深深敬仰之情,同时也强调了他们的美德和才华会永远流传。

总体来说,这首诗词展示了对逝去先贤的敬仰之情,表达了对文学才华的赞叹和对传统文化的追寻。通过对自然景象和文学意象的运用,诗人将自己的思想与感情融入其中,使得这首诗词具有深远的思想内涵和情感共鸣。

诗词推荐

楼台向晓。淡月低云天气好。翠幕风微。宛转梁州入破时。香生舞袂。楚女腰肢天与细。汗粉重匀。酒后轻寒不著人。

故台千古恨,犹对旧家山。半夜鸾凰去,他年驷马还。死忧封禅晚,生爱茂陵閒。惟有飘飘气,仍存天地间。

花下愁。月下愁。花落月明人在楼。断肠春复秋。从他休。任他休。如今青鸾不自由。看看天尽头。

晋代豪华不数家,万钱下箸未为奢。客来只是家常饭,豆粥萍虀费咄嗟。

南州北州,万绪千头。钓丝绞水,纸捻无油。鹤神飞上天,土宿骑黄牛。大海有十件奇物事,未曾说著。

少陵先生时不偶,老瓦盆中醉林莽。江湖散人名益穷,鱼壳倾尊不论斗。孤风异行同襟期,食鲑未必富三九。凌烟功名举世事,不直两公一杯酒。会稽夫子有古心,嗜好眇追千载友。陶尊中产同苍筠,短项不肯钟罍群。章绶黄篾差缁尘,肺肠桑落心崑崙。始知其中殊陋貌,一点不受泥沙浑。

渐觉春光媚,尘销作土膏。微寒放杨柳,纤草入风骚。睡少全无病,身轻乍去袍。前溪泛红片,何处落金桃。

风露高寒醉梦清,小窗香雾远嚣尘。不须所七戏三昧,始信司花女有神。

湿云鸦背重,野寺出新晴。败叶存秋气,寒钟过雨声。半檐群鸟入,深树一灯明。猎猎西风劲,湖心月乍生。

缭绕长堤带碧浔,昔年游此尚青衿。兰桡破浪城阴直,玉勒穿花苑树深。宦路尘埃成久别,仙家风景有谁寻。那知年长多情后,重凭栏干一独吟。

高树多凉吹,疏蝉足断声。(见《海录碎事》)。

记其云何也次韵答之退之仙人也,游戏于斯文。谈笑出伟奇,鼓舞南海神。顷年三韩使,几为鲛鳄吞。归来筑祠宇,要使百贾奔。(板桥,商贾所聚。)我欲迁其庙,下数浮空群。(谓登州海市。)移书竟不従,信非磊落人。公胡为拳拳,系此空中云。作诗颂其美,何异刻剑痕。我今已括囊

不得月中桂,转思陵上柏。闲取画图看,烦纡果冰释。桂生在青冥,万古烟雾隔。下荫玄兔窟,上映嫦娥魄。圆缺且不常,高低图难测。若非假羽翰,折攀何由得。天远眼虚穿,夜阑头自白。未知陵上柏,一定不移易。有意兼松茂,无情从麝食。不在是非间,与人为愤激。他年上缣素,今日

溪清山秀隐神仙,乘鹿真人去几年。天地壶中无客到,方书肘后有谁传。秦皇采药迷蓬岛,汉武烧金得紫烟。真境寥寥在何处,未容尘世妄攀缘。

西峡门东晚潮上,涛头驾风高数丈。绝江艇子更扬帆,风水相吞两岸壮。中流荡潏思虑深,欲济未意愁夕阴。贾客胡商数航海,忍死射利诚何尽。不如遵陆困舆皂,九折羊肠复相恼。下临湍濑千仞渊,胥靡轻生履危道。我曹过计常私忧,垂堂之戒宁自尤。经营一饱亦细事,世乱畏涂归罢休。

九月秋风急,三川苦雾迷。卜邙新隧启,度巩短箫齐。宝剑知终合,灵蟾已陨西。松门来会葬,车马几千蹄。

妖魃肆虐挻馀灾,麦田未麦空黄埃。饥民忍饥守乡土,倚公力挽和气回。梵筵告旱初拜手,补陀仙人已回首。杨枝一麾神受职,雪龙占先效奔走。飞翔作意擅晓昏,膏润趁时救枯朽。人名此雪宗丞雪,祈禳取携屈伸肘。德政可但人间最,大士与徒龙与友。闵雨竞喜雪应祈,今段尤拜天赐厚。

小院幽阴似井间,风枝堕地点苔斑。何时铲却重檐去,露出西南一角山。

弟兄能有几人同,酒趣诗情冷淡中。须记松梅满山雪,莫随桃李杏花风。

诗解穷人我未空,想因诗尚不曾工。熊鱼自笑贪心甚,既要工诗又怕穷。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