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化霁景楼

层楼压清汉,初上便忘归。
夕霭藏平野,晴烟漏翠微。
城昏晚鸦集,江静野鸥飞。
何日赋招隐,行吟傍钓矶。

作品评述

《光化霁景楼》是宋代诗人李廌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层楼压在清汉上,初次登上时便忘记了回归。夜幕下的霭气藏匿在平野上,晴朗的烟雾透过翠微的漏窗。城市的黄昏,乌鸦聚集在一起,江水静谧,野鸥自由飞翔。何时能够赋予隐士的身份,边行边吟诵,在钓矶旁边度过日子。

诗意:
《光化霁景楼》通过描绘一座楼阁的景色,表达了诗人追求自由、隐逸生活的向往之情。诗中通过对清汉、平野、晴烟、翠微等自然景色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宁静、自然之美的追求。诗人也表达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希望能够远离尘嚣,过上自由自在的生活,边行边吟,在自然的环境中寻找心灵的宁静和满足。

赏析:
《光化霁景楼》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一幅自然景色的画面,通过对清汉、平野、烟雾等元素的描绘,展现了自然之美和宁静的氛围。诗中的层楼与清汉交相辉映,呈现出层次感和压迫感,同时也暗示了诗人内心追求的目标在高处,离现实生活的繁杂有所远离。夜幕下的霭气和晴朗的烟雾透过漏窗,使得景色更加朦胧而神秘,给人以想象和遐想的空间。诗中表达了对自由自在的隐逸生活的向往,诗人希望能够过上与自然相伴、边行边吟的生活,追求心灵的宁静和满足。

这首诗词以简洁的语言和具象的描写,展现了自然景色和诗人内心世界的交融。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诗人表达了对自由与宁静生活的向往,以及对隐逸身份的追求。整首诗词给人以宁静、恬淡的感受,读者在欣赏之余也能感受到诗人对理想生活的美好展望。

作者介绍

李廌(一○五九~一一○九),字方叔,号太华逸民(宋周紫芝《太仓稊米集》卷六六《书月巖集后》)、济南先生(宋谢采伯《密斋笔记》卷三),祖先由郓州迁华州,遂爲华州(今陕西华县)人。早年以文章受知苏轼。哲宗元祐三年(一○八八),苏轼知贡举,得试卷以爲廌作,置之首选,而是科廌竟下第,所以轼有“平生漫说古战场,过眼还迷日五色”(《送李方叔下第》)之叹。后再举亦失利,遂绝意仕进,定居长社。徽宗大观三年卒,年五十一。有《济南集》(一名《月巖集》)二十卷(《直斋书录解题》),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爲八卷,其中诗四卷。《宋史》卷四四四有传。李廌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爲底本,校以近人李之鼎宜秋馆《宋人集》丙编本(简称宜秋本)。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诗词推荐

秋雨雁来急,夜舟人未眠。乱风灯不定,暝色树相连。寒屋猛添响,湿窗愁打穿。明朝持藉使,书此寄公前。

一水去萦绕,四山来周遭。夷犹聊适意,登降自忘劳。五岭烟云古,三江气象豪。此邦真蕞尔,形胜助风骚。

天际雪帆百尺开,广西移去广东回。未成老大归朝计,且喜平安出岭来。竹马共迎新使节,松斋暗锁旧莓苔。回思托荫无多日,早至潇湘欲重陪。

湖上微风小槛凉,翻翻菱荇满回塘。野船著岸入春草,水鸟带波飞夕阳。芦叶有声疑露雨,浪花无际似潇湘。飘然蓬艇东归客,尽日相看忆楚乡。

便恐东皇促驾回,小轩无事且衔杯。不知何处桃花落,一片飞从屋角来。

一宿逡巡为酒忙,暗泉倾乳听糟床。南隣无物酬佳伴,依旧岩花酿蜜香。

芒屨方疑湿,天晴迳又乾。由来云在下,木杪是栏干。

细穿诘曲上高寒,一鹫青冥杳霭间。栏楯欹浮沧海影,东南重见紫金山。方壶入眼鲸堪跨,璧月依人桂易攀。闻说老禅佳寝饭,一生无梦落尘寰。

宣城从古胜,谢守擅风流。夫子名当世,君王付此州。讼铃闲郡阁,吟笔动江楼。莫忆窗中句,能诗今隐侯。

却到同游地,三年一电光。池塘春草在,风烛故人亡。祭罢泉声急,斋余磬韵长。碧天应有恨,斜日吊松篁。

平分天四序,最苦是炎蒸。在我须无欲,于斯患不能。又应当闵雨,谁识始藏冰。人力回元造,生生实所凭。

惠理呼猿日,葛仙成道时。地胜人难到,去来谁得知。

江水信浩渺,连山巧蔽亏。端能上崄绝,故自识津涯。灭没樯竿度,飘摇鹭羽迟。何人倚舟望,亦爱此峰危。

雪瑞元来竟不空,丰年消息喜潜通。故怜梅老扶衰白,未放桃夭嫁小红。夜动檐花犹带雨,晴看陇麦待摇风。强颜追逐新年事,倍费天人剪水工。

天高风正急,鸿雁傍人飞。江外无来使,淮南尽捣衣。悲歌聊当泣,远望亦同归。为报严夫子,沧洲与愿违。

延寿芸香七世孙。华轩承大对,见经纶。溟鱼一息化天津。袍如草,三百骑,从清尘。玉树莹风神。同时棠棣萼,一家春。十年身是凤池人。蓬莱阁,黄阁主,迟谈宾。

敬奠蘋藻,式罄虔襟。洁诚斯展,伫降灵歆。

住处虽同巷,经年不一过。清词劝旧女,香桂折新柯。道性欺冰雪,禅心笑绮罗。迹登霄汉上,无路接烟波。

独坐高秋晚,萧条足远思。家贫常畏客,身老转怜儿。万种尽闲事,一生能几时。从来疏懒性,应只有僧知。

偶得鱼鸟趣,复兹水木凉。远峰带雨色,落日摇川光。臼中西山药,袖里淮南方。唯爱隐几时,独游无何乡。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