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对月(三首·丁未)

冰壶出水净无波,不著漂漂一苇过。
鼓角声沈知夜寂,梧桐叶尽觉秋多。
年侵容鬓烦霜雪,凉到衣裳惜芰荷。
只恐桂花零落尽,空留清影自婆娑。

作品评述

《中秋对月(三首·丁未)》是明代易恒所作的一首诗词。下面是它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冰壶出水净无波,不著漂漂一苇过。
这一句描绘了一个清净宁静的画面,比喻月亮的倒影在水中静静无波。作者以冰壶为比喻,形容月亮的倒影清澈无瑕,没有丝毫波澜。与此同时,作者提到一根苇子,暗示月亮的倒影不会因为外界的干扰而摇曳不定。

鼓角声沈知夜寂,梧桐叶尽觉秋多。
这一句通过描述夜晚的环境,表达了月下的宁静和孤寂。鼓角声低沉,让人感知到夜晚的寂静。梧桐树的叶子渐渐凋谢,意味着秋天的到来。这些描写增添了一种凄凉和寂静的氛围,与上句的清净形成鲜明的对比。

年侵容鬓烦霜雪,凉到衣裳惜芰荷。
这一句以人物的容貌来表达岁月的流逝和衰老。作者提到容颜上的鬓发已被霜雪侵蚀,意味着岁月的无情和人生的变迁。同时,衣服的凉意也引发了对生命的珍惜之情。诗人用芰荷来象征生命之美,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担忧与不舍。

只恐桂花零落尽,空留清影自婆娑。
这一句表达了对美好事物逝去的担忧和留恋之情。作者担心桂花会逐渐凋谢、脱落,只剩下清冷的月光独自婆娑舞动。这里的桂花象征着美好和幸福,而月光则象征着冷静和孤寂。整句诗既有对美好事物的追求,也有对光阴流逝的感慨。

整首诗以冷静、寂静的氛围为基调,通过自然景物的描写和对岁月流转的思考,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珍视与留恋,以及对时光流逝的无奈与担忧。通过这些描写,诗人呈现了内心的情感和思考,使读者感受到了一种深沉而凄美的诗意。

诗词推荐

平生事业始分毫,楩梓终须百丈高。正拟他时好梁栋,忍看摧折山蓬蒿。

老去痴顽不受镌,姓名身後更须传世间商略无归处,只合长斋绣佛前。

夜来雨洗碧巑岏,浪涌云屯绕郭寒。闻有弁山何处是,为君四面意求看。

入山窘宿雨,上山贺朝霁。跬步便历险,转盼已呀气。岂惟膝点心,固已头抢地。游人贪胜践,姑吟蜀道易。

四大假合成,足弱非我病。但作如是观,乃悟真实性。当时维摩诘,聊示世间身。凡欲问疾者,正堕烦恼因。我若於尔时,便当作礼去。病既无从生,自有欢喜处。

观恶言,是功德,妙明岂假旃檀刻。一言一喝彻圆音,不用耳闻须得得。

君将海月珮,赠之光我行。见知言不浅,怀报意非轻。反照临岐思,中年未达情。河梁人送别,秋汉雁相鸣。衰柳摇边吹,寒云冒古城。西游还献赋,应许托平生。

引道烦双鹤,携囊倩一童。竹光杯影里,人语水声中。不雨云常湿,无霜叶自红。我来何所事,端为听松风。

小立危楼望眼遥,晚烟淡处见湖桥。梅花落尽寒犹力,留得东风候柳条。

子猷风味最诸王,试吏聊怀筦库章。鹄峙碧桐初振羽,珠遗沧海渐腾光。淮山暮眺千峰擢,洛水秋输万鷁翔。顾我行为大梁役,一卮薄酒话愁肠。

百尺飞梁烟雾生,雕阑玉窦绮罗行。御沟月露生秋兴,驻马垂鞭听水声。

幽事欣自抱,幽寻每独行。曙钟凌晓气,人迹动鸡声。树老三秋色,江深六代情。村烟饶野饭,洗钵浣溪清。

富贵非足羡,贫贱不足羞。张仪但有舌,周朴不惜头。我少亦学剑,到此万年休。知君耿素抱,曷不远行游。

南村北村春雨晴,东家西家地碓声。稻陂正满绿针密,麦陇无际黄云平。前年谷与金同价,家家涕泣伐桑柘;岂知还复有今年,酒肉如山赛春社。吏不到门人昼眠,老稚安乐如登仙。县前归来传好语,黄纸续放身丁钱。

纸帐梅花醉梦间,了无它想鼻雷鼾。鸳愁凤恨不入枕,睡觉身疑在广寒。

轩冕初期咳唾收,一官白首叹淹留。已嗟游宦骞腾晚,遽遗功名取次休。中寿不令周甲子,遗编曾拟传春秋。未应埋没随黄壤,定作骑鲸汗漫游。

庭前修竹长琅玕,任是隆冬不畏寒。戛玉筛金承雨露,亭亭青翠拂云端。

元戎已趣曹装觐,上客难教俭幕留。积雨半篙生别浦,清风十幅送归舟。槐庭衮绣行虞侍,芸阁铅黄待校雠。池有游鳞云有雁,尺书能寄故人不。

我生山野毛发古,不是多时旧巢许。松根坐卧忘岁年,足迹何曾入官府?雨晴忽觉草添肥,春来春去都不知。耕田凿井亦足乐,短歌长啸随所之。溪谷无尘人事少,纵有饥寒能自保。花村月夜犬不惊,可是太平风俗好。昨日柳花如雪飞,今日作诗何所思?我诗似质朴,君政从可推。锦衣翩翩

离离树子鹊惊飞,独倚枯筇无限时。千丈虚廊貯明月,十分奇事更新诗。人间路绝窗扉语,天上云空阁影移。遥想王戎烛下算,百年辛苦一生痴。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